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112)

作品数:8 被引量:82H指数:6
相关作者:许先国严力行朱发明吕杭军洪小珍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型
  • 6篇ABO血型
  • 5篇基因
  • 5篇ABO基因
  • 4篇分子
  • 2篇等位
  • 2篇等位基因
  • 2篇血型系统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研究
  • 2篇突变
  • 2篇子机
  • 2篇基因突变
  • 2篇家系
  • 2篇分子机制
  • 2篇分子生物
  • 2篇分子生物学
  • 2篇分子生物学研...
  • 2篇ABO血型系...
  • 1篇单倍型

机构

  • 8篇浙江省血液中...

作者

  • 8篇朱发明
  • 8篇严力行
  • 8篇许先国
  • 7篇吕杭军
  • 6篇洪小珍
  • 5篇应燕玲
  • 3篇兰小飞
  • 3篇刘瑛
  • 3篇陶苏丹
  • 3篇马开荣
  • 3篇和艳敏

传媒

  • 5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个类孟买血型家系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研究1个中国人类孟买型血型家系的分子遗传背景.方法 以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先证者及其家系的红细胞ABO和H表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类孟买表型家系的ABO基因第6、7外显子和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α-1,2-fucosyltransferase,FUT1)编码区,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并通过克隆测序法对存在FUT1基因复合杂合的样本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结果 通过血清学技术在9个家系成员中鉴定了3个类孟买型,直接测序发现先证者FUT1基因存在35C/T、235G/C和682A/G复合杂合.单倍体序列分析表明先证者的FUT1基因型为h235c/h35T+628G.其中h235C等位基因引起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G79R替换,h35+628G等位基因引起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A12V和M228V替换.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一种新的类孟买表型相关的FUT1基因突变235G〉C.
许先国洪小珍刘瑛应燕玲陶苏丹和艳敏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关键词:类孟买型FUT1基因
ABO血型新等位基因Ael08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研究ABO新等位基因Ael08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先证者标本红细胞ABO血型抗原,标准A、B、O红细胞检测血清中的ABO抗体,吸收放散试验检测红细胞上微量抗原;采用PCR技术扩增先证者ABO基因的第5~7外显子序列,PCR产物经双酶切后直接测序分析6和7外显子;扩增产物经TOPOTA克隆到质粒载体中获得单链,对所得克隆作ABO基因第6、7外显子双向测序分析;家系调查采集先证者父亲和哥哥的标本作血型血清学试验和ABO基因第6和7外显子直接测序分析。结果先证者红细胞上表达很弱的A抗原,只有通过吸收放散才能有效检出,同时其血浆中存在较强的抗-B和较弱的抗-A;直接测序分析发现:6号外显子第261位缺失杂合,7号外显子第297位A/G、467C/T、646T/A、681G/A、771C/T、829G/A、804insG/G杂合;克隆测序发现1个为常见的002等位基因,另1个为1种新的等位基因(已被dRBCNCBI命名为Ae抑8),与A102比较,Ael08在第804位碱基处插入G,这导致氨基酸第268位后阅读框架发生改变,编码产物比正常A1转移酶多37个氨基酸。家系调查显示:先证者Ael08等位基因从父亲遗传所得。结论发现1个ABO新等位基因Ael08,α-1,3-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基因(A基因)第804位碱基处插入G突变导致产生Ael表型。
吕杭军洪小珍应燕玲许先国朱发明严力行
关键词:ABO基因抗-A
一例ABO亚型ABx09的撒物学研究和鉴定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研究1例ABO亚型ABx09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先证者红细胞AB0血型抗原,标准A、B、0红细胞检测先证者血清中的ABO抗体,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 ction,PCR)技术分别扩增先证者ABO基因的第1~7外显子序列,PCR产物经酶切后直接测序分析。第5~7外显子扩增产物经TOPOTA克隆到质粒载体中获得单链,对所得克隆进行AB0基因第5~7外显子双向测序分析。家系调查采集先证者父母的标本进行血型血清学实验和ABO基因第6和7外显子直接测序分析。结果先证者红细胞有A、B抗原,同时血清中存在抗B抗体。直接测序分析发现第6外显子第261位无缺失、第297位AG,第7外显子467CT、526CG、657CT、703GA、796CA、803GC、889GA、930GA杂合,可指定为A102Bx09基因型。克隆测序得到两个等位基因A102和Bx09。与B101序列相比,Bx09第889位G—A,导致第297位谷氨酸变成赖氨酸。家系调查显示先证者Bx09等位基因从母亲遗传所得。结论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第889位G—A突变导致产生Bx09表型,其血清中可含有抗B抗体。
洪小珍应燕玲许先国马开荣兰小飞刘瑛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关键词:ABO基因抗B抗体
人ABO基因5’非翻译区的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ABO基因5’非翻译区(5’untranslated region,5’-UTR)长片段的序列分析方法,研究5CUTR的基因多态性,为揭示AB0基因上游转录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方法以血型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30名献血者的ABO表型和第6和7外显子基因型,采用PCR长片段扩增技术得到ABO基因5'-UTR约5kb产物,直接进行双向测序分析,并通过克隆对ABO基因5'-UTR存在杂合的样本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在表型和基因型相符合的样本中,直接测序法在5'-UTR共发现20个多态性位点,包括1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1个6bp重复序列插入/缺失多态性、1个8bp重复序列缺失多态性、1个36bp插入多态性、1个43bp重复序列多态性,其中11个为新发现的多态性位点。单倍型分析确定这些变异位点的顺/反式连锁关系,发现ABO基因5'-UTR的7种单倍型序列组合。结论人ABO基因5'-UTR具有序列多态性,启动子近端的序列相对保守。
刘瑛许先国马开荣兰小飞洪小珍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关键词:ABO血型基因型单倍型多态性
ABO血型新等位基因O61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本研究探讨ABO新等位基因O61的分子机制。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标本红细胞ABO血型抗原,标准A、B、O红细胞检测标本血清中的ABO抗体。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ABO基因的第5至7外显子序列,PCR产物经双酶切后直接测序分析6和7外显子。1例B表型标本采用基因组单链抽提技术分离杂合基因型标本的2条单体型,对分离的单体型扩增后进行ABO基因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417例标本中发现3个标本743位碱基发生突变,其中2例表型为O型,1例为B型。2例O型直接测序分析显示,6和7外显子有261G缺失及743G/C杂合。1例B型直接测序结果为261G/缺失及297A/G、526C/G、743G/C、657C/T、703G/A、796C/A、803G/C、930G/A杂合。采用基因组单链抽提技术将B型标本的两条单体型进行分离,对分离的单体型扩增后进行ABO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显示,2条链分别为B101和突变的O型。将突变的新O型基因提交血型抗原基因突变数据库,被正式命名为O61。结论:ABO基因7号外显子743G>C为1个新的突变点,发现1个ABO新等位基因O61。
陶苏丹和艳敏应燕玲洪小珍许先国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关键词:ABO基因测序
一例ABO血型系统B抗原减弱表达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研究1例B抗原减弱献血者的血清学特性和抗原减弱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献血者红细胞ABO血型抗原,标准A、B、O红细胞检测其血清中的ABO抗体,并检测其血清转移酶活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ABO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和5′端非编码区序列并进行测序分析,应用逆转录-PCR和克隆测序技术分析献血者ABO cDNA转录剪接情况,采用重亚硫酸盐转化直接测序法分析ABO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结果献血者血清学表现为B抗原明显减弱,血清中无抗-B抗体,B转移酶活性降低。基因型为B101/O01,全部外显子序列和拼接接受位点碱基无任何突变。5′端非编码区序列多态性符合B101/O01的特征,启动子、增强子、负调控序列和微卫星重复序列未发现异常。献血者存在ABO基因全长cDNA转录本,未发现新的转录剪接体。与正常对照标本比较,在启动子区CpG岛内发现启动子附近有多个特异性半甲基化位点。结论启动子区CpG岛中的甲基化位点可能是引起B抗原弱表达的原因。
应燕玲陶苏丹和艳敏许先国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关键词:ABO基因甲基化表观遗传
一种ABx变异型相关的B糖基转移酶基因新突变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1例ABO血型系统ABx变异型的分子遗传背景。方法用血型血清学技术鉴定1例AB0血型疑难样本的红细胞表型和唾液血型分泌物质,并用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扩增先证者ABO基因全编码区共7个外显子及侧翼内含子序列,扩增产物经双酶切纯化后直接进行双向测序分析。进一步对存在突变位点的第6~7外显子扩增产物经进行TA克隆和单倍体序列分析。结果先证者红细胞ABO抗原表达为A强B弱,结合其它血清学特征,鉴定其血型为罕见的ABx变异型。ABO基因全编码区测序发现9处核苷酸杂合位点,分别为第6外显子的297A/G杂合,第7外显子的467C/T、526C/G、657C/T、703G/A、796C/A、803G/C、808T/A、930G/A杂合。单倍体序列分析发现,其中一个等位基因为常见的A102,另一个等位基因除808T〉A突变外,其它变异位点与B101等位基因一致。808T〉A突变可导致B糖基转移酶第270位苯丙氨酸转变为异亮氨酸。结论B糖基转移酶基因808T〉A突变可能引起酶活性减弱,并进而导致产生Bx变异型。
胡文健傅广成许先国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关键词:ABO血型基因突变
B(A)血型分子机制研究及其家系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研究罕见B(A)血型的血清学特性和分子机制,为B(A)血型的临床输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1例先证者、家系成员及献血者红细胞ABO血型抗原,用标准A、B、O红细胞检测其血清中的ABO抗体。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抗球蛋白法进行先证者与献血者交叉配合试验。采用PCR技术扩增ABO基因的第6、7外显子序列,对先证者、家系成员、献血者标本的ABO基因外显子6、7和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并对先证者标本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结果先证者及其2位家系成员红细胞上有A、B抗原,同时血清中存在抗A1抗体,血清学表型为A2B。直接测序分析发现先证者标本第6、7外显子存在261G/del、297A/G、526C/G、657C/T、700C/G、703A/G、796A/C、803G/C、930A/G杂合,可推断为B(A)02/O01基因型杂合子;家系中其母亲基因型为B(A)02/B101,外祖母为B(A)02/O01.先证者单倍体序列分析得到2个等位基因B(A)02:和O01;与B101序列相比,B(A)02第700位C〉G,导致1个氨基酸改变:第234位脯氨酸变成丙氨酸。既往血清学特性为A:B的2个献血者,1个基因型为B(A)02/O01,另1个基因型是A208/B101.B(A)血型先证者与这2名献血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均相合,临床输注后无不良反应。结论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等位基因(B等位基因)700C〉G突变可导致形成B(A)血型,其血清学特性显示为A2B表型。B(A)血型临床输血相配合的供者可选择A,B表型的献血者。
洪小珍许先国马开荣兰小飞朱发明严力行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血型不合系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