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0665)

作品数:9 被引量:111H指数:5
相关作者:刘晓星邱桂华徐明东陈学彬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广东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理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金融
  • 4篇股票
  • 3篇流动性
  • 3篇股票市场
  • 2篇买卖
  • 2篇买卖价差
  • 2篇金融系统
  • 2篇价差
  • 2篇ES
  • 1篇动因
  • 1篇新兴市场经济
  • 1篇新兴市场经济...
  • 1篇压力测试
  • 1篇一致性风险测...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市场经济
  • 1篇市场经济国家
  • 1篇主要股票
  • 1篇蒙特卡罗模拟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
  • 6篇广东商学院

作者

  • 9篇刘晓星
  • 4篇邱桂华
  • 1篇徐明东
  • 1篇陈学彬

传媒

  • 2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国际金融研究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数理统计与管...
  • 1篇广东商学院学...
  • 1篇国际经贸探索
  • 1篇当代经济管理
  • 1篇管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外主要股票市场流动性调整的风险价值关系研究
2009年
利用流动性调整的风险价值模型考察了世界主要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值及其变化趋势和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各国股票市场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占总风险的比重普遍较大,我国股市各年的流动性风险波动最为剧烈;协整分析表明样本指数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其中美国股市对其他股市影响最为显著,英国富时指数对法国巴黎、澳大利亚和我国证券指数存在显著影响,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和日本股市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日本对香港、香港对印度存在单向影响,而我国沪深股市对其他股市影响不明显。
刘晓星邱桂华
关键词:买卖价差
基于极值理论的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调整的VaR和ES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构造新的流动性风险度量指标,结合极值理论模型的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股票市场经流动性调整的风险价值及其预期不足。实证结果显示:流动性和价格风险价值对置信水平的敏感度存在一定差异,而流动性风险和价格风险的预期不足对置信水平的敏感度相差不大;在不同的置信水平下,沪市的风险都要低于深市,且这一相对关系不受市场极端程度的影响;从流动性风险的绝对量和相对量来看,沪市的流动性都比深市要好,但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明显;两市流动性风险价值比例对置信水平的变化较为敏感,但流动性预期不足的比例对置信水平却缺乏弹性。
刘晓星邱桂华
关键词:极值理论流动性
基于Copula-EVT模型的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调整的VaR和ES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结合相依结构函数Copula和极值理论EVT,构建了我国股票市场经流动性调整的La-Copula-EVT风险价值模型,并用沪深收益序列的分笔高频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沪深股市收益序列的上尾和下尾都存在较高相关性,后验测试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能够对实际损失进行很好的拟合;然后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沪深股市的风险价值和预期不足在不同置信区间的敏感度差异,确定了适合La-Copula-EVT模型的最优置信度区间。
刘晓星邱桂华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价值VAR
基于买卖价差的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调整的风险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典型的订单驱动型市场,存在报价深度不充分的问题,传统的买卖价差不能真正反映流动性风险,针对这一情形,文章以个股日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价差为度量指标,结合经流动性调整的风险价值模型(BDSS),考察了沪市25个行业的25只样本股票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值。实证表明,我国股市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个股之间的流动性层次区分度不高,呈现出较大的趋同性,流通股本数与流动性风险值呈显著的负相关,而流通市值与流动性风险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刘晓星邱桂华
关键词:买卖价差
风险价值、流动性与市场风险计量被引量:6
2008年
风险价值VaR在风险测度理论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有概念简单、易于理解和综合化的特点,已经成为度量市场风险的国际标准工具。论文首先介绍了风险价值提出的原因,接着分析了VaR模型的系列改进:CVaR、ES、ES(n)。流动性是市场的生命力,而VaR一直忽略了流动性问题。要准确地计量风险就必须考虑流动性对市场风险的影响,对传统的VaR进行流动性调整。文章最后对最近几年流动性调整的风险价值测度模型La-VaR、La-ES的研究现状和局限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对未来关于风险价值、流动性和市场风险计量进行了研究展望。
刘晓星
关键词:一致性风险测度
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估:基于宏观压力测试方法的国际比较被引量:64
2008年
宏观压力测试在各国政策当局的金融稳定性评估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深入分析了宏观压力测试核心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常用方法,并对实践中的典型系统IMF和World Bank的FSAP压力测试系统、英格兰银行的TD系统和奥地利银行的SRM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我国未来利用宏观压力测试方法评估金融系统稳定性提出了5点政策建议。
徐明东刘晓星
关键词:传染效应
流动性调整地风险价值度量:基于金融高频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结合ACD和UHF-GARCH理论构造了适应我国股票市场的日内风险价值WACD(1,1) -UHF-GARCH(1,1)-IVaR模型,然后引入价格冲击模型构造的流动性度量指标,以浦发银行为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日内风险价值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三点结论:一是我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持续期具有很强的聚类性;二是高频数据中GARCH效应显著,且利好消息会对等量的利空消息产生更大的波动,但考虑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后利空利好消息对市场的冲击效果都有明显降低;三是蒙特卡罗模拟结果表明,不考虑流动性影响的风险价值较大幅度地低估了实际损失。
刘晓星
关键词:高频数据蒙特卡罗模拟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监管:动因、挑战与问题——基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金融全球化的动因是放松管制和技术进步,引起了金融机构和市场结构的巨大变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因此面临许多新的金融监管问题:新的监管需求,传统监管方法的局限性,处理金融竞争方法的调整,消费者保护,监管成本的控制,监管协调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需要进一步面对跨国金融活动、国际金融标准和监管执行力的挑战。
刘晓星陈学彬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金融监管
风险价值、压力测试与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估被引量:13
2009年
压力测试衡量资产损失分布超过风险价值的部分,可以发现金融机构和系统在极端市场情形下的风险传导机制和风险承受力,是金融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风险价值和压力测试的关系、压力测试在宏观金融分析中的实施步骤、压力测试模型和压力测试系统的应用,并对金融稳定性风险压力测试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刘晓星
关键词:压力测试金融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