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629)

作品数:13 被引量:49H指数:5
相关作者:戴甲培周亦武徐小虎孙来晶邓伟年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汕头大学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法医
  • 5篇蛋白
  • 5篇脑挫伤
  • 5篇病理
  • 5篇挫伤
  • 3篇免疫
  • 3篇法医病理
  • 3篇法医病理学
  • 3篇阿尔茨海默病
  • 2篇载脂蛋白
  • 2篇载脂蛋白E
  • 2篇脂蛋白
  • 2篇人狂犬病
  • 2篇人脑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神经元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
  • 2篇免疫组织

机构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汕头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武汉生物制品...
  • 1篇公安部物证鉴...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0篇戴甲培
  • 9篇周亦武
  • 6篇孙来晶
  • 6篇徐小虎
  • 5篇刘良
  • 5篇邓伟年
  • 4篇贾冬梅
  • 4篇何光龙
  • 3篇肖爱武
  • 2篇徐葛林
  • 2篇胡志红
  • 2篇舒细记
  • 2篇吴杰
  • 2篇王华林
  • 1篇殷光甫
  • 1篇林传友
  • 1篇王茜
  • 1篇谭亮
  • 1篇高晓群
  • 1篇裴磊

传媒

  • 4篇中国法医学杂...
  • 3篇法医学杂志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法律与医学杂...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Neuros...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属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人脑部组织的病理特征是细胞外淀粉多肽沉积形成脑部斑块,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形成伴有神经元减少。患有此病的人表现为认知(cognitive)功能逐渐减退和行为错乱。除了一些少见的家族病外,
张勤安高晓群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神经纤维缠结病理特征细胞外
载脂蛋白E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 in E,apo E)在脑损伤愈后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损伤后不同时段,apo E含量及出现部位均呈现一定的波动性,而这些问题对探讨脑损伤的治疗及在法医学中推断脑损伤时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现就这些问题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何光龙周亦武刘良贾冬梅戴甲培徐小虎
关键词:法医损伤学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创伤性脑损伤
轴突漏是阿尔茨海默病关键性的神经病理改变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轴突病变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人死亡后脑细胞轴突转运功能恢复方法和神经示踪技术分析38例个体的不同脑区(个体死亡时间均小于8 h),其中26例为AD患者,另12例非AD患者被设为对照。结果AD患者脑出现重要的神经病理改变———轴突漏(axonal leakage)。轴突漏常伴随肿胀的轴突和轴突膨体,且与传统的神经病理改变———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轴突漏可能是AD关键性的神经病理改变,不但可能导致斑块的产生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而且可能是AD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
肖爱武戴甲培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大鼠脑挫伤后巢蛋白表达与脑挫伤经过时间的关系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大鼠脑挫伤后不同时间内巢蛋白(nestin)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损伤经过时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自由落体撞击大鼠脑挫伤模型,在脑挫伤后不同时间(0.5,6,12h和1,3,7,14,28d)观察nestin蛋白在伤侧皮质、海马齿状回及胼胝体表达情况。结果伤后0.5h伤侧皮质、海马齿状回及胼胝体nestin阳性细胞表达开始增强,7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28d伤侧皮质、海马齿状回恢复至正常组水平,伤侧胼胝体在伤后28d仍有弱表达。结论nestin免疫组化染色可以作为法医学推断早期脑损伤时间的指标之一;nestin可作为判断脑损伤是否存在及区分生前和死后脑损伤的标志。
贾冬梅何光龙周亦武邓伟年孙来晶戴甲培刘良徐小虎
关键词:脑挫伤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不同时间脑apoE的表达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脑内apo E蛋白变化的时空性规律。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致大鼠脑挫伤模型,观察伤后不同时间(0.5h、2h、6h、12h、24h、3d、7d、14d)apo E蛋白的变化,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作定量统计分析。结果伤后0.5h组脑皮质神经元apo E出现阳性表达,3d达到高峰,随后下降;伤后0.5h组在海马出现apo E强阳性反应,CA1区在伤后3d达到高峰,而CA2~CA4区在24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伤后海马apo E表达以CA1区最强。结论挫伤后apo E时空性变化规律可作为脑损伤时间推断、早期诊断及生前伤和死后伤鉴别的一个新的参考指标。
何光龙孙来晶周亦武贾冬梅邓伟年戴甲培刘良徐小虎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脑挫伤
人脑库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总结了中国人脑库中心建立的情况,制定了适合我国人脑库建设和发展的标准化方案,讨论了如何使用人脑组织进行人脑研究工作和探讨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指出了人脑库成功运作必须考虑的伦理问题、组织质量和脑库安全性,以及使用者要求、人脑捐献计划、公共关系和资金来源等问题.此外,对国外建立人脑库的进展也进行了概述.
孙燕周亦武戴甲培
关键词:人脑组织
人脑挫伤后神经丝蛋白NF200表达的变化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人脑挫伤后NF200在脑组织中神经元及轴索中表达的变化。方法88例闭合性脑挫伤标本,按损伤时间分为0.5h、1h、3h、24h、3d、7d、14d和30d共8个实验组,另以6例非脑挫伤的脑作为对照组,应用NF2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伤后不同时间NF200的变化。结果脑挫伤后0.5h和1h组,挫伤灶内及边缘NF200免疫组化染色几乎阴性;随时间的延长,挫伤灶内残存神经元及其周围神经元NF200染色逐渐增强,甚至发生核内转移;挫伤灶周围轴索在伤后出现波浪状扭曲、肿胀和断裂,最早在24h组出现收缩球(retractionball,RB),7d组轴索病变最明显,可见大量RB。图像分析发现伤后0.5h组和1h组,脑挫伤部位NF200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AOD)下降,其后逐渐升高,在14d组或30d组达高峰。结论脑损伤后NF200变化有一定规律性,并可用于诊断轴索损伤(AI),免疫组织化学结合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在推断脑损伤时间上的有一定参考价值。
周亦武邓伟年谭亮肖爱武舒细记戴甲培徐小虎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脑挫伤免疫组织化学
面部炎症痛诱发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中辣椒素受体表达的改变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receptor 1,TRPV1)参与和面部炎症痛相关的热痛觉过敏与冷痛觉感受的可能机制。方法于大鼠面部皮下注射松节油造成面部炎症痛模型,分别应用热测痛和冷测痛装置测量热缩头潜伏期(head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 HWTL)和冷缩头潜伏期(head withdrawal coldlentency, HWCL)的变化,每天测量一次,连续21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大小频率分析和平均光密度值分析来研究面部炎症痛后第3、5、7、14、21天支配大鼠面部表皮区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初级感觉神经元、触须部皮肤末梢神经纤维和投射至三叉神经感觉尾侧亚核(trigeminal sensory nuclei caudalis,Vc)中枢突TRPV1表达的改变。结果注射松节油后第1至14天,热退缩反应潜伏期与冷退缩反应潜伏期均明显下降,分别于注射后第5 天和第3 天达到最低,第21 天恢复到正常水平;注射松节油后第1至14天 ,TRPV1表达的细胞数量增加,并于第7天达到最大,第21 天恢复到正常水平。正常大鼠TRPV1主要表达于TG的中小神经元,触须部皮肤以及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含丰富的TRPV1阳性末梢;面部炎症痛后2周内,TG的中小神经元,触须部皮肤末梢以及Vc的Ⅰ和Ⅱ外层均可见明显的TRPV1表达增加。结论面部炎症痛可以引起大鼠对伤害性热刺激和冷刺激的痛觉过敏,并导致三叉神经节中TRPV1阳性神经元和外周与中枢阳性神经纤维末梢数目增加,表明TRPV1在三叉神经节的中小神经元和末梢轴突表型的改变可能对松节油引起面部炎症痛时热痛觉过敏和冷痛觉感受的形成与维持起重要作用。
裴磊林传友戴甲培殷光甫
关键词:辣椒素受体痛觉过敏三叉神经节
轴突病变和轴突转运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被引量:2
2008年
指出了近几年来的研究发现提示轴突病变和轴突转运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机制有重要的关系,在AD的研究领域里已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对这些有关的研究进展作了详尽的论述.
戴甲培王茜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
免疫荧光及双抗体夹心ELISA在人狂犬病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免疫荧光和双抗体夹心ELISA在人狂犬病检测中的应用。方法4例临床诊断狂犬病死亡患者的大脑、小脑、脑干、海马,分别于冰箱和甲醛固定后保存,用上述方法检测。感染狂犬病毒CVS株的鼠脑组织和急性胰腺炎死者脑组织分别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结果-70℃保存的人脑和阳性对照狂犬病毒均为阳性,甲醛固定的人脑和阴性对照均为阴性。结论免疫荧光和双抗体夹心ELISA可用于人狂犬病检测,但脑组织要低温保存,不能用甲醛固定。
孙来晶徐葛林王华林吴杰胡志红周亦武
关键词:人狂犬病法医学鉴定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ELIS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