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544)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 相关作者:崔恒叶雪程洪艳昌晓红陈颖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永生化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永生化细胞系。方法将原代培养的EMs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转染质粒PCD2SV40T,G418筛选并进行单克隆细胞挑选,采用核型分析、免疫细胞化学、RT-PCR、裸鼠成瘤实验等方法对传代培养后的抗性单克隆细胞进行鉴定。结果首次建立了EMs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永生化细胞系hEM15A,该细胞系具有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特征,可连续传代,表现为正常二倍体核型,未观察到致瘤性。结论 hEM15A细胞系易获得、培养难度小、细胞均一性高、存活时间长,可成为EMs的研究工作中实用的体外模型。
- 陈颖易雁鸿韩红敬沈丹华程洪艳叶雪马瑞琼崔恒昌晓红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永生化细胞系间质细胞在位内膜
-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但其具有如侵袭生长、远处转移和易复发等恶性生物学行为。众多研究从遗传、分子、发生率等多层面验证了EM和与Ⅰ型卵巢癌密切相关。除了年龄、病程、月经和生育情况等因素,EM的恶变还与炎症和基因突变相关。恶变的患者具有年轻、诊断期别早、铂类敏感性和手术满意率较高、生存预后较好的特点。本文从流行病学、组织病理、非典型EM和临床诊治方面进行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EM恶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为EM恶变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陈颖魏丽惠崔恒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转化
- 长链非编码RNA CHL1-AS2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初探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HL1-AS2分别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卵巢内异症病灶(EC)、病灶旁组织(NO)及配对在位内膜(EU)的表达,以期对卵巢EMs的发病机制进行一定的探讨。方法收集10例卵巢EMs患者以上三种组织,另外15例患者的卵巢内异症病灶及病灶旁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CHL1-AS2的表达量并比较各组织间表达差异。结果 lncRNA CHL1-AS2在卵巢EMs患者的在位内膜低表达,卵巢内异症病灶及病灶旁组织高表达,EC/EU与NO/EU的表达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CHL1-AS2在卵巢内异症病灶和病灶旁组织的表达量趋近,同时月经周期不影响CHL1-AS2的表达倍比。结论 lncRNA CHL1-AS2在卵巢EMs的内异症病灶、病灶旁组织及在位内膜的表达有差异,可能与卵巢EMs的发病机制有关。
- 张琛关菁骆健俊吴薇叶雪程洪艳马瑞琼崔恒昌晓红
-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 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腺上皮永生化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异位腺上皮永生化细胞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EMs奠定基础。方法:取人EMs异位病灶组织进行原代培养,用质粒PCD2SV40T转染原代细胞,G418筛选14天后获得抗性克隆。将抗性克隆传代培养,用免疫细胞化学、RT-PCR、细胞计数、核型分析及裸鼠成瘤实验等对细胞系进行鉴定。结果:建立了一株传代超过50代的永生化细胞系,命名为hEM5B2。该细胞系具有腺上皮细胞形态,细胞角蛋白与波形蛋白阳性,抗成纤维细胞抗体阴性,雌激素受体α和β亚型(ER-α,ER-β)及孕激素受体(PR)阳性,细胞倍增时间64.8h。核型分析显示,染色体众数为78~123,为多倍体核型;观察1个月裸鼠成瘤实验显示未成瘤。结论:hEM5B2细胞系是一株人EMs异位腺上皮永生化细胞系,可作为细胞模型用于EMs的体外实验研究。
- 易雁鸿崔恒韩红敬沈丹华程洪艳叶雪昌晓红
- 关键词:永生化细胞系腺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