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XMZ033)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樊莹杨文炯李娟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道教
  • 1篇道教文化
  • 1篇远程教育
  • 1篇人类学
  • 1篇撒拉族
  • 1篇少数民族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参与
  • 1篇视点
  • 1篇田野
  • 1篇重读
  • 1篇宗教
  • 1篇宗教文化
  • 1篇文化
  • 1篇西北少数民族
  • 1篇历史记忆
  • 1篇历史人类学
  • 1篇民族
  • 1篇民族地区
  • 1篇教育

机构

  • 4篇兰州大学

作者

  • 3篇樊莹
  • 1篇杨文炯
  • 1篇李娟

传媒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民族地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远程教育——来自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远程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之一,它承载着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很多的期望。当前,少数民族地区远程教育项目已进入全面应用期,但同时各种问题也开始凸显。调查发现,建设一支合格的远程教育教师队伍、建立丰富的双语远程教育资源、及时进行有效的远程教育技术支持、提供持续性的远程教育经费保障,是民族地区远程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保障。
李娟
关键词:民族地区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
田野的“历史”与历史的“田野”——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重读马长寿的陕西回民起义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作为一份研究回民起义历史的"特殊的"文本,马长寿的《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有助于我们探讨场域、惯习与文本实践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历史的现场"还是"现实的田野"中,重新解读马长寿的《记录》一书,不仅可以分析小群体历史记忆被叙述和建构的过程,另一方面无疑也是我们反思中国历史人类学发展的一面鉴镜。
樊莹
关键词:历史记忆
多元宗教文化的涵化与和合共生——以河湟地区的道教文化为视点被引量:16
2013年
河湟地区是我国最具民族与宗教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区之一,从历史学和人类学的双重视角,以河湟地区的道教为视点,探讨了这一地区多元宗教文化的涵化与和合共生模式。在这一地区历史上正是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的彼此影响与整合,夯实了河湟地区多元民族-宗教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根基。同时基于这一个案的分析,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结构是"儒道释伊四教互补合一"的"一室四间"的观点。
杨文炯樊莹
关键词:道教文化
西北少数民族NGO的发展及社会参与——一项关于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会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NGO组织(即非政府组织)的蓬勃发展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它是卷入全球化过程中的中国社会转型、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多元化、市民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在经济发展滞后的西部多元民族、宗教文化的场景下,以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会为人类学个案,探讨NG0的兴起、发展及其社会影响和价值意义。
樊莹
关键词:宗教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