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72148)

作品数:4 被引量:83H指数:3
相关作者:陈忠辉王进学冯竞竞肖彩彩李瑞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相互作用
  • 2篇巷道
  • 1篇底鼓
  • 1篇底鼓机理
  • 1篇地质
  • 1篇地质体
  • 1篇顶板
  • 1篇顶板断裂
  • 1篇岩石力学
  • 1篇岩巷
  • 1篇支护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破坏过程
  • 1篇重力坝
  • 1篇综放
  • 1篇综放开采
  • 1篇耦合支护
  • 1篇稳定性
  • 1篇巷道底鼓
  • 1篇力学模型

机构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恩菲工程...
  • 1篇北京工业职业...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5篇陈忠辉
  • 2篇王进学
  • 2篇谢和平
  • 1篇易成
  • 1篇李立
  • 1篇杨胜利
  • 1篇周宏伟
  • 1篇沈杰
  • 1篇李瑞华
  • 1篇肖彩彩
  • 1篇冯竞竞
  • 1篇张勇

传媒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煤炭学报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工程体-地质体相互作用的接触面变形破坏研究被引量:21
2008年
针对工程体与地质体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工程体和地质体之间不规则接触面的性质和表征方法;提出立方体覆盖的新方法来直接测量表面分维,提高了测量精度。利用光贴片试验研究不同接触形态地质体与工程体共同作用的界面效应(界面的变形、破坏和滑移规律)。开发了具有非均匀性和分形特性的接触面单元,建立了具有接触面特性的两体(工程体与地质体)力学模型。研究碾压混凝土坝和岩基两体相互作用的破坏模式和影响因素,以客观评价大坝整体的稳定性问题。应用断裂力学研究碾压混凝土坝和坝基两体相互作用时不规则坝踵裂缝扩展的稳定性,获得了裂缝扩展的临界长度和荷载,研究结果表明:两体接触面的粗糙性阻碍了裂缝的扩展。
谢和平陈忠辉易成周宏伟
关键词:岩石力学接触面稳定性
重力坝与坝基系统破坏过程的数值分析
针对重力坝和坝基相互作用的工程实际,建立了其相互作用的两体力学概化模型。利用岩石破坏过程分析软件——RFPA2D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了重力坝破坏的三种模式:表层滑动、深层滑动及混合滑动。同时对重力坝与坝基的...
陈忠辉李立张勇谢和平
关键词:数值模拟相互作用破坏过程
文献传递
锚固节理煤岩巷道的损伤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岩体结构工程的稳定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前提和重要课题,岩石损伤力学及适合各种工程条件的计算软件为岩体工程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技术途径.本文利用岩石损伤力学理论,对锚、索加固节理岩体的损伤破坏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加锚、加索节理岩体贡献刚度矩阵的理论模型.利用ABAQUS数值计算软件,对节理煤岩巷道进行了支护方案优化设计,分析了支护岩体结构的损伤特征,总结了支护岩体结构的损伤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利用岩石损伤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可以实现岩体结构工程的支护优化设计,有效控制围岩损伤破坏的范围和程度.
王进学沈杰陈忠辉
关键词:巷道锚杆锚索
浅埋深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断裂力学模型被引量:36
2007年
根据浅埋深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采高大,采空区垮落矸石不充分,不能有效支撑老顶岩梁,造成老顶架后切落的特点,建立了老顶断裂力学模型,利用断裂力学理论推导了老顶的断裂步距和支架的合理工作阻力.结果表明,老顶的断裂步距不仅与老顶的岩性特征和上覆岩层的荷载有关,而且与支架的工作阻力和水平挤压力有关.对平朔安家岭地下矿综放开采支架合理工作阻力进行分析,理论结果和实测结果比较一致.
陈忠辉冯竞竞肖彩彩李瑞华
关键词:综放开采顶板断裂
膨胀软岩巷道底鼓机理与耦合支护技术研究被引量:24
2008年
巷道底鼓是造成巷道变形破坏的常见形式之一,是制约矿山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难题,这一问题在深部开采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矿山中尤其严重。针对高地应力破碎膨胀软岩条件下的巷道底鼓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巷道底鼓的机理,建立了复杂条件下复合型底鼓的力学模型,根据动压理论推导了巷道底板塑性区范围及底板压力的本构方程。通过矿山实例,提出了锚杆锚索耦合支护设计方案,并利用FLAC-3D软件对巷道支护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对巷道底板塑性区域内的滑移体进行关键部位加强支护,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底鼓的发生和发展。
王进学杨胜利陈忠辉
关键词:巷道底鼓耦合支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