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SK3233)
-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军程宏伟覃文庆邱冠周赵红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 湖北枣阳细粒原生金红石矿浮选分离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湖北枣阳金红石矿含Ti O23.06%,主要有用矿物为金红石,脉石矿物为角闪石、钙铁榴石,矿石嵌布关系复杂,为细粒难选矿石。针对该难选矿石,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捕收剂采用C5~9羟肟酸+苄基砷酸(BAA)组合用药,浮选闭路试验表明采用二者组合用药,可获得金红石粗精矿Ti O2品位43.30%、回收率67.98%,基本实现金红石的有效分离,试验指标良好。
- 刘贝王军覃文庆程宏伟邱冠周胡岳华张麟曾祥龙
- 关键词:金红石矿浮选
- 油酸钠作用下金红石的浮选行为及作用机理被引量:29
- 2014年
- 通过纯矿物试验,研究金红石在油酸钠为捕收剂体系中的浮选行为。当油酸钠用量为20 mg/L、pH值为6~8时,金红石浮选回收率均在80%以上;当pH =7.5时,金红石浮选回收率最高,为85.27%。Zeta电位及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油酸钠在金红石表面主要发生了化学吸附,同时也可能存在物理吸附。根据油酸钠溶液化学计算,当pH值为6~8时,油酸钠溶液的优势组分为C17H33COO-和(C17H33COO)22-;而金红石表面Ti4+的羟基化合物主要以[Ti(OH)2]2+和[Ti(OH)3]+形式存在。结合金红石在油酸钠捕收剂体系中的浮选行为,油酸钠在金红石表面的相互作用原理是,金红石表面解离的Ti4+在水溶液中形成羟基化合物[Ti(OH)2]2+和[Ti(OH)3]+络合在金红石表面成为浮选的活性质点,再与C17H33COO-和(C17 H33COO)22-作用形成Ti(C17H33COO)4,从而使金红石疏水上浮;油酸(C17H33COOH(aq))分子和离子 -分子缔合物(C17H33COOH?C17H33COO-)的物理吸附也可能存在。
- 王军程宏伟赵红波覃文庆邱冠周
- 关键词:金红石油酸钠溶液化学浮选
- 枣阳大阜山原生金红石矿脱泥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对枣阳大阜山原生金红石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为有效减少矿泥和脉石对浮选影响,分别采用了单一摇床重选、重磁联合、沉降和反浮选工艺进行脱泥抛尾,脱泥之后再进行金红石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浮选前进行脱泥作业能够显著提高浮选指标,反浮选脱泥抛尾工艺效果更好,一次性抛弃尾矿产率为10.85%,金红石损失率为7.08%,反浮选脱泥后再进行正浮选,采用C5-9羟肟酸作为捕收剂,经过一次粗选,精矿品位达21.12%,回收率达75.08%。
- 王军程宏伟刘贝赵红波曾祥龙汤雁斌张麟胡岳华姜涛覃文庆邱冠周
- 关键词:金红石重选反浮选脱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