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SH039)

作品数:20 被引量:136H指数:7
相关作者:陈涛允春喜李素霞杨悦徐西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河海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8篇政治法律
  • 6篇社会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环境抗争
  • 5篇溢油
  • 5篇社会
  • 4篇溢油事件
  • 4篇渔民
  • 4篇农村
  • 3篇政府
  • 2篇对立
  • 2篇心理
  • 2篇制度化
  • 2篇社会结构
  • 2篇维稳
  • 2篇维稳机制
  • 2篇污染
  • 2篇乡村
  • 2篇乡村治理
  • 2篇抗争
  • 2篇会心
  • 2篇基层政府
  • 2篇海洋污染

机构

  • 19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河海大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4篇陈涛
  • 5篇允春喜
  • 3篇徐西庆
  • 3篇李素霞
  • 3篇杨悦
  • 1篇吴娜
  • 1篇吴丽
  • 1篇唐国建
  • 1篇郑玉珍
  • 1篇上官仕青
  • 1篇王兰平

传媒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天府新论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太平洋学报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社会...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 3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抗争中底层群体的社会心理——基于蓬莱19-3溢油事件的案例阐释与拓展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学术界在环境抗争领域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底层群体社会心理的深入考察非常有限。路易岛渔民环境抗争的研究表明,底层群体的抗争心理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征。从抗争历程上看,底层群体经历了"寻求公正→心理失衡→弱势认同→正名"四个阶段的变化;面对基层政府,底层群体存在着依赖、畏惧、怨恨和理解等心理类型;从抗争策略选择上看,则存在着"闹大"与"打擦边球"等心理类型。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心理的复杂化在底层环境抗争中已经成为常态。利益分化背景下抗争资源的缺乏和惩罚性措施的存在,是导致环境抗争心理复杂化的深层次原因。政府部门既需要对环境抗争中的社会心理加强研究,更需要建立健全依法维权的环境纠纷化解机制。
陈涛杨悦
关键词:环境抗争社会心理相对剥夺感
环境抗争中的怨恨心理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底层怨恨心理亟待加强研究。怨恨心理包括心理受虐维度、言语表现维度,并最终呈现为行动维度。路易岛的环境抗争研究表明,环境污染导致经济损失是怨恨心理产生的起点,基层政府的不当行为导致怨恨对象由肇事企业扩展到了基层政府,而相对剥夺感和法院不受理导致怨恨心理得以再生产,并不断扩散。怨恨心理存在特定的演化逻辑与再生机制,包括由"怨"到"恨",由个体到群体,由分散到聚集,由原生到次生。怨恨心理既导致了显性的社会后果,也存在潜在的体制外行为。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底层的怨恨心理,其关键在于正面回应底层的利益诉求,防止"群体性怨恨"演变为"群体性事件"。
陈涛王兰平
关键词:环境抗争社会心态泄愤
依法抗争中的“法院不受理”现象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公民意识与法律意识的提升,环境抗争事件时有发生,底层社会日益重视通过依法抗争维护自身权益,但时常遭遇"法院不受理"困境。它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案件不符合受理条件,法院依法作出不予受理裁决,二是鉴于案件的敏感性等因素,法院不愿受理或不敢受理。其中,后一种类型的"法院不受理"源自利益链条或行政干预,主要存在于环境受损者的抗争维权、环境公益诉讼以及行政诉讼等环节。"法院不受理"产生了深刻的社会效应,导致环境公正受阻、司法认同危机、信访洪峰压力增大,并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法院不受理"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为破解"法院不受理"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契机,但关键还在于推动司法独立。
陈涛
关键词:依法治国环境抗争环境诉讼
“维稳压力”与“去污名化”——基层政府走向渔民环境抗争对立面的双重机制被引量:1
2015年
“政经一体化”机制能够深刻解释内陆地区的基层政府在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的行为,但难以解释海洋溢油事件中的基层政府行为。在蓬莱19—3溢油事件中,康菲公司对基层政府的GDP、税收、就业和政绩等都没有贡献,但是基层政府依然走向了渔民环境抗争的对立面。研究发现,维稳压力和去污名化是基层政府走向渔民环境抗争对立面的双重机制。其中,维稳压力机制运转由基层政府“对上负责”体制推动,去污名化机制运转由市县范围内旅游和海产品出口等经济利益驱动。扭转基层政府走向渔民环境抗争对立面的格局,根本在于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
陈涛李素霞
关键词:基层政府维稳机制环境抗争
农村女性利益诉求表达行动的逻辑理路--基于路易岛的案例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环境问题引发的利益诉求表达行动很多,而既有文献对农村女性的行为逻辑研究比较薄弱。路易岛的调查研究表明,女性的利益诉求表达包括自主型和依附型两种类型。她们既不是沉默者,也没有表现出生态女性主义式的行为方式,而是表现为韧抗争。女性的抗争意志、性别优势、怨恨与谩骂产生的情绪共振效应以及情感管理是韧抗争运行的重要因素。她们利用女性的性别优势作为武器辅助,通过自身的利益诉求意志和情绪共振效应推动男性将利益诉求的行动持续化。
陈涛郑玉珍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情感管理
中国的环境抗争:一项文献研究被引量:37
2014年
环境抗争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社会问题,并对社会结构产生着深刻影响。学术界有关环境抗争的研究议题,包括抗争困境论、政治机会结构论、文化与心理论、网络与策略论以及性别差异论等5个维度。虽然环境抗争研究呈现出较为快速的增加态势,但与当前的污染事件及其引发的抗争频率和态势相比,仍然不匹配。中国的环境抗争研究需要在4个方面予以加强:一是加强经验研究基础上的理论研究,二是对海洋污染事件中环境抗争的特殊性加强研究,三是加强环境抗争的比较研究,四是加强追踪研究,探索环境抗争的倒逼机制。鉴于涉及问题的深层次性,环境抗争研究需要由"多学科"向"跨学科"演进。
陈涛
关键词:环境抗争环境意识网络社会社会结构
混合型抗争——当前农民环境抗争的一个解释框架被引量:46
2016年
农民环境抗争研究一直秉持"侵权—抗争"的逻辑框架,但这一逻辑框架忽视了农民目标取向的多面性和抗争事件的情境性。通过对大连"7·16"海洋溢油事件的研究我们发现,农民环境抗争事件中存在维权、谋利和正名三种目标指向,分别旨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骗取赔偿款以及为草根动员者自身恢复名誉。学界需要对"侵权—抗争"的逻辑框架、弱者身份与弱者标签以及媒体建构与科学精神展开反思。当前,环境抗争出现了新态势,我们称之为混合型抗争,包括维权、谋利、正名、泄愤和凑热闹等目标指向。社会的原子化和逐利心理、社会转型加速期的社会矛盾和怨恨心理以及地方政府的"维稳恐惧症"是其产生的社会机制。混合型抗争是对当前抗争实践的理论归纳,有利于识别真正的受影响人群和区域,推动社会治理。
陈涛谢家彪
关键词:正名
“造势”与“控势”:环境抗争中农村精英的辩证法被引量:11
2015年
农村精英的资源动员能力及其人生经历促使其成为环境抗争的领导者,而环境抗争走向依赖于他们的"造势"与"控势"能力。农村精英通过问题化、促进问题进入政策议程和借助时势等"造势"策略,扩大了事件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为防止体制外行为和政治风险,他们通过弱组织化、理性化和踩线而不越线等策略进行"控势"。因此,农村精英在环境抗争中扮演着社会减震器作用。政府部门需要认识到农村精英在环境抗争中的正功能,并主动与其建立对话机制。这不仅有助于建立利益受损者的环境维权机制,也可从根本上维系社会稳定。
陈涛李素霞
关键词:造势海洋溢油环境抗争农村精英
渤海环境变迁及其治理--兼论渤海开发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被引量:5
2014年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其丰富的资源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随着海洋开发力度的增强,渤海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从环境史的角度,就其在建国前、建国至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及2000年以来等五个阶段的环境变迁展开分析。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渤海治理力度,但环境整体恶化的态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当前,我国正在加强海洋强国建设,而海洋强国建设并不仅仅是发展海洋经济和增强海洋国防力量,同样包括海洋环境治理。就渤海治理而言,既需要国家统筹渤海开发与环境保护,更需要积极发挥社会力量,进而规避"政府失灵"问题。
陈涛杨悦
关键词:海洋开发海洋污染海洋强国生态文明
国家介入背景下的底层环境抗争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在底层的环境抗争中,国家介入表现为积极介入、消极介入与消解性介入三种类型,不同的介入类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作为"中国海洋污染索赔第一案","塔斯曼海"轮溢油事件开创了维护国家海洋生态权益的先例。在此次事件中,国家的积极介入是底层环境抗争成功的关键。虽然国家介入的主旨在于保护海洋环境,但它为底层环境抗争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渠道和专业技术支持,提高了抗争维权的组织化程度,并为判决结果的执行提供了机制保障。而从整体上看,国家介入具有选择性,导致底层社会权益维护的制度保障不足。只有建立健全制度化介入机制,才能有效维护底层群体权益,进而促进社会良性运行。
陈涛杨悦
关键词:溢油事件国家介入环境抗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