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20108001)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健卢文菊陈豫钦江倩李美婵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肺动脉
  • 4篇平滑肌
  • 4篇肺动脉平滑肌
  • 3篇肺动脉高压
  • 2篇原代培养
  • 2篇细胞
  • 2篇慢性
  • 2篇肺性
  • 1篇蛋白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诱导
  • 1篇电压门控
  • 1篇电压依赖性
  • 1篇电压依赖性钙...
  • 1篇动脉平滑肌细...
  • 1篇动脉重塑
  • 1篇多糖
  • 1篇烟草烟雾
  • 1篇野百合碱

机构

  • 5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呼吸疾病...

作者

  • 7篇王健
  • 6篇卢文菊
  • 6篇陈豫钦
  • 5篇江倩
  • 3篇李美婵
  • 2篇云昕
  • 2篇张晨婷
  • 2篇梁志浩
  • 2篇曹敏娜
  • 1篇吴康
  • 1篇陈秀庆
  • 1篇张杰
  • 1篇林纯意
  • 1篇张波
  • 1篇李德富
  • 1篇徐小明
  • 1篇金颖康
  • 1篇张军

传媒

  • 4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应用烟草烟雾口鼻暴露联合脂多糖方法建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相关肺动脉高压小鼠模型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通过烟草烟雾口鼻暴露联合脂多糖的方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相关肺动脉高压(COPD-PH)的小鼠模型.方法 雄性C57B6小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2只,模型组小鼠在第1天和第14天使用细菌脂多糖进行鼻内滴注,置于动物口鼻暴露系统中进行烟草烟雾暴露,对照组小鼠使用生理盐水鼻腔滴注并置于动物口鼻暴露系统中进行正常空气暴露.8周造模结束后,检测肺功能和右心压力,收集小鼠BALF计数炎症细胞总数及细胞类型,观察气道和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的功能残气量(FRC)分别为(0.402±0.057)和(0.243±0.064) ml (P <0.05),吸气阻力分别为(1.056±0.121)和(0.789 ±0.063)cmH2O·ml-1 ·s-1(1 cmH2O=0.098kPa,P<0.05),肺静态顺应性(Cchord)分别为(0.084 ±0.007)和(0.056±0.004) cmH2O/ml(P<0.05),右心室平均压(mRVP)分别为(11.3±1.3)和(7.9±1.1)mmHg(1 mmHg =0.133 kPa,P< 0.05),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分别为(0.267 ±0.019)和(0.195 ±0.023,P<0.05),肺组织切片PAS染色显示模型组杯状细胞增生.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切片可观察到炎症细胞浸润,气管壁和肺细小血管壁平滑肌增厚,提示气管和肺血管重塑的发生.结论 通过应用烟草烟雾口鼻暴露联合脂多糖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COPD-PH小鼠模型,并且这种方法更符合于人类的吸烟行为习惯.
舒家泽卢文菊李德富梁志浩徐小明张波王健
大鼠肺动脉和主动脉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生物学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建立大鼠肺动脉和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并对其细胞形态和成纤维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的特征进行观察。方法 通过精分肺动脉和主动脉, 剥取外膜,用10%的胎牛血清低糖 DMEM 培养基诱导细胞爬出生长。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并对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通过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表达的观察确定传代细胞是否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结果 成纤维细胞能够迅速从剥取的外膜中爬出生长,波形蛋白细胞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主动脉成纤维细胞和肺动脉成纤维细胞形态差别大,前者为铺路石状,后者呈细长梭形。2种成纤维细胞经传代皆能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可见α-SMA 大量表达,前者包围着细胞核呈条索状非定向分布,后者平行于细胞长轴呈细丝状表达。结论 该方法所获得的成纤维细胞纯度高,可在体外稳定培养。本研究首次发现了肺动脉和主动脉成纤维细胞形态学及生物行为上的差别,为细胞水平研究主动脉和肺动脉血管重塑,胶原沉积等相同或不同的病理机制提供了充足可靠的靶细胞模型。
张晨婷李美婵陈豫钦江倩云昕吴雄婷卢文菊王健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波形蛋白
一种大鼠肺静脉平滑肌细胞快速培养方法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改进原代大鼠肺静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vein smooth muscle cells,PVSMCs)的培养方案,以期建立快速、方便、高细胞活力的肺静脉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为肺静脉在肺血管相关疾病研究中提供适合的细胞模型。方法体视镜下显微分离大鼠肺静脉,胶原酶消化后获取原代PVSMCs,分别用低糖DMEM培养基、DMEM—F12培养基、高糖DMEM培养基作为培养液,观察PVSMCs的生长情况和细胞形态,对平滑肌a—actin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并用实时荧光法检测PVSMCs对高钾溶液引起的细胞内钙浓度升高的反应,评价细胞活力。结果PVSMCs在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比较:DMEM-F12〉高糖DMEM〉低糖DMEM。DMEM-F12中培养的PVSMCs可见细胞质中有典型的、并行排列的、绿色荧光显色的平滑肌α—actin蛋白,细胞核呈蓝色荧光,细胞纯度达95%以上,而阴性对照只见染蓝光的细胞核。细胞对高钾溶液具有良好反应。结论DMEM-F12培养基中PVSMCs生长速率最大,细胞符合平滑肌细胞免疫结构特征,并具有良好的细胞功能。DMEM-F12培养基更适合PVSMCs的培养。
梁志浩吴康金颖康陈豫钦江倩曹敏娜张军卢文菊王健
关键词:原代细胞培养肺静脉
丹参酮ⅡA磺酸钠抑制野百合碱致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野百合碱致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影响,探讨STS对肺动脉平滑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对照+STS组、野百合碱组和野百合碱+STS组,每组5只。野百合碱组和野百合碱+STS组使用野百合碱诱导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对照+STS组和野百合碱+STS组给予STS干预21d,右心测压法检测右心室收缩压(RVSP)及平均压(mRVP);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LV+S)];取右肺组织行HE染色并测量小动脉血管管腔,计算血管中膜厚度百分比(WT%),Western blot法检测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组织中PPA脚蛋白的表达。结果与野百合碱组[(81.2±1.9)、(28.6±2.0)mmHg(1mmHg=0.133kPa)]比较,野百合碱+STS组大鼠RVSP和mRVP降低[(35.4±8.3)、(14.1±5.4)mmHg(P〈0.05)]。对照组和对照+STS组的右心肥厚指数分别为0.33±0.02和0.34±0.02,野百合碱组明显较高(0.57±0.04,P〈0.05),野百合碱+STS组与野百合碱组相比较低(0.43±0.02,P〈0.05)。与对照组比较,野百合碱组血管腔占血管区域的比值从(56±3)%降至(27±6)%,WT%由(20±4)%增加至(40±3)%,(P〈0.05),野百合碱+STS组血管腔占血管区域的比值和WT%分别为(39.0±2.0)%和(31.0±2.0)%,与野百合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野百合碱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组织PPARγ蛋白与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为(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野百合碱+STS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组织中PPARγ蛋白的表达为正常对照的(102±3)%,与野百合碱组相比表达增加(P〈0.05)。结论STS能显著降低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右心室收缩压、平均压�
江倩陈豫钦陈秀庆张杰卢文菊王健
关键词:野百合碱肺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低氧诱导大鼠肺动脉重塑对肺动脉平滑肌锌指蛋白转录因子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CHPH)大鼠模型肺动脉重塑与肺动脉平滑肌锌指蛋白转录因子5(KLF5)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每组10只,低氧组放入全自动低氧箱饲养,21 d后用右心室测压法测量右心室收缩压(RVSP)及平均右心室压(mRVP);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LV+S);取右肺组织包埋切片行HE染色测量肺小动脉血管管腔面积,计算血管中膜厚度百分比(WT%);并取切片行免疫荧光检测KLF5的表达;荧光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组织中KLF5 mRNA、蛋白的表达.显微镜下分离大鼠(6只)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组织,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随后置于低氧环境(4% O2,60 h)培养并获取细胞蛋白检测KLF5的表达.结果 低氧组大鼠RVSP和mRVP与常氧组(28.3±0.4)、(11.3±1.0) mmHg(1 mmHg =0.133 kPa)比较,分别升高至(43.9±1.3)、(26.5±2.3)mmHg(P <0.05);低氧组RV/(LV +S)为(0.48±0.03),明显高于常氧组(0.27±0.01,P<0.05);低氧组血管腔占血管区域的比值(WT%)为(46.1±6.6)%,与常氧组(68.7±3.1)%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低氧组WT%(5.6±0.3)%与常氧组(3.7±0.4)%相比显著增加(P<0.05);低氧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组织KLF5蛋白表达量为常氧组的(22±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PH大鼠模型RVSP、mRVP、右心室肥厚指数均升高,同时伴有肺小动脉重塑,这可能与低氧诱导PASMCs中KLF5的表达升高有关.
曹敏娜陈豫钦江倩李美婵卢文菊王健
关键词:低氧肺性肺动脉
小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及其功能学特性鉴定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小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体外分离及原代培养方法,并鉴定其功能学特性。 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下分离纯化小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组织,并采用复合酶联合消化法消化后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小鼠原代远端PASMCs的生长特点;免疫荧光染色法对细胞进行鉴定;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以Fura-2-AM荧光探针示踪的钙离子,检测细胞高钾反应及钙池操纵性钙内流反应,评价细胞活力。 结果原代小鼠远端PASMCs分离培养6 d时细胞生长融合度达80%,生长状态较好,呈典型的谷-峰状形态;细胞α-肌动蛋白(α-SMA)染色阳性率为95%以上。利用含钙高钾Krebs液(钾离子浓度为60 mmol/L)灌流原代小鼠远端PASMCs,1 min后95%以上PASMCs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迅速上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Δ[Ca2+]i)变化值〉50,证明原代小鼠远端PASMCs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CC)具有良好的功能;利用含钙Krebs液灌流5 min、无钙环匹阿尼酸和Nif Krebs液灌流10 min、以含钙环匹阿尼酸和Nif Krebs液灌流10 min及含钙Krebs液灌流10 min检测原代小鼠远端PASMCs中基础钙及钙池操纵性钙内流(SOCE),结果显示原代小鼠远端PASMCs对灌流液反应良好,钙离子浓度出现双峰变化,表明细胞中钙池操纵性钙通道(SOCC)功能优良。 结论本实验通过复合酶消化法成功建立稳定可靠的原代小鼠肺动脉平滑肌体外培养方法,可获得纯度较高,功能良好的PASMCs,为肺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细胞工具。
李美婵陈豫钦张晨婷江倩卢文菊王健
关键词:原代培养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电压依赖性钾通道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建立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研究肺动脉结扎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电压依赖性钾通道蛋白Kv1.5和Kv2.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运用左肺动脉结扎法建立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2周组、左肺动脉结扎2周组、假手术2周组和正常对照5周组、左肺动脉结扎5周组、假手术5周组,每组5只.直接右心测压法测6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及平均压;取心脏称质量测定右心室肥厚指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和肺血管结构的变化,测肺动脉相对中膜厚度(PAMT)、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r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组织Kv1.5和Kv2.1 mRNA的表达.结果 左肺动脉结扎组2周及5周后大鼠右心室收缩压、平均压、右心室肥厚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均P<0.05).2周和5周后结扎组PAMT和WA/TA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增高(均P<0.05),即远端肺小动脉平滑肌层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厚,管腔狭窄,肺血管重塑.肺动脉结扎可降低远端肺动脉平滑肌Kv1.5和Kv2.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扎后2周及5周大鼠肺动脉平滑肌Kv1.5 mRNA相对表达量为(67.56±12.23)%和(55.98±6.84)%,Kv2.1 mRNA相对表达量为(59.71±6.25)%和(49.07±3.51)%,均低于同时间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P<0.05).结论 用左肺动脉结扎法成功建立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左肺动脉结扎可能通过下调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1.5、Kv2.1 mRNA的表达参与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
云昕陈豫钦林纯意王健
关键词:肺动脉平滑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