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2009-070)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东奎韩昕光高峰毕郑刚刘仁浩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不连断端及周围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被引量:4
- 2012年
-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核心蛋白多糖两种因子均具有促进成骨的活性,并有相关报道两者在促进成骨方面相互促进。目的:了解骨不连骨折区不同部位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2、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情况。方法:11例骨不连患者,骨折持续时间平均11个月。在手术中分类获取骨折端及其周围的组织,包括骨断端、髓腔内容物和贴骨瘢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Real-timePCR检测不同部位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贴骨瘢痕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最高,与骨断端和髓腔内容物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骨断端组织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最高,与髓腔内容物和贴骨瘢痕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骨不连接区组织的抗纤维化和成骨能力的低下,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核心蛋白多糖不能同时高表达有关,因此骨不连区联合注射促成骨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核心蛋白多糖不但可以促进骨诱导能力的提高,还有可能增强陈旧瘢痕的转化,从而使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更好。
- 韩昕光王东奎高峰刘仁浩毕郑刚
- 关键词:骨不连骨形态发生蛋白核心蛋白多糖成骨转化骨折
- 兔骨不连模型成骨过程的影像与组织学对照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影像与组织学对比观察,探讨兔骨不连模型成骨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成骨特点。方法选取纯种新西兰大白兔10只,在其双前肢桡侧沿桡骨中段截骨;对左侧行夹板外固定,定为愈合侧;对右侧不做固定,每天在麻醉下使骨断端被动活动避免其愈合,定为骨不连侧。在术后第1、2、4、6、8周分别进行X线检查及组织学对比观察。结果 X线示术后2周骨不连侧与愈合侧肢体骨痂的成量和断端的连接状况开始出现较明显的差异。组织学观察示术后1周骨不连侧与愈合侧肢体组织学开始出现差异,主要表现在血管重建、骨细胞形成及纤维组织增生方面。结论对骨折后骨断端组织血供及成骨活性的判定是早期诊断骨不连的主要依据,准确判定有助于临床干预时相的选择。
- 王东奎崔春玲韩昕光
- 关键词:骨不连成骨血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