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2009)

作品数:80 被引量:822H指数:16
相关作者:胡文忠姜爱丽冯可萨仁高娃刘程惠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鲜切
  • 23篇保鲜
  • 21篇果蔬
  • 12篇鲜切果蔬
  • 9篇抗氧化
  • 9篇活性
  • 8篇果蔬保鲜
  • 8篇杆菌
  • 8篇保鲜技术
  • 7篇贮藏
  • 7篇李斯特菌
  • 6篇单增李斯特菌
  • 6篇抑菌
  • 6篇食品
  • 6篇大肠杆菌
  • 5篇植物精油
  • 5篇抗氧化活性
  • 5篇辣椒
  • 5篇采后
  • 4篇多酚

机构

  • 44篇大连理工大学
  • 42篇大连民族大学
  • 38篇大连民族学院
  • 21篇教育部
  • 16篇大连工业大学
  • 7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渤海大学
  • 1篇长春职业技术...
  • 1篇国家农产品保...

作者

  • 60篇胡文忠
  • 34篇姜爱丽
  • 22篇冯可
  • 15篇萨仁高娃
  • 12篇刘程惠
  • 10篇何煜波
  • 8篇白露露
  • 8篇刘易伟
  • 6篇董妍
  • 6篇吕晓萌
  • 5篇冯叙桥
  • 5篇修志龙
  • 5篇陈晨
  • 4篇徐永平
  • 3篇姜波
  • 3篇田密霞
  • 3篇郝江燕
  • 3篇马杰
  • 2篇金黎明
  • 2篇陈晨

传媒

  • 49篇食品工业科技
  • 8篇食品与发酵工...
  • 4篇食品科学
  • 4篇包装工程
  • 3篇食品工业
  • 2篇食品科技
  • 2篇现代园艺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保鲜与加工
  • 1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黔南民族医专...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6篇2022
  • 7篇2021
  • 10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18篇2015
  • 12篇2014
  • 11篇2013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茉莉酸甲酯对果蔬抗性、抗氧化活性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20年
茉莉酸甲酯作为与抗损伤相关的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外源应用可激发植物防御基因的表达,诱导其产生与机械伤害相似的防御效果。采后果蔬在贮藏和运输期间总酚、抗坏血酸以及谷胱甘肽等抗氧化物质含量下降,致使其抗氧化活性降低,且品质和抗性受到了不良影响,大大缩短了果蔬的货架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研究发现茉莉酸甲酯可通过提高果蔬抗性物质合成酶和抗氧化相关酶的活性增强果蔬抗性,有效维持果蔬的抗氧化活性、降低品质损失、延长货架期。本文对近些年国内外茉莉酸甲酯在果蔬应用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聚焦于其对果蔬抗性、抗氧化活性及品质等方面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今后茉莉酸甲酯在果蔬保鲜上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赵曼如胡文忠胡文忠管玉格高红豆龙娅
关键词:茉莉酸甲酯抗性抗氧化活性
PCR法检测大肠杆菌的增殖条件优化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比较不同培养模式与不同添加剂对大肠杆菌增殖效果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大肠杆菌为目标菌,研究了2种培养模式(振荡与静止培养)、2种添加剂(甘露醇与乳糖)对大肠杆菌增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PCR法检验其增殖效果。结果得出:振荡培养的增殖效果优于静止培养。在LB培养基中添加甘露醇和乳糖可起增殖作用,其中0.3g/100mL甘露醇与1.0%乳糖复配4h后,大肠杆菌的增殖效果最佳。检测中使用0.3g/100mL的甘露醇和1.0%的乳糖,并辅以37℃、150r/min的振荡培养即可获得良好效果。结论:本方法在6h内即可完成大肠杆菌的增殖及PCR检测,可用于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
吕晓萌胡文忠冯叙桥何煜波董妍
关键词:PCR检测大肠杆菌
高压处理技术在鲜切果蔬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鲜切果蔬因其新鲜、营养、方便、安全的特性而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鲜切果蔬在加工过程中会造成营养成分外流,易受微生物的侵染等危害,加速变质衰老进程,引起品质劣变,导致货架期大大缩短。因此,保持鲜切果蔬的品质和延长保鲜期是鲜切果蔬加工技术的关键。而高压处理作为一种环保、安全的物理方法可通过抑制鲜切果蔬表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提高其营养品质达到延长保鲜期的目的。该文就近几年有关高压及高压复合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初步探讨了高压处理的保鲜机理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期为高压复合保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于皎雪胡文忠胡文忠郝可欣管玉格高红豆
关键词:鲜切果蔬复合保鲜保鲜技术
纳米材料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食品安全问题是国内外一直都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而食源性致病菌则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快速、准确的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是控制这类问题的关键所在。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耗时长,特异性和灵敏性较差等问题。而将纳米材料与传统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相结合,能够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极大程度地促进了致病菌检测的研究进展。文章就几种常见的纳米材料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馨胡文忠陈晨冯可杨柳
关键词:纳米材料食源性致病菌
经微酸性电解水处理的鲜切皇冠梨上的单增李斯特菌生长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研究鲜活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单增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LM)的生长动态并研发综合防控技术,本实验建立了经微酸性电解水、弱碱性电解水和无菌水处理的鲜切皇冠梨上LM生长的初级模型。采用Matlab软件拟合在经微酸性电解水、弱碱性电解水和无菌水处理的鲜切皇冠梨上LM生长的Gompertz和Logistic模型,获得了相应的模型参数,即最大比生长速率(U)、延滞期(LPD)和最大细胞密度(MPD)。结果表明:LM在鲜切皇冠梨上可以生长;比较决定系数发现,除了26℃下,LM经微酸性电解水处理的鲜切皇冠梨上的生长用Logistic模型能更好的拟合,其他均用Gompertz模型能更好的拟合本实验的数据;微酸性电解水具有杀菌功效,和不处理组相比,LM在经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后,减少了1.7 lg cfu/g;弱碱性电解水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水,不具有杀菌作用。
萨仁高娃胡文忠修志龙姜爱丽冯可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酸性电解水
预测微生物学在鲜切果蔬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预测微生物学(Predictive Microbiology)是运用数学、统计学和应用计算机科学对动态环境中主要致病菌或腐败菌的延迟、生长、残存和消亡情况进行快速评估。本文阐述了预测微生物学的发展和预测模型的分类,介绍了微生物预测模型在鲜切果蔬产品货架期、风险评估以及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冯可胡文忠姜爱丽徐永平萨仁高娃
关键词:鲜切果蔬预测微生物学病原菌
超声辅助提取金花茶叶多酚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为优化金花茶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分析其抗氧化活性,该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金花茶叶多酚,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金花茶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评价金花茶叶多酚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花茶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组合为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35℃、料液比1∶50(g/mL)。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达到295.82 mg/g。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金花茶叶多酚具有较好的总抗氧化能力,对DPPH和ABTS+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IC_(50)值分别为0.0309、0.0434 mg/mL,同时总抗氧化能力为0.82 mmol/L。研究表明金花茶叶多酚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陈铁杨胡文忠侯梦阳陈雁王佳宇闫丽娜
关键词:多酚抗氧化活性
水杨酸处理减轻果蔬冷害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冷害导致果蔬代谢失调,严重影响果蔬的品质和耐藏性。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作为一种诱导果蔬产生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反应的内源信号分子,在调节果蔬的生理生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简单介绍了冷害对果蔬生理特性的影响,综述了水杨酸处理提高果蔬采后耐冷性的生理生化机制,为减轻果蔬冷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侯梦阳胡文忠修志龙萨仁高娃王馨
关键词:水杨酸果蔬冷害
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沙门氏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2
2016年
沙门氏菌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由其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屡居首位,在食品致病菌的检测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是尤为重要的。本文针对目前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三种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环介导等温技术和焦磷酸测序技术进行了综述,对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技术与其他学科技术的联合使用做简单的介绍,并对这些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杨柳胡文忠姜爱丽冯可王馨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沙门氏菌聚合酶链式反应
壳寡糖铁配合物的合成及抗氧化作用被引量:14
2013年
以三氯化铁和壳寡糖为原料,合成了壳寡糖铁配合物,产率为55.56%。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铁含量为27.60mg/g。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两种表征手段,证实了壳寡糖铁配合物的合成。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测定壳寡糖铁配合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壳寡糖铁配合物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壳寡糖铁配合物的抗氧化能力高于壳寡糖。2.0mg/mL的壳寡糖铁配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9.84%,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5.76%。
郭芳宁李春超金黎明付宇婷胡文忠田密霞
关键词:壳寡糖抗氧化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