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1A10)

作品数:62 被引量:1,118H指数:20
相关作者:蒋忠诚罗为群曾馥平李先琨彭晚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18篇生物学
  • 11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1篇岩溶
  • 16篇土壤
  • 8篇植被
  • 7篇岩溶区
  • 7篇石漠化
  • 6篇植物
  • 6篇水分
  • 6篇飞机草
  • 5篇生态
  • 5篇土壤水
  • 5篇峰丛
  • 5篇峰丛洼地
  • 4篇演替
  • 4篇生态系统
  • 4篇土壤水分
  • 4篇喀斯特峰丛洼...
  • 4篇光合特性
  • 4篇光合作用
  • 4篇表层岩溶
  • 3篇岩溶地区

机构

  • 24篇广西师范大学
  • 24篇中国地质科学...
  • 24篇广西壮族自治...
  • 16篇中国科学院亚...
  • 11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广西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三峡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广西科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桂林工学院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2篇蒋忠诚
  • 12篇罗为群
  • 11篇曾馥平
  • 10篇覃星铭
  • 10篇李先琨
  • 9篇吕仕洪
  • 9篇邓艳
  • 9篇黄玉清
  • 9篇宋同清
  • 9篇彭晚霞
  • 8篇王克林
  • 7篇莫凌
  • 7篇焦继飞
  • 7篇蓝芙宁
  • 7篇尤业明
  • 6篇潘玉梅
  • 6篇蒲高忠
  • 6篇韦春强
  • 6篇谢运球
  • 6篇唐赛春

传媒

  • 8篇中国岩溶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草业科学
  • 3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地球学报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广西植物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大众科技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21篇2009
  • 20篇2008
  • 3篇2007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喀斯特地区割草结合植树方法对飞机草的控制效果被引量:13
2011年
基于树种、植树密度、割草频率3种因素3个水平共9种处理的正交试验,研究了广西喀斯特地区机械割草结合植树的方法对飞机草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2006—2008年,9种处理下飞机草的相对盖度、高度、密度和生物量均逐年减小,减幅分别为89.7%~99.3%、41.6%~81.2%、61.4%~83.2%、91.7%~97.8%.头状花序的数量在各处理中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3种因素对飞机草生长影响的顺序为:割草频率〉树种〉植树密度.控制飞机草的最佳组合方式为每个样方(4 m×4 m)种植茶条木4株、每年割草2次.
唐赛春吕仕洪潘玉梅韦春强刘明超蒲高忠
关键词:飞机草喀斯特地区植树割草
浸提用水对测定土壤pH值的影响被引量:18
2008年
探讨了电位法测定土壤pH过程中,浸提用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中溶质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水土比对土壤pH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实验用水偏酸性对酸性土测定有影响,对中性和碱性土基本无影响;碱性土的测定最易产生误差。
张敏谢运球冯英梅杨慧周莉
关键词:土壤PH浸提
广西平果县岩溶石山飞机草种群的生殖配置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对广西岩溶石山3个典型群落——飞机草优势群落(优势群落)、黄荆条-飞机草混合群落(混合群落)和类芦-蔓生莠竹群落(伴生群落)中飞机草种群的生殖配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个群落中飞机草的营养构件(根、茎和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百分比均达90%以上,在构件生物量分配比率方面表现出基本一致的规律,即茎>根>叶>花果;(2)3个群落中飞机草的生殖配置平均为6.1%。优势群落中飞机草的生殖配置与伴生群落有显著差异(P=0.009),而混合群落中飞机草的生殖配置与优势群落和伴生群落均无显著差异;(3)3个群落中飞机草的生殖配置与株高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分枝数和总生物量相关性不显著。
韦春强唐赛春刘明超潘玉梅蒲高忠岑艳喜
关键词:飞机草生殖配置入侵
岩溶峰丛山地几种植物营养价值及饲喂效果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通过为期3年的试验,对所栽培的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任豆树Zenia insignis、木豆Cajanus cauan和桂牧1号Pennisetumpur pureum cv.Guimu-14种植物的营养价值及饲喂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合欢粗蛋白含量最高,适口性优,补饲效果显著,再生能力强;任豆树粗脂肪含量最高,木豆粗蛋白含量较高。任豆树和木豆的适口性中等,补饲效果明显,再生能力较强;桂牧1号粗纤维含量最高,适口性优,补饲效果显著,再生能力强。4种植物的营养价值高,补饲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适宜在我国南方岩溶峰丛山地推广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
蓝芙宁蒋忠诚谢运球张敏
关键词:营养价值饲喂效果
覆盖与间作对亚热带丘陵茶园生态的综合调控效果被引量:37
2008年
【目的】研究覆盖稻草与间作白三叶草对亚热带丘陵幼龄茶园的生态综合调控效果及对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常规管理茶园(清耕茶园)为对照,连续4a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并采用DPS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两种生物措施均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了土壤养分的供应状况,提高了茶树土壤关键层次(0~20cm)和关键时期(4~6月)的水分含量,获得了不同观察时刻、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多种调控效果,延缓和缩短了高温和干旱时间,抑制了杂草的生长,增加了天敌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减少了虫害发生率,促进了蚯蚓的生长,使茶树-立地环境-伴生生物群落处于良好的自我动态调节状态。【结论】两种生物措施综合调控了茶园生态环境,改善了茶叶品质,显著增加了茶叶产量,间作白三叶草的效果更好。
彭晚霞宋同清邹冬生王克林曾馥平肖孔操肖润林
关键词:幼龄茶园覆盖稻草
岩溶峰丛洼地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分布及其侵蚀特点被引量:28
2008年
以广西平果县龙何屯龙何上峰丛洼地系统为单元,通过对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分布、土壤侵蚀和地表径流泥沙的调查监测,分析了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剖面构型、土壤层平均厚度、土被覆盖率以及土壤分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岩溶峰丛山区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侵蚀强度、地表地下土壤侵蚀强度、水土流失的主要方式、地表地下土壤侵蚀的相对贡献率等特点,并对不同地貌部位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罗为群蒋忠诚韩清延曹建华裴建国
关键词:土壤侵蚀
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化及其对干扰的响应被引量:19
2009年
通过网格(10m×10m)取样,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4类典型干扰区表层土壤(0~20cm)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分布,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强度降低,植被由农作物(Ⅰ)—人工林(Ⅱ)—次生林(Ⅲ)—原生林(Ⅳ)顺向演替,土壤有机质逐步提高,且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4类干扰区均具有良好的空间自相关性,不同干扰区空间变异特征不同,除Ⅲ类干扰区土壤有机质半变异函数优化符合指数模型外,其他3类干扰区均符合高斯模型;Ⅰ类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自相关呈中等程度,C0/(C0+C)值达26.5%,其他3类干扰区C0/(C0+C)值在9.0%~22.6%,呈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由于人类干扰强烈,Ⅰ和Ⅱ类区呈低能量匀质状态,变程及空间自相关范围较大,Ⅳ类区植被覆盖率较高,变程也较大;Ⅲ类区干扰强度中等,植被类型多且分布不均,变程最小;Ⅱ和Ⅳ类区的分维数(D)值较小,土壤有机质的空间依赖性较强;而Ⅰ和Ⅲ类区D值较大,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的随机变异较大;Ⅰ和Ⅱ类区土壤有机质呈单峰分布,Ⅲ类区土壤有机质呈凹型分布,Ⅳ类区呈凸型分布.减少干扰是喀斯特峰丛洼地脆弱生态系统土壤质量改善、植被迅速恢复及生态重建的重要保障.
欧阳资文彭晚霞宋同清曾馥平王克林关欣吴海勇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喀斯特峰丛洼地
典型岩溶农业区洼地和坡地的元素迁移特征差异被引量:3
2010年
为给岩溶区水土保持、农业生产、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提供参考,以桂林会仙典型岩溶洼地和坡地两种不同地貌部位为研究点,以石灰岩地质背景条件下的基岩—土壤—土壤水—植物体系统中的元素含量和组成特征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地貌部位条件下元素的基本特点、制约因素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岩溶动力条件的驱动下,岩溶区形成了显著的偏碱环境特征;洼地和坡地土壤剖面元素和土壤水含量特征差异明显,植物对土壤元素的生物吸收系数比较低,属于受氮限制的类型;坡地部位的偏碱富钙和水分胁迫程度更为严重;同一石灰岩地质背景条件下不同地貌部位岩溶系统元素迁移特征差别显著。
覃星铭蒋忠诚罗为群邓艳吴华英卢茜
关键词:石灰岩岩溶系统洼地坡地
光照和温度对飞机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通过在人工培养箱内模拟环境条件,探讨了不同光照和变温对飞机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光照状况下,飞机草种子在15℃/10℃~40℃/35℃条件下均能萌发,飞机草种子萌发的最适变温为30℃/25℃,萌发率达47.5%;而黑暗条件下,飞机草种子在15℃/10℃时不能萌发;在20℃/15℃~35℃/30℃范围内,温度越高,飞机草种子萌发高峰的出现时间越早;在15℃/10℃~30℃/25℃范围内,飞机草种子的萌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超过30℃/25℃后,萌发率下降,而适当的光照有利于飞机草种子的萌发。飞机草成为入侵种并迅速扩散与其种子萌发对光照和温度的适应性密切相关。
韦春强刘明超唐赛春潘玉梅蒲高忠
关键词:飞机草种子萌发光照温度
岩溶区4种石山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响应被引量:61
2009年
为阐明石山植物对光与水分的适应能力,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岩溶区石山植物红背山麻杆、九龙藤、青檀和圆叶乌桕生长盛期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并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4种植物光合作用生理参数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红背山麻杆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Lsp(1 026.57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11.52μmol.m-2.s-1)和较低的光补偿点Lcp(3.87μmol.m-2.s-1),表现为典型的喜阳性特点;九龙藤的表观量子效率α(0.075)最大,Lsp(627.71μmol.m-2.s-1)、Lcp(2.06μmol.m-2.s-1)、Pmax(6.68μmol.m-2.s-1)最低,表现为弱阳性特点;青檀和圆叶乌桕表观量子效率较低,分别为:0.054、0.060,Lsp和Lcp都相对较高,表现为阳性植物特点;九龙藤与红背山麻杆水分利用效率高于乔木树种青檀与圆叶乌桕。九龙藤与红背山麻杆在高温干旱的岩溶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青檀与圆叶乌桕虽然光合能力较强,但较低的水分利用效率不利于在石山上生存,这可能是岩溶区石山上高大乔木较少,而以灌丛植被类型为主的原因之一。
张中峰黄玉清莫凌袁维园
关键词:岩溶区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水分利用效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