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944)

作品数:13 被引量:64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彤王冰丁越蔡贞贞浦益琼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色谱
  • 4篇糖苷
  • 4篇相色谱
  • 4篇毛蕊花糖苷
  • 3篇液相色谱
  • 3篇金丝桃
  • 3篇金丝桃苷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液相
  • 2篇知母
  • 2篇糖苷酶
  • 2篇浓缩丸
  • 2篇葡萄糖苷酶
  • 2篇左归丸
  • 2篇马钱
  • 2篇马钱苷
  • 2篇Β-葡萄糖苷...
  • 2篇HPLC
  • 1篇大叶茜草素

机构

  • 13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13篇张彤
  • 8篇王冰
  • 7篇丁越
  • 6篇蔡贞贞
  • 4篇袁秀荣
  • 4篇浦益琼
  • 4篇李玲
  • 4篇陶建生
  • 3篇徐本亮
  • 3篇杨骏
  • 2篇杨轶舜
  • 2篇刘艳平
  • 2篇张李赢
  • 1篇侯剑伟
  • 1篇薛海萍
  • 1篇李婷
  • 1篇陈玉玺
  • 1篇孙雯沁
  • 1篇李梦艺
  • 1篇杨莉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药材
  • 2篇中成药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C测定香榧假种皮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和柠檬烯含量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香榧假种皮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和柠檬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1石英毛细管柱(0.25μm×320.00μm×29.9 m),进样口温度230℃,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柱温程序升温(起始温度50℃,保持2 min,8℃.min-1升温至130℃,保持3 min),载气N2,流速1.2 mL·min-1,进样方式为分流进样,分流比30∶1,进样量1μL,萘为内标物。结果:α-蒎烯、β-蒎烯和柠檬烯线性范围分别为0.070~2.230(r=1.000 0),0.075~2.393(r=1.000 0),0.070~2.240(r=0.999 9)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0%(RSD 1.4%),99.1%(RSD 1.2%),97.7%(RSD 1.6%)。结论: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香榧假种皮挥发油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薛海萍侯剑伟杨骏孙雯沁丁越张彤
关键词:挥发油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气相色谱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左归丸处方最佳醇沉浓度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左归丸提取液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优选左归丸水提醇沉法最佳醇沉浓度.方法:以毛蕊花糖苷转移率、多糖转移率、干膏得率为指标,采用HPLC-VWD 测定毛蕊花糖苷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干燥失重测定法测干膏得率,以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水提醇沉浓度.结果:所建立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2.53~12.65μg,平均回收率为96.98%(RSD为3.56%).醇沉浓度30%、50%、70%时,毛蕊花糖苷转移率分别为81.38%、90.28%、98.60%,多糖转移率分别为50.77%、46.37%、20.69%;醇沉浓度为50%时,保留大部分多糖和毛蕊花糖苷,为最佳醇沉浓度.结论:建立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良好.醇沉浓度对毛蕊花糖苷、多糖转移率影响均较大,对干膏得率影响不大.
李玲徐本亮王冰张彤袁秀荣
关键词:左归丸醇沉浓度毛蕊花糖苷HPLC
左归浓缩丸质量标准的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建立左归浓缩丸(熟地黄、菟丝子、牛膝、枸杞子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左归浓缩丸中枸杞子、牛膝、山茱萸、菟丝子进行定性鉴别,并用HPLC法测定左归浓缩丸中的毛蕊花糖苷、马钱苷、金丝桃苷。结果:TLC能定性检出枸杞子、牛膝、山茱萸、菟丝子,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毛蕊花糖苷、马钱苷和金丝桃苷分别在2.955-17.73μg(r=0.999 8)、4.697-150.3μg(r=1)、3.492-27.94μg(r=0.999 3)范围内与峰面积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100.8%和102.7%,RSD(n=9)分别为2.4%、2.6%和2.2%。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左归浓缩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李玲杨骏王冰张彤徐本亮袁秀荣
关键词:毛蕊花糖苷马钱苷金丝桃苷TLCHPLC
知母皂苷BⅡ的提取及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优选知母药材中知母皂苷BⅡ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知母皂苷BⅡ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知母皂苷BⅡ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8种大孔树脂对知母皂苷BⅡ的吸附和解析性能,选出最优树脂,确定最佳纯化工艺条件。结果:正交试验表明,知母皂苷B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溶剂用量分别为8.5倍、6倍、6倍。通过对树脂的考察,优选出对知母皂苷BⅡ吸附率和解析率都很高的HPD100树脂,上样浓度为0.23g/mL,最大上样量为4/5BV,以3BV水和6BV的20%乙醇洗脱杂质后,用5BV的50%乙醇洗脱得到质量分数为50%左右的知母皂苷BⅡ。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合知母皂苷BⅡ的工业化提取生产。
刘艳平丁越张彤王冰蔡贞贞陶建生
关键词:知母正交试验
栀子苷和栀子苷元血浆蛋白结合率的HPLC法测定被引量:3
2012年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和栀子苷元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15︰85),检测波长238 nm。测得栀子苷、栀子苷元与小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和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8.1±4.2)%和(63.4±1.2)%,(17.6±4.9)%和(81.5±6.2)%,以及(24.5±3.8)%和(94.6±1.0)%。结果表明栀子苷元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力高于栀子苷。
丁越张彤陶建生李梦艺蔡贞贞
关键词:栀子苷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效液相色谱
牛蒡苷元制备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在体外仿生提取牛蒡苷元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优化筛选牛蒡苷元的酶水解条件、提取工艺等,得到最适工艺流程。方法:以酶浓度、酶解时间、底物浓度为考察因素,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分析法对牛蒡苷元水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牛蒡苷元最佳制备条件:转化温度50℃,pH4.8,酶液浓度0.44 U/mL,反应时间46.81 min,底物浓度0.29 mg/mL,牛蒡苷元转化率可达到90.94%。结论:该研究为体外制备牛蒡苷元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
张李赢杨轶舜张彤丁越蔡贞贞陶建生
关键词:牛蒡苷牛蒡苷元Β-葡萄糖苷酶
20(S)-原人参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的制备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制备20(S)-原人参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方法:以聚乙烯醇为乳化剂,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混合液为油相,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20(S)-原人参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微球收率、包封率、载药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处方工艺,并进行体外释放特性研究。结果:优选的处方工艺为O/W体积比1∶50,PVA质量分数0.5%,投药量20 mg。制备的微球外观圆整,平均粒径约1.16μm,收率35.58%,包封率41.76%,载药量19.61%。微球在前0.5 h内的释放量18.24%,至192 h时,累积释放量高达98.99%。结论:该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陈玉玺王冰浦益琼蔡贞贞张彤
关键词:20(S)-原人参二醇微球聚乳酸-羟基乙酸乳化溶剂挥发法
左归浓缩丸稳定性评价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价左归浓缩丸的稳定性。方法 HPLC法测定毛蕊花糖苷、马钱苷、金丝桃苷含有量,经典恒温加速试验检测其相对含有量,拟合动力学方程。经典恒温法和多元线性模型预测有效期,高温、高湿、强光照、加速、长期试验考察稳定性。结果毛蕊花糖苷、马钱苷、金丝桃苷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2种方法所测左归浓缩丸的有效期分别为25.6个月和23.9个月。在各试验下,3种成分含有量、外观性状、溶散时限、水分、重量差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左归浓缩丸稳定性较好,有效期暂定为2年。
李玲袁秀荣杨骏杨莉王冰张彤
关键词:稳定性毛蕊花糖苷马钱苷金丝桃苷有效期
茜草提取物中大叶茜草素测定的方法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建立茜草提取物中大叶茜草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 XB-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2%磷酸(25:50:25),流速为1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50 nm。结果:在该条件下,大叶茜草素在3.566~456.4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97%(RSD 2.29%)。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茜草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浦益琼王冰张彤陶建生丁越
关键词:茜草大叶茜草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交试验法优选左归丸的醇提和水提工艺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优选左归丸处方最优醇提和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加醇量、回流时间对菟丝子中金丝桃苷转移率、山茱萸中熊果酸转移率及干膏得率的影响,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对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转移率及干膏得率的影响,优化得到左归丸的醇溶和水溶性成分的最优提取工艺。结果:最佳醇提工艺为:取菟丝子、山茱萸和牛膝药材,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最佳水提工艺为:醇提后药渣与其余药材加12倍量水,浸泡0.5 h,煎煮2次,每次0.5 h。结论:所确定的提取工艺对醇溶和水溶性有效成分提取率高、工艺稳定可行,为左归丸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李玲王冰张彤徐本亮袁秀荣
关键词:左归丸金丝桃苷熊果酸毛蕊花糖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