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5029) 作品数:11 被引量:174 H指数:8 相关作者: 王晓芳 崔春光 胡伯威 张兵 李红莉 更多>> 相关机构: 湖北省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与水平风切变强度不均匀相联系的CISK惯性重力波 被引量:12 2007年 在虚拟高度坐标系中,用一个简单的线性模式初步研究了水平风切变强度不均匀分布对长江流域梅雨锋附近贯穿整个对流层的深厚惯性重力波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风切变强度不均匀对CISK惯性重力波不稳定有重要作用。在一般干的层结大气中,实际可能出现再强的水平风切变的影响也难以使惯性重力波变得不稳定;只有在积云对流潜热参与,原为弱稳定条件下,水平风切变强度不均匀能促使低空急流北侧不稳定扰动的发生发展。而水平风切变强度不均匀对不稳定贡献最大的区域是梅雨锋南侧的急流轴附近。 王晓芳 崔春光 胡伯威关键词:梅雨锋 中尺度对流系统 一次飑线过程的观测分析及其结构的数值模拟 用武汉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9层体扫模式观测资料、常规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NCEP一日四次的1o×1o再分析资料,采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WRF)对2007年5月31日湖北飑线过程进行观测分析及其结构的数值模... 王晓芳关键词:MCSS 飑线 雷达回波 文献传递 登陆我国过湖泊热带气旋的统计特征 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1949~2001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对53年登陆我国并经过内陆湖泊的热带气旋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登陆过湖泊热带气旋在陆上维持时间长,登陆时强度较强;湖泊地带能延缓登陆TC强度的衰减;热带气旋经过内陆湖泊时大多表现为中心气压维持不变或降低,风速增大;长江中游地区是登陆过湖泊热带气旋消失数最多的区域。 王晓芳 刘泽军关键词:热带气旋 登陆 湖泊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OPICAL CYCLONES MAKING LANDFALLS AND PASSING THROUGH LAKES IN CHINA 被引量:2 2009年 By using the data of 1949 – 2001 (53 years) of Tropical Cyclone (TC) Yearbooks, statistical analyses a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climatic features of TCs making landfall and then passing through lakes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L-TCs") in China. Results show that L-TCs can sustain a long time over land and the intensity is very strong during the course of landfall. Lakes can noticeably slow down the reduction of TC intensity, with the minimum pressure mostly maintained or decreased and the maximum velocity increased.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has the biggest TC dissipating rate a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areas where the TC is active. 王晓芳2010年5—6月南方持续性暴雨的成因分析 2010年5月5日—6月27日我国江南至华南地区出现11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引起华南和江南洪涝灾害。利用NCEP日再分析资料,初步分析了持续性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2010年5—6月11次持续降水期间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贝加... 王晓芳关键词:持续性暴雨 副热带高压 高原低涡 2010年5月我国南方持续性暴雨过程多尺度特征分析 2010年5月5—23日我国江南至华南地区出现5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引起华南和江南洪涝灾害。利用NCEP1oΧ1o的日再分析资料,分析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特征。结果表明,2010年5月5次持续降水期间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贝... 王晓芳关键词:持续性暴雨 副热带高压 高原低涡 文献传递 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5 2008年 2005年7月9~10日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出现了一次强降水过程。从天气形势的发展变化,推断出天气系统演变过程的两种可能方式,然后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EM对这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暴雨发展的中尺度过程和特征。这次过程是由辐合线加强和气旋发展两个阶段组成的,在辐合线加强过程中,随着辐合线北侧下空气的南侵以及暖湿空气南南至北倾斜向上发展.上升运动发展到对流层高层后向南北两侧辐散,并在对流层中层构成一对经阳偶极子环流圈,它们的下沉支补偿融入上升运动区中,加强和维持了低层的辐合;而在气旋发展过程中,切变线南侧的湿空气明显向北发展,并在切变线上跨越湿度锋区新生发展出一个β中尺度气旋,气旋南半部的湿空气具有强辐合性并伴有强上升运动发展,紧邻其南侧是湿补偿下沉气流,而上升运动北侧的干下沉气流一直向下伸展到边界层顶附近,受低层湿空气向北发展穿越湿度锋区的作用没有向南融入上升运动区中,文中最后给出了辐合线加强和气旋发展的三维空间结构示意图。 廖移山 李俊 闵爱荣 王晓芳 崔春光关键词:暴雨过程 数值模拟 辐合线 LAPS资料在一次鄂东初夏暴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2008年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武汉暴雨研究所实时业务运行的LAPS资料,从环流背景、影响天气系统、物理量场、干侵入等方面,对2008年初夏发生在湖北东部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雨是受西风槽与西南涡东移、地面冷锋南下的影响而发生的;暴雨初期鄂东中高层出现水汽辐合,相应地中高层相对湿度与比湿增加;低层首先出现空气质量辐合,随后高层出现空气质量辐散,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都比强降水发生要早;鄂东暴雨期间低层维持大量云系活动。暴雨期间有随着高度增加而向东倾斜的干侵入前沿活动,这加强了当地上空中、低层对流不稳定层结,并为强降雨发生蓄积了能量;后期由于动力性条件触发,层结转化为中性,对流发展、能量释放而产生强降雨。通过暴雨个例分析发现,LAPS资料能够比较深刻地揭示出该次强降雨发生、发展的机理。 崔春光 李红莉 彭菊香 张兵 王晓芳 张端禹关键词:初夏暴雨 干侵入 对流有效位能 强台风“云娜”登陆过程的研究——基于AREM模式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4 2007年 使用新改进的双重嵌套AREM数值预报模式,并与高时空分辨率的探测资料相结合,针对台风“云娜”登陆加强的特点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对“云娜”台风环流特征、强度变化趋势和台风降雨等都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在此基础上,定量研究其登陆加强过程中三维大气中尺度场动、热力特征及演变过程,并探讨了其登陆加强的机理。由此得出了与“云娜”登陆加强相关的重要影响因子:(1)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偏东引导气流加强是“云娜”登陆前移速加快、强度增强的有利环境场条件。(2)“云娜”近海移速加快时有较强的东密西疏的不对称流场结构,特别是其垂直速度场以及强对流发展的水平分布的强不对称特征与该气旋登陆加强同时发生,也可能与台风强度维持和加强存在一定的相关。(3)在“云娜”中心西南侧的强凝结潜热释放过程,有可能助其在登陆时加强。此外,在“云娜”发展加强阶段,低层暖湿、中层干冷的位势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对流的强盛发展。(4)“云娜”登陆前后有强低空急流与之联结,并有垂直对流运动发展,由此可获得不断增强的潜热能量是其登陆加强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叶成志 潘志祥 程锐 许爱华关键词:热带气旋 AREM模式 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14 2007年 利用1949~2001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基本资料,对登陆我国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频数存在显著的月际、年际和年代际差异,具有明显的时间日变化特征。同时指出,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频数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量可能存在一定关系。此外,通过对在不同纬度带登陆的热带气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热带气旋所登陆的纬度带不同,其维持时间、衰减速度存在明显差异。 王晓芳 李红莉 王金兰关键词:登陆热带气旋 气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