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2003A3020302)

作品数:14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永平张文忻朱哲张卉颖刘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3篇翼状胬肉
  • 3篇人胚
  • 3篇胬肉
  • 3篇免疫
  • 3篇分化
  • 3篇干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人胚胎
  • 2篇人胎
  • 2篇人胎儿
  • 2篇杀伤
  • 2篇深低温
  • 2篇视网膜
  • 2篇胎儿
  • 2篇胚胎
  • 2篇平滑肌
  • 2篇网膜
  • 2篇显微镜

机构

  • 14篇中山大学
  • 3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4篇李永平
  • 9篇张文忻
  • 4篇朱哲
  • 3篇张卉颖
  • 3篇周国民
  • 3篇刘斌
  • 2篇张波
  • 2篇林健贤
  • 2篇彭展
  • 2篇蒋新华
  • 1篇吴开力
  • 1篇黄冰
  • 1篇蔡裕
  • 1篇黄树其
  • 1篇梁丹
  • 1篇肖鹏
  • 1篇钟秀风
  • 1篇周孝来
  • 1篇栗占荣
  • 1篇郑健梁

传媒

  • 3篇眼科研究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年人与2个月月龄婴儿视网膜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2010年
目的 建立成年人与2个月月龄婴儿视网膜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初步分析成年人视网膜与婴儿视网膜蛋白质的表达差异.方法 9例角膜移植后剩余的成年人眼球视网膜组织,2例角膜移植后剩余的2个月月龄婴儿眼球视网膜组织;抽提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后考马斯亮蓝染色扫描分析图谱,选取明显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 成年人与2个月月龄婴儿视网膜组织的凝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分别检测到1179和1295个蛋白点,其中1039个蛋白点位置相匹配.5个差异蛋白点的质谱鉴定结果显示,人血清白蛋白、鸟苷酸激酶在成年人的视网膜中高表达;微管蛋白、转醛醇酶和晶体蛋白在2个月月龄婴儿的视网膜中高表达.结论 成功建立了人视网膜蛋白质的双向凝胶表达图谱.经质谱鉴定证实了成年人和婴儿的视网膜蛋白质存在表达差异.
张卉颖李永平吴开力廖东江黄冰朱哲聂莉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成年人婴儿
翼状胬肉纤维组织起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证据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组织病理学特征,探讨多能干细胞在翼状胬肉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218例手术切除翼状胬肉标本,进行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及CD34、波形纤维蛋白(VIM)、平滑肌肌动蛋白(SMA),S-100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结果】纤维组织增生及新生血管形成为翼状胬肉的主要病理改变。增生的纤维组织不同区域变化不一,主要呈现两类变化:一为排列致密,类似巩膜纤维组织;另外就是疏松区:仅见一些梭形、多角形、星状具有一些突起的纤维母细胞样的细胞,疏松排列,之间无明显的胶原纤维存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显示一些增生活跃的纤维母细胞明显表达CD34,成熟的纤维组织内的纤维细胞CD34则为阴性。此外,218例中56例显示了平滑肌的存在,44例有脂肪组织。【结论】翼状胬肉组织中的纤维组织源自于间充质干细胞,并可向平滑肌及脂肪组织分化。
李永平朱哲张文忻刘琳梁丹
关键词:翼状胬肉病理学间充质干细胞纤维组织细胞起源
人胎儿早中期肺免疫细胞的发育
2006年
目的:探讨人胎儿早中期肺免疫细胞的发生及发育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胎儿肺免疫细胞的发生和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肺间质中的白细胞共同抗原(leukocyte common antigen,LCA)阳性细胞和溶菌酶阳性细胞均在13周时出现;此后,两种阳性细胞数目有所增多,形态和分布上也有变化,且LCA阳性细胞数目较多。CD45-RO和CD20阳性细胞在28周开始出现于肺组织中。结论:人胎儿肺的固有免疫出现早,其中肺间质免疫细胞出现最早(13周),而支气管黏膜的稍迟(18周);适应性免疫则出现较迟(28周)。同时肺间质细胞在间质中免疫细胞功能成熟的过程中也起到促进和加速的作用。
肖鹏李永平周国民
关键词:胎儿免疫细胞
人胎儿早中期肠壁肌层发育分化的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人胚早中期肠壁肌层的发育分化过程。方法采用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4例4-28周胎儿空肠、回肠、结肠肠壁肌层进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α-SMA阳性的环行肌层与纵行肌层在10周胎儿已形成完整环形,空肠、回肠的黏膜肌层在10周时刚开始形成,13周时才刚刚形成完整环形,而结肠的黏膜肌层迟至15周才形成完整环形,此时细胞均呈圆形或卵圆形,绒毛中央α-SMA阳性的细胞在13周胎儿各段肠已出现,但结肠较空肠、回肠少。此后,随着胎龄的增大,各肌层均明显增厚,细胞形态也逐渐由卵圆形变为梭形。结论环行肌层与纵行肌层的发育分化早于黏膜肌层;空肠、回肠各肌层的发育分化早于结肠。
蒋新华李永平周国民
关键词:人胚平滑肌免疫组化
我国眼内干细胞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2007年
干细胞为机体组织中的一个极小的未分化细胞亚群,具有增生、自我维持、自我更新、能产生大量具有功能的子代细胞。对胚胎干细胞、人成体视网膜干细胞及眼内肿瘤干细胞研究发现,人胚胎及成体视网膜均存在有干细胞,眼内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内也有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将不同干细胞移植到视网膜下或玻璃体腔,均能分化成神经元或视网膜结构。干细胞有望成为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突破的最新靶点。
李永平
反复-70℃冻融对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OCM-1细胞中肿瘤干细胞的杀伤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反复-70℃冻融对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OCM-1细胞中肿瘤干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复苏OCM-1细胞,使用标准DMEM/F12培养基培养后,改用无血清化学限定培养基(serum-freemedium,SFM)培养,并分离纯化肿瘤干细胞(choroidalmelanomastemcells,CMSCs)。分别对OCM-1和纯化的CMSCs反复-70℃冻融后,MTT比较杀伤比率的差异。光镜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在标准DMEM/F12培养基中贴壁生长的OCM-1细胞,使用SFM培养基培养后,贴壁细胞明显减少,第6代的CMSCs细胞,均为悬浮团状集落生长,呈现典型的干细胞生长方式,CD133阳性比率达到79.8%,Musashi-1强阳性表达。MTT比色法显示,反复-70℃冻融对OCM-1和CMSCs的杀伤比率存在显著差异。光镜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冻融后OCM-1细胞出现大量的凋亡细胞,而CMSCs则以坏死为主,凋亡细胞少见。结论:反复-70℃冻融对分化良好的OCM-1细胞主要是诱导其凋亡。而OCM-1中存在的肿瘤干细胞CMSCs对冷冻更加敏感,冻融后大量死亡,这是肿瘤在冷冻治疗后发生退变消失的根本原因。
刘斌李永平张文忻彭展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人胚胎视网膜发育过程中波形纤维蛋白表达的差异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研究波形纤维蛋白在人胚胎视网膜发育过程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25例8~39孕周胎龄的胎儿眼球标本,5例正常成人眼球标本。冰冻连续切片,波形纤维蛋白抗体孵育,普通光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视网膜。结果 25~28周波形纤维蛋白在人胚视网膜Müller细胞上的表达上调。25周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和内核层出现了长丝状阳性表达;28周附着于内界膜的锥状突起在神经节细胞层部位,与长丝状的阳性表达突起交错排列。部分阳性突起由附着点的内界膜直达外界膜,贯穿视网膜大部分区域,外界膜亦呈阳性反应。结论 波形纤维蛋白为观察Müller细胞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分化和迁移的一个良好标记物。人视网膜Müller细胞基本发育成熟的时间为胚胎25~28周。
张卉颖李永平武正清张文忻蔡裕张波
关键词:视网膜胚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KGF-2治疗兔角膜中央碱烧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观察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2 (KGF 2 )对实验性兔角膜中央碱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2 4只兔角膜碱烧伤眼随机分成 4组 ,用KGF 2滴眼液治疗 ,以后行荧光素染色裂隙灯显微镜照相 ,照片经计算机图象系统分析 ,角膜切片HE染色 ,光镜检查。结果  10 0 μg/mLKGF 2角膜上皮愈合率最高 ,且与剂量呈依赖性 ,各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KGF
刘琳李永平黄树其林健贤张文忻
关键词:角膜碱烧伤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人胚胎早中期肠壁黏膜层发育分化的研究
2006年
【目的】研究人胚胎早中期肠壁黏膜层及黏膜上皮杯状细胞的发育。【方法】采用形态学、组化及联合组化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对27例4~28周胚胎空肠、回肠及结肠肠壁黏膜层的发育进行观察。【结果】黏膜上皮PAS阳性的杯状细胞在10周时已经出现,爱茜蓝阳性的杯状细胞在12周出现;空肠、回肠的黏膜肌层在10周时已开始形成,起源于黏膜下层的肌肉干细胞,此后,随着胎龄的增加,杯状细胞的数目增加,黏膜肌层α-SMA阳性的细胞逐渐增多。【结论】肠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在10周时开始发育,可分为4类:①含中性黏多糖的杯状细胞;②含酸性黏多糖的杯状细胞;③既含中性黏多糖又含酸性黏多糖的杯状细胞;④既不含中性黏多糖也不含酸性黏多糖的杯状细胞。黏膜肌层起源于黏膜下层的肌肉干细胞。
李永平蒋新华张文忻钟秀风林健贤郑健梁刘琳周国民
关键词:胚胎黏膜层杯状细胞空肠
深低温反复冻融杀伤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OCM-1细胞的机制
2007年
【目的】研究-70℃反复冻融体外杀伤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OCM-1的机制。【方法】OCM-1细胞反复冻融后,用噻唑蓝比色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杀伤情况和细胞生长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P16表达的变化,电镜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冻融后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形态学改变,并测定细胞的凋亡比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冻融前后细胞CD40表达比率及细胞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及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冻融可以直接杀伤OCM-1细胞,且残存的细胞生长能力也明显受抑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见对照组的细胞呈P16阳性,而冻融后的细胞均呈阴性,冻融后培养的细胞部分呈阳性。电镜下观察到冰晶的结构特征及细胞的坏死和凋亡等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凋亡细胞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增多。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冻融后细胞膜电位下降,冻融前后CD40阳性细胞比率差异明显,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冻融不仅可以明显杀伤OCM-1瘤细胞,还能抑制残存瘤细胞生长。反复冻融能诱导大量的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此为杀伤肿瘤及诱导肿瘤退变的直接原因,其机制与线粒体膜电位及P16表达下调有关。冻融后瘤细胞坏死因子CD40表达增强,可能是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介导机体免疫杀伤瘤细胞的机理。
刘斌李永平张波张文忻彭展
关键词: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凋亡CD40线粒体膜电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