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2048)

作品数:48 被引量:188H指数:8
相关作者:田金文柳健陈新武郑胜孙玉秋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信阳师范学院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2篇图像
  • 12篇波变换
  • 10篇小波
  • 7篇纹理
  • 7篇小波变换
  • 7篇轮廓波
  • 7篇轮廓波变换
  • 7篇检索率
  • 6篇纹理图像
  • 5篇位平面
  • 4篇信号
  • 4篇信号处理
  • 4篇随机共振
  • 4篇图像融合
  • 4篇滤波
  • 3篇序列图
  • 3篇序列图像
  • 3篇直方图
  • 3篇数字水印
  • 3篇水印

机构

  • 29篇华中科技大学
  • 10篇信阳师范学院
  • 9篇三峡大学
  • 6篇长江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1篇焦作师范高等...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测绘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篇田金文
  • 12篇柳健
  • 11篇陈新武
  • 10篇郑胜
  • 7篇孙水发
  • 6篇孙玉秋
  • 4篇龚俊斌
  • 4篇刘玮
  • 3篇蒋铭
  • 3篇万钧力
  • 3篇田岩
  • 2篇王樟
  • 2篇熊承义
  • 2篇杨长才
  • 2篇谭毅华
  • 2篇王志成
  • 2篇马文娟
  • 2篇王超
  • 2篇叶瑾
  • 2篇郭建涛

传媒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长江大学学报...
  • 4篇红外与激光工...
  • 4篇光电工程
  • 4篇Wuhan ...
  • 3篇信阳师范学院...
  • 3篇计算机应用研...
  • 2篇通信学报
  • 2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微电子学与计...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无线通信技术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15篇2007
  • 8篇2006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映射的复轮廓波变换纹理图像检索系统被引量:2
2009年
轮廓波变换纹理检索系统检索率比较低的根本原因在于轮廓波变换域系数的振荡性和移变敏感性。为了克服轮廓波变换的这些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映射的复轮廓波变换。在该变换的基础上,采用变换域子带系数的能量和标准偏差序列作为特征向量,以Canberra距离为相似度度量标准,构造了一种纹理图像检索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征向量长度、检索时间、所需存储空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基于映射的复轮廓波变换检索系统比轮廓波变换检索系统具有更高的检索率。
陈新武龚俊斌刘玮田金文
关键词:纹理图像轮廓波变换检索率
小波多尺度分析不同融合准则的算法研究
2008年
在分析小波多尺度变换的基础上,对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在不同频率域,针对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融合策略,保留其轮廓,增强其细节信息。在高频部分分别建立不同的融合算法(基于局部方差融合、基于局部能量融合、基于边缘算子融合),对不同聚焦的可见光图像以及红外图像进行融合实验,并且应用客观评价指标信息熵、交叉熵、标准差对融合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边缘算子融合的效果优于基于局部方差融合和基于局部能量融合。
孙玉秋郑妤李亮
关键词:小波变换多尺度分析图像融合
基于映射的复Contourlet-1.3纹理图像检索被引量:2
2010年
轮廓波变换纹理检索系统检索率比较低的根本原因在于轮廓波变换较低的移不变水平和变换域系数较高的振荡性。为了克服轮廓波变换的这些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映射的复Contourlet-1.3轮廓波变换,并证明了该变换的移不变性质。在该变换的基础上,采用子带系数的能量和标准偏差序列作为特征向量,以Canberra距离为相似度度量标准,提出了一种纹理图像检索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征向量长度、检索时间、所需存储空间相同的情况下,基于映射的复Contourlet-1.3检索系统比基于同样架构的实数轮廓波变换、实数Contourlet-2.3、基于映射的复轮廓波变换、基于映射的复Contourlet-2.3等检索系统有更高的检索率。
陈新武高岳马占卿郭建涛
关键词:纹理图像检索检索率
嵌入式块编码的快速算法和结构被引量:3
2006年
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JPEG2000位平面编码算法实现的低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的基于字级顺序的嵌入式块编码方法。新的编码方法采用对样本的编码通道预测和样本的上下文形成并行流水线执行的技术,实现了对一个子块系数的所有位平面多通道编码的一次扫描顺序完成。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字级顺序且多字并行的高速结构,能够在一个时钟周期同时执行对一个条带列4个系数的上下文形成,完成对一个N×N子块系数的上下文形成只需大约N2/4个时钟周期。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结构比较同类最新设计具有更快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良好的加速比成本的性能。
熊承义侯建华田金文柳健
关键词:位平面编码块编码
A Scalable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for IPv6
2006年
下一代协议 IPv6 把新挑战带到信息安全。这篇论文论述一个基于网络的侵入察觉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那支持 IPv6 协议和 IPv4 协议。这个系统“ s 建筑学集中于性能,简洁,和可伸缩性。有四个主要分系统,完成它:包俘获,包解码器,察觉引擎,和记载并且警告的分系统。这篇论文进一步描述一条新途径到其目标是以高速度改进俘获过程的表演的包俘获。评估证明系统有好表演检测 IPv6 攻击和 IPv4 攻击,并且完成 61% 正确察觉 ratewith20% 以 100 Mb-s~ 的速度的假察觉率(-1) 。
LIU Bin LI Zhitang LI Zhanchun
关键词:IPV6信息安全
基于支持度变换的几何活动轮廓模型轮廓提取方法被引量:1
2008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轮廓提取方法,该方法将几何活动轮廓模型与映射最小二乘向量机(mapped LS-SVM)相结合。首先用映射最小二乘向量机推导出支持度滤波器,通过在基本支持度滤波器中填充零的方法得到一系列的多尺度支持度滤波器。然后通过支持度变换(SVT)计算出支持度图像。在此基础上,用支持度图像计算几何活动轮廓模型的边缘指示函数,使得曲线演化快速地收敛到期望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轮廓提取效果较好,收敛速度更快。
杨长才郑胜叶瑾
关键词:几何活动轮廓模型
无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纹理图像检索系统被引量:1
2009年
针对基本轮廓波变换纹理检索系统检索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纹理图像检索系统。该系统采用的轮廓波变换由无下采样拉普拉斯金字塔级联无下采样方向滤波器构成,特征向量采用子带系数的能量和标准偏差连接而成;以Canberra距离为相似度度量标准。比较了基于同样架构的基本轮廓波变换和NSCT纹理检索系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征向量长度、检索时间、所需存储空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NSCT检索系统比基本轮廓波变换检索系统具有更高的检索率;NSCT分解结构参数以及图像类型对于平均检索率也有较大的影响。
陈新武郭建涛
快速二维小波变换VLSI结构
2009年
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二维小波变换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该结构是一种4输入/4输出直接型结构,行列滤波同时运行,包含4个行滤波单元和1个列滤波单元,行滤波单元通过使用折叠结构减少硬件资源,列滤波单元在每个时钟周期,可同时处理4路行滤波的结果.整个结构无需额外的缓存,数据处理无需停顿.将之与其他类似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结构系统响应快、输出速率高,适应于高速运算等应用场合.
田昕马丽田金文
关键词:小波变换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图像压缩提升方法
复数轮廓波变换纹理图像检索系统被引量:9
2009年
针对基本轮廓波变换纹理图像检索系统检索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轮廓波变换(CCT)的纹理图像检索系统。该系统采用的复数轮廓波变换由双树复小波变换级联临界下采样方向滤波器构成,特征向量采用子带系数的能量和标准偏差连接而成,以Canberra距离为相似度度量标准;比较了基于同样架构的基本轮廓波变换(CT)、无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半下采样轮廓波变换(CTS)和CCT纹理检索系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征向量长度、检索时间、所需存储空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基于CCT的检索系统比CT、CTS和NSCT检索系统具有更高的检索率;各种轮廓波变换分解结构尺度数对检索率也有较大的影响。
陈新武刘玮田金文
关键词:轮廓波变换纹理图像检索率
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图像增强算法研究被引量:18
2018年
直方图均衡化图像增强算法原理简单,同时是可逆操作,即只要知道变换函数,就可以通过其逆函数来得到原始的直方图,并且处理的数据量也不是很大,但在增强处理过程中因大量灰度级被合并而导致处理后图像出现不自然的情况。为此,提出了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根据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自适应地确定一个剪切系数,然后按照剪切系数对直方图进行剪切,最后进行均衡化处理。算法的创新点在于自适应确定剪切系数,解决有高峰直方图图像增强后局部不自然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直方图有高峰的图像有较好的增强效果并避免过度增强不自然的问题,在计算机图像处理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王超孙玉秋徐石瑶余美晨李祖胜
关键词:直方图均衡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