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

作品数:536 被引量:3,385H指数:24
相关作者:陈文强王四旺黄炜周世生赵政阳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8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9篇农业科学
  • 77篇医药卫生
  • 37篇轻工技术与工...
  • 33篇化学工程
  • 33篇建筑科学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8篇生物学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1篇理学
  • 1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4篇机械工程
  • 10篇电子电信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电气工程
  • 7篇天文地球
  • 7篇矿业工程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5篇小麦
  • 40篇基因
  • 21篇苹果
  • 20篇多态
  • 18篇废水
  • 17篇多态性
  • 16篇胶囊
  • 15篇油菜
  • 15篇山羊
  • 15篇不育
  • 14篇焦油
  • 14篇甘蓝
  • 13篇细胞
  • 13篇煤焦
  • 13篇煤焦油
  • 13篇甘蓝型
  • 12篇雄性不育
  • 11篇发酵
  • 10篇生长性状
  • 10篇天麻

机构

  • 213篇西北农林科技...
  • 51篇陕西理工大学
  • 50篇西安建筑科技...
  • 44篇西北大学
  • 38篇陕西中医药大...
  • 29篇西安理工大学
  • 25篇西安科技大学
  • 20篇第四军医大学
  • 19篇陕西科技大学
  • 17篇西安交通大学
  • 16篇陕西师范大学
  • 15篇徐州师范大学
  • 10篇陕西省经济作...
  • 9篇西安电子科技...
  • 8篇陕西汉王药业...
  • 7篇西安石油大学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西北有色金属...
  • 5篇西安工业大学
  • 5篇国家肉牛改良...

作者

  • 25篇陈文强
  • 17篇陈宏
  • 17篇王四旺
  • 16篇黄炜
  • 15篇周世生
  • 14篇赵政阳
  • 14篇昝林森
  • 14篇邓百万
  • 14篇张鲁刚
  • 13篇李稳宏
  • 13篇李冬
  • 13篇彭浩
  • 13篇姚谦峰
  • 12篇唐志书
  • 11篇刘小林
  • 11篇张改生
  • 10篇陈其皎
  • 10篇侯莉娜
  • 10篇姚军虎
  • 9篇郝红

传媒

  • 30篇西北农林科技...
  • 27篇西北农业学报
  • 19篇麦类作物学报
  • 11篇化学工程
  • 9篇西北植物学报
  • 8篇北方园艺
  • 8篇水处理技术
  • 8篇陕西农业科学
  • 7篇西北药学杂志
  • 7篇陕西中医学院...
  • 7篇畜牧兽医杂志
  • 7篇西北林学院学...
  • 7篇作物学报
  • 7篇现代中医药
  • 6篇应用化工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西北大学学报...
  • 6篇现代生物医学...
  • 5篇稀有金属材料...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4篇2017
  • 12篇2016
  • 20篇2015
  • 40篇2014
  • 71篇2013
  • 88篇2012
  • 98篇2011
  • 108篇2010
  • 66篇2009
  • 30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5
5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味牛肝菌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被引量:21
2012年
系统阐述了美味牛肝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生物学特性、分类、栽培驯化、营养及食药用价值,并对其未来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邓百万陈文强刘开辉彭浩解修超丁小维兰阿峰
关键词:美味牛肝菌生物学特性栽培驯化
高压处理小麦淀粉和蛋白质显微结构研究初报被引量:7
2010年
为研究高压小麦的淀粉和蛋白质显微结构,对强筋小麦西农979,中筋小麦小偃22、豫麦18、偃展4110、周麦102,弱筋小麦普冰143等小麦种子进行200 Mpa压力,升压6 min,保压6 h高压处理,并对胚乳切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小麦蛋白质在高压作用下发生断裂并组织化,淀粉颗粒破碎,小麦淀粉粒长轴平均缩短1.06~8.43μm,短轴平均缩短0~4.96μm,不同品种间缩小的程度不同,变化最大的是偃展4110,长轴平均缩短8.43μm,短轴缩短4.96μm。
王大毛张正茂梁灵李春燕彭建
关键词:小麦蛋白质淀粉粒
三种高速工业平缝机送布轨迹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工业平缝机中主要包括了四大机构:送布机构、针距调节机构、挑线机构以及刺布机构[1]。送布机构是整机工作的末端输出机构,它的作用是将所缝制的布料按照一定的传递规律传送,其性能的优劣主要决定于送布牙的运动轨迹。通过对GC6710、GC6280、GC6720等三种机型送布机构的研究,采用建立实体模型并对各个送布牙轨迹进行分析比较的方法,得出结论:GC6720型平缝机送布机构从传动角和吃布厚度两个方面来说,都优于其它两个机型的送布机构。
李鹏飞朱寅
关键词:工业平缝机送布机构
盐酸乌拉地尔PLLA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盐酸乌拉地尔PLLA微球并通过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微球的包封率和药物释放进行了测试。通过有机相加入乙醇或外水相加入盐的方法可以提高微球对药物的包封率。结果表明,当无水乙醇与三氯甲烷的比为1:2时,制得的微球包封率最高,达到30.52%。外水相中加入盐类电解质的方法也能提高药物的包封率。盐的加入使得盐酸乌拉地尔在外水相的溶解度降低,减少了药物向外水相的泄漏,从而提高了药物的包封率。其中KCl的加入对药物包封率的影响最大。当KCl浓度达到0.4%(mol)时,微球的包封率最高,达到35.52%。体外药物释放结果表明,PLLA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其释药动力学满足Higuchi方程。
兰婷郝红刘荣杰毕曼李涛
关键词:盐酸乌拉地尔微球包封率
影响黄酒中高级醇含量的工艺因素探讨被引量:13
2011年
高级醇含量是成品黄酒中的重要理化指标,影响黄酒中高级醇含量的因素有:酿酒原辅料、酵母菌种、发酵工艺及后续的处理工艺等。如何选育高级醇生成量相对较低的菌种并保持菌种质量的相对稳定是控制黄酒中高级醇含量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发现,选育乳酸脱氢酶活力很高的酵母可减少高级醇的生成。
孔小勇冷云伟孙然叶翔杨琳
关键词:黄酒高级醇酵母菌发酵
小麦“陕253”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挖掘和有效利用陕253中的优良基因,根据LMW-GS编码基因5′和3′端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以陕253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扩增,分别回收并克隆到载体上,测序后得到11个新LMW-GS基因。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GQ892576~GQ892580和GQ892583~GQ892588,其长度为903~1 081 bp。其中,GQ892576、GQ892585、GQ892586、GQ892587和GQ892588具有完整编码区,可分别编码305、351、298、351和307个氨基酸残基的成熟蛋白。而GQ892577、GQ892578、GQ892579、GQ892580、GQ892583和GQ892584由于在编码区内出现提前终止密码子,推测为假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它们都具有LMW-m型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典型结构特征。
李艳亮高翔陈其皎董剑赵万春王明霞李敏陈瑞佶庞红喜李哲清刘俊
关键词:小麦陕253基因克隆
陕西省大白菜主产区黑腐病菌致病型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大白菜主产区黑腐病菌致病型的分化情况,为大白菜抗病性鉴定和育种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大白菜不同类型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陕西渭南、泾阳、临潼和杨凌4个大白菜主产区的典型黑腐病病样,进行病菌分离、纯化及形态学特征和柯赫氏法则鉴定,获得有代表性的35个大白菜黑腐病菌株。在对各菌株进行革兰氏、夹膜、鞭毛染色检验以及淀粉水解能力和明胶液化程度测定的基础上,用7个不同抗性大白菜品种作为鉴别寄主,采用喷雾法进行交叉接种,对35个菌株的致病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各致病类型的分布进行了统计。【结果】根据抗、感反应的一致性,将35个大白菜黑腐病菌株划分为Ⅰ、Ⅱ、Ⅲ、Ⅳ、Ⅴ、Ⅵ6类致病型,其中Ⅲ型致病力最强,Ⅱ型为典型的致病型,Ⅰ、Ⅳ、Ⅴ型的致病专化性强,品种间抗感差异最大,Ⅰ、Ⅴ型的致病力相当,Ⅵ型的致病力与其他菌株差异最大;6类黑腐病致病型在陕西省大白菜主产区发生情况有明显差异,其中Ⅰ、Ⅴ致病型在陕西省4个大白菜主产区均有发生,Ⅰ致病型是陕西省大白菜黑腐病的主要菌原;病菌致病力与淀粉水解能力和明胶液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陕西省大白菜黑腐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分化明显,目前的主要病原菌是Ⅰ致病型。
芦燕张鲁刚惠麦侠张明科
关键词:大白菜黑腐病致病型
牡丹酚缩乙醇胺的晶体结构及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以中药材牡丹皮为原料,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牡丹酚,将牡丹酚纯化精制后在70℃的乙醇介质中与乙醇胺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牡丹酚缩乙醇胺,其产率高达80.5%。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质谱(MS)、核磁共振谱(NMR)以及元素分析等来表征其结构,并用单晶X-衍射技术测定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体学参数:a=0.637 9(9)nm,b=0.628 9(9)nm,c=2.663(4)nm,α=90.0°,β=90.188°,γ=90°,V=1.068(3)nm3,Dc=1.310 g/cm3,F(000)=450,Z=4,R1=0.044,wR2=0.128 2,R(int)=0.020 5。对牡丹酚和牡丹酚缩乙醇胺选用6种细菌和1种酵母菌进行抗菌活性研究,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牡丹酚和牡丹酚缩乙醇胺对测试菌株均有抑制和灭活作用,牡丹酚缩乙醇胺对伤寒沙门菌50127株和枯草芽胞杆菌CMCC63501株表现得更为显著。
田光辉
关键词:牡丹酚晶体结构抗菌活性
灰度投影积分极值法的矩形检测被引量:8
2012年
现有的矩形识别方法存在检测速度慢、识别率低和精度不足等问题,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在线检测发展的需求。为此,提出一种灰度投影积分极值法的矩形检测方法,把待检测图像沿0-π方向进行投影得到灰度投影积分(GPI)矩阵,求得GPI矩阵中极值点的位置,将其保存为新的矩阵GPIEV,并在GPIEV矩阵中搜索平行线重构矩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且运算速度快,能够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
任玲辉刘凯张海燕杨慧云
关键词:灰度极值图像处理HOUGH变换在线检测
有机磷农药废水降解方法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3
2010年
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这不但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危害人体健康。本文主要综述了水相中有机磷农药的光催化氧化降解、臭氧氧化降解、辐照降解、微生物降解以及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等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影响降解的因素、降解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张春红白艳红陈杰瑢王刚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废水降解
共5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