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26)

作品数:37 被引量:166H指数:8
相关作者:王静张雨山张晓青邱金泉姜天翔更多>>
相关机构: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絮凝
  • 6篇絮凝剂
  • 6篇污水
  • 5篇混凝
  • 4篇含盐污水
  • 4篇复合絮凝
  • 4篇复合絮凝剂
  • 3篇动力学
  • 3篇硅藻
  • 3篇硅藻土
  • 2篇性能研究
  • 2篇需氧量
  • 2篇厌氧
  • 2篇氧量
  • 2篇溢油
  • 2篇预处理
  • 2篇生物吸附
  • 2篇水处理
  • 2篇稳定性
  • 2篇污泥

机构

  • 34篇自然资源部天...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34篇王静
  • 33篇张雨山
  • 16篇张晓青
  • 13篇姜天翔
  • 13篇邱金泉
  • 11篇王文华
  • 9篇郝建安
  • 9篇张爱君
  • 7篇赵瑾
  • 7篇杨波
  • 7篇成玉
  • 7篇张秀芝
  • 6篇苗英霞
  • 6篇王树勋
  • 4篇任华峰
  • 4篇寇希元
  • 1篇张宝泉
  • 1篇刘秀凤
  • 1篇司晓光
  • 1篇杨军

传媒

  • 5篇化学工业与工...
  • 4篇化工进展
  • 4篇海洋技术
  • 4篇化学与生物工...
  • 4篇盐业与化工
  • 3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资源节约与环...
  • 1篇科技视界
  • 1篇海洋技术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0篇2015
  • 12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几种除藻方法对景观海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分别研究了臭氧氧化法、化学药剂法(混凝剂、硫酸铜)及膜分离技术对景观海水中藻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对藻类去除率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在通气时间为50 min时,藻类去除率达73.9%;混凝剂硫酸铁、硫酸铝、聚合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的最佳投加量为60 mg/L,藻类去除率均达到6%以上;在投加量为2.5 mg/L,反应8 h后,硫酸铜对藻类的去除率为82.79%,同时水体透明度降低;微滤膜对藻类截留率在97%以上,但藻细胞及其代谢物容易造成膜孔堵塞,导致膜通量下降。在实验条件下,四种处理方法对景观海水除藻能力为:微滤>混凝>硫酸铜>臭氧氧化。
张晓青邱金泉王文华姜天翔王静张雨山
关键词:臭氧氧化混凝除藻
复合嗜盐微生物处理高含盐废水的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从天津港富营养化水域筛选得到三株嗜盐净污微生物,分别标记为GB-4、GB-5、GB-12,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三株细菌分别为嗜盐盐芽孢杆菌属(Halobacillushalophilus)、海杆菌属(Marinobactersp.)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methylotrophicus)。当3株高效嗜盐净污细菌以3:2:1在高盐废水中进行复合实验时,48h的COD去除率可达81.85%,明显优于单一菌株的净污效果。将复合嗜盐净污微生物投加到人工高盐废水中,在温度25℃~40℃、pH值6.0—9.0、NaCl含量6%~12%的范围内良好生长,对高盐废水中的COD去除率保持在70%以上。
杨波郝建安张晓青张爱君姜天翔王静张雨山
关键词:高盐废水嗜盐菌复合微生物
一种用于海水处理的微生物絮凝剂ETYBF被引量:1
2013年
自渤海湾分离到一株对海水有高絮凝活性的菌株,鉴定并命名为黑曲霉ETYB-13。该菌株发酵上清液经乙醇沉淀与冷冻真空干燥。获得微生物絮凝剂ETYBF。该菌株的絮凝活性曲线证实,在培养48-72h之间,是收集絮凝荆的最佳时间。化学定性实验显示,ETYBF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也确定ETYBF主要成分为多糖。凝胶渗透色谱(GPC)证实,ETYBF是一种混合物,且分子量在10^5Da以上。稳定性实验证实,ETYBF的活性不受环境温度与pH变化的影响。
郝建安杨波姜天翔张秀芝张晓青张爱君王静张雨山
关键词:多糖
混凝-沸石-微滤联用工艺处理景观海水试验研究
2016年
采用混凝-沸石-微滤联用工艺对景观海水进行深度处理,探讨该工艺对景观水体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景观海水净化效果明显,在连续运行条件下,出水的水质稳定,浊度、色度、总磷、氨氮、COD_(Mn)浓度分别低于1.0 NTU、25(°)、0.1 mg/L、0.5 mg/L和4 mg/L,未检出粪大肠菌群,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地球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Ⅳ类水质标准,能够满足景观用水的要求。该试验结果为景观海水强化处理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晓青王文华邱金泉司晓光王静张雨山
关键词:混凝沸石吸附
三维电极处理含盐污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前,海水直接利用后排放的污水及其他工业中排放的含盐污水的处理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活性炭三维电极反应器对含盐污水的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电压、电解时间、初始pH值和绝缘粒子投加量等因素对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用CODCr的变化来表征。结果表明:三维电极反应器处理含盐污水工艺对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在电压为12 V,电解时间60 min,pH值6~8,m(玻璃珠)∶m(活性炭)为1∶2条件下最适宜,其去除率可达80%以上。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含盐污水的高效处理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瑾王静张雨山王树勋
关键词:活性炭含盐污水三维电极CODCR
纯硅MFI型分子筛膜的原位合成及其CO_2/N_2混合气体分离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多孔α-Al_2O_3载体的处理或修饰改变其表面物化性质,并采用原位水热晶化法合成纯硅MFI分子筛(silicalite-1)膜.SEM、XRD和接触角的检测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经过H_2O_2处理或带有氧化锆中间层的α-Al_2O_3载体为亲水性表面,其上不能形成连续的分子筛膜层;而经过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CP-TMS)、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MS)修饰或带有壳聚糖中间层的α-Al_2O_3载体为疏水性表面,其上可以形成连续、致密的分子筛膜层,用DMS修饰或带有壳聚糖中间层的α-Al_2O_3载体上形成的分子筛膜有一定的择优取向.疏水性的载体表面是形成连续纯硅MFI分子筛膜层的先决条件,而合理的H_2O/Si比是保证分子筛完全覆盖载体表面形成致密膜层的重要因素.将载体经DMS修饰后原位水热合成的纯硅MFI分子筛膜应用于CO_2/N_2混合气体分离过程表明,合成的膜对CO_2具有分离选择性.
张宝泉孙亮郑孟瑶杨军刘秀凤
关键词:分子筛膜表面改性
PFMS多核絮凝剂净化海水效果及影响因素
2014年
制备镁铁复合絮凝剂(PMFS),研究其对近岸海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PMFS在絮凝过程聚集状态以及投加量、p H等因素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MFS絮凝过程是多种机制共同起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形成絮体沉降性能良好;PMFS絮凝性能略优于聚合硫酸铁(PFS);浊度、溶解性有机碳(DOC)去除率和总磷(TP)去除率分别达到96%、45%和92%;p H对海水的浊度去除影响较小,但酸性条件下更利于DOC和TP的去除。
张秀芝王静郝建安成玉张雨山
关键词:絮凝处理
硅藻土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对污染海水的混凝效能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焙烧和碱浸法对硅藻原土进行提纯活化处理,对提纯前后硅藻土的比表面积、SEM进行表征,确定了硅藻原土的最适宜焙烧温度和碱浸浓度。选用提纯后的硅藻土为原料,以硫酸铁为改性剂制备硅藻土复合絮凝剂,考察了硅藻土复合絮凝剂对污染海水氨氮、总磷和CODMn的混凝效果,并通过i PDA在线监测技术对其混凝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吉林长白县硅藻原土的最适宜焙烧温度为500℃,硅藻土101和104的最适宜Na OH浸洗浓度分别为1 mol/L和4 mol/L,提纯活化后的硅藻土表面微孔更加明显,比表面积较原土有一定程度的增大。改性硅藻土101与硫酸铁按质量比9∶1制成的硅藻土复合絮凝剂对污染海水具有最好的混凝效果,当硅藻土复合絮凝剂投加量为60 mg/L时,对污染海水中氨氮、总磷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26.25%、94.81%和44.42%,比单独采用硫酸铁作为絮凝剂时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93%、12.54%和6.09%。
王文华姜天翔张晓青邱金泉王静张雨山
关键词:硅藻土混凝
纤维滤料与石英砂过滤海水的对比试验被引量:5
2013年
预处理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海水淡化的预处理工艺中,过滤过程一般不可省略,目前海水过滤工艺中应用最多的仍是传统的石英砂滤料,存在滤速低、易堵塞、过滤周期短等缺点。本文采用纤维球和彗星式纤维滤料进行直接过滤海水试验,通过与石英砂滤料对比,考察纤维滤料在海水过滤净化中的使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石英砂滤料,当滤速为15 m/h时,过滤出水浊度小于5.0 NTU;当滤速增大到20 m/h时,过滤水头损失快速增高,过滤周期仅为2 h。对于纤维滤料,当滤速为20 m/h时,过滤出水水质稳定,出水浊度小于2.0 NTU,过滤周期可达50 h以上。相对于石英砂滤料,纤维滤料在比表面积、过滤阻力、截污能力等方面都优于传统滤料,更适用于海水的高效净化处理。
王树勋赵瑾张雨山王静
关键词:海水淡化预处理纤维滤料
我国海水利用现状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2014年
当前,缺水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和制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瓶颈。我国的水污染形势严峻,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海水利用为解决水资源短缺提供了重要途径。本文就我国海水利用现状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促进我国海水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苗英霞王树勋王静姜天翔邱金泉张雨山
关键词:海洋环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