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36020)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段远源王晓东侯树鑫林鸿闵琪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吴仲华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篇液相
  • 6篇气液相
  • 6篇气液相平衡
  • 6篇相平衡
  • 4篇混合工质
  • 4篇工质
  • 3篇氢氟烃
  • 3篇混合物
  • 3篇氟烃
  • 2篇电池
  • 2篇质子
  • 2篇质子交换
  • 2篇质子交换膜
  • 2篇质子交换膜燃...
  • 2篇质子交换膜燃...
  • 2篇燃料电池
  • 2篇接触线
  • 2篇二元混合物
  • 2篇PEMFC
  • 2篇HFC

机构

  • 15篇清华大学
  • 7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中国计量科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5篇段远源
  • 7篇王晓东
  • 5篇侯树鑫
  • 4篇林鸿
  • 3篇闵琪
  • 3篇方锦
  • 2篇朱君悦
  • 2篇张欣欣
  • 2篇宋艺新
  • 2篇许心皓
  • 2篇楼国锋
  • 2篇李升进
  • 1篇李宁
  • 1篇谌祺
  • 1篇张猛
  • 1篇张金涛
  • 1篇冯晓娟
  • 1篇赵俊杰
  • 1篇彭晓峰
  • 1篇柳林

传媒

  • 1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电源技术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计量学报
  • 1篇化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扩展的2CJL模型确定微观势能参数
2007年
本文应用扩展的2CLJ势能模型优化了若干线型分子的微观势能参数。该模型包含了二分子间长程静电和诱导作用,同时也考虑了极性分子偶极矩与分子轴不平行的情况。通过第二维里系数的实验数据回归获得简单线型分子N_2、O_2、Cl_2、F_2、CO、NO、C_2H_6和C_2F_6的硬球直径σ和阱深ε。强极性分子CH_3Cl、CH_3F、CH_3CF_3、CF_3CH_2F和CH_3CHF_2的第二维里系数运用改进的混合规则计算得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很好。
孟龙段远源
关键词:维里系数
一般流体及含超临界组元混合物表面张力的密度梯度理论模型被引量:1
2007年
表面张力是非常重要的物性参数之一,特别对于沸腾和凝结换热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纯物质,对有重要工程应用前景的混合工质研究还很少。本文应用密度梯度理论,结合比容平移后的Peng-Robinson方程建立了混合物的表面张力模型,该模型不含有任何需要表面张力实验数据回归确定的经验可调系数。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计算精度,能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较好地再现一般流体混合物和含超临界组元混合物的表面张力数据。
闵琪林鸿段远源宋艺新
关键词:二元混合物
微细通道内蒸发薄液膜区壁面滑移及微流动特性被引量:4
2009年
基于扩展Young-Laplace方程和动力学理论研究微通道中蒸发薄液膜区固液界面附近流动和传热特性,考虑压力特征、壁面滑移和温度跳跃建立物理模型。利用边界层近似,提出一种计算固液界面吸附微液层热阻的方法,导得固液界面的热阻和温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壁面微流动会降低毛细压力梯度,增加壁面热阻,降低液相过热度,恶化液膜铺展和传热性能,在薄液膜区不可忽略。阐明壁面微流动含义,指出滑移系数与吸附流动微液层厚度的关系。
赵俊杰彭晓峰段远源
关键词:蒸发薄液膜固液界面滑移系数
含醇二元体系表面张力预测模型
2009年
表面张力是重要的物性参数之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醇类及其混合物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含醇混合物作为特殊的缔合体系,由于氢键的存在,性质复杂。本文应用密度梯度理论结合比容平移后的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回归了醇、水纯净物的作用因子关联式系数,建立了混合物的表面张力预测模型,计算了含醇二元缔合体系的表面张力,该模型不含有任何需要混合物表面张力实验数据回归确定的经验可调参数,对绝大多数含醇混合物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计算精度。
闵琪段远源林鸿宋艺新
关键词:二元混合物
硅油和丙三醇水溶液动态湿润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应用Wilhelmy吊片法,进行了牛顿流体(硅油、丙三醇水合溶液)的动态湿润实验。测量了流体的黏度、表面张力和动态湿润过程中动态接触角随接触线移动速度的变化关系,获得了一批高精度的实验数据。根据三类常用理论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了接触线局部区域微观物理机制对动态湿润持性的影响,本文还研究了流体黏度、表面张力和浸润固体的表面能等宏观物理参数对动态湿润的影响,探讨了影响牛顿流体动态湿润过程的关键因素。
朱君悦闵琪段远源王晓东
关键词:接触线牛顿流体
高精度气液相平衡实验系统的建立和实验测定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搭建了循环法气液相平衡实验系统,介绍了该实验系统的组成,设计了循环法实验系统的实验流程。本实验系统的温度、压力和摩尔组分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5 mK,600 Pa和0.001。使用该实验系统测定了R125和R290纯净物饱和蒸气压,并进一步开展了R125+R290体系的气液相平衡实验研究,给出了该体系在3个温度下的等温气液相平衡实验数据,采用状态方程法相平衡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并与文献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实验数据具有较高精度,也说明了实验系统的可靠性。
侯树鑫段远源
关键词:气液相平衡混合工质循环法
纸张表面墨膜蒸发与渗透干燥的耦合建模被引量:1
2009年
油墨干燥速率是影响印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干燥通常是油墨溶剂渗透和蒸发共同作用的结果。文中建立了考虑纸张和油墨内部导热、油墨内固体骨架等复杂因素的一维油墨干燥模型。渗透部分基于毛细管束模型,引入了蒸发对油墨黏度的影响;蒸发部分引入了油墨溶剂相分数的概念,分析了各界面处应满足的边界条件,实现了渗透和蒸发的耦合计算。模型揭示了孔隙率对蒸发速率的影响、对流换热系数对渗透速率的影响,能很好地再现实验数据。
李德隆王晓东许心皓段远源
关键词:多孔介质纸张油墨蒸发
CPA方程计算醇+卤代烃体系气液相平衡
2009年
醇+卤代烃混合体系,尤其是乙醇、三氟乙醇(TFE)等与卤代烃的混合工质在吸收式制冷、热泵、蒸气动力循环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CPA方程可以描述缔合流体的性质,用于含醇类组元的混合体系气液相平衡性质描述。本文首先从纯物质饱和性质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CPA方程参数;将CPA方程应用于醇+卤代烃混合体系的气液相平衡计算,采用并比较了2种缔合方案;比较了CPA方程与G^E-EoS模型的相平衡计算效果。CPA状态方程在揭示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可准确描述醇+卤代烃混合体系的气液相平衡性质。
方锦段远源
关键词:气液相平衡混合工质
基于基团贡献法的HFC+HC混合物气液相平衡性质预测被引量:3
2007年
基于基团贡献法的思想,本文采用改进的SRK状态方程和修正的MHV1混合规则,将UNIFAC基团贡献法扩展用于HFC+HC二元混合物气液相平衡性质的描述,给出了基团划分表和基团间的相互作用参数,使用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再现HFC+HC二元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性质,并且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侯树鑫段远源
关键词:气液相平衡基团贡献法氢氟烃烷烃
四种块体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的微成形能力
2011年
采用Si模制作的V型槽微压印实验评价了4种具有不同脆度的块体非晶合金(Pd40Cu30Ni10P20,Zr65Cu15Al10Ni10,Cu46Zr42Al7Y5,Zr58.5Cu15.6Al10.3Ni12.8Nb2.8)在过冷液相区内的微成形能力。结果表明,尽管不同的BMG表现出不同的表观粘度,但在相同的应变条件下,各种BMG却呈现出相似的充型面积,这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微成形能力。这一结果源于在本实验条件下(成形温度T=1.07Tg,应变率ε&=2×10-3s-1),各BMG均遵循相同的牛顿流变机制。最后,通过有限元模拟验证了这一结论。
张猛李宁谌祺柳林
关键词:块体非晶合金过冷液相区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