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01)

作品数:9 被引量:132H指数:7
相关作者:胡刚丁建花李艳娜陈忠王建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谷氨酸
  • 3篇氨酸
  • 2篇多巴
  • 2篇羟基
  • 2篇降水
  • 2篇降水量
  • 2篇6-羟基多巴
  • 1篇代型
  • 1篇蛋白
  • 1篇地黄
  • 1篇地黄饮
  • 1篇地黄饮子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Β蛋白
  • 1篇凋亡
  • 1篇毒性
  • 1篇多巴胺
  • 1篇星形
  • 1篇星形胶质

机构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重庆商学院

作者

  • 3篇丁建花
  • 3篇胡刚
  • 2篇王建力
  • 2篇陈忠
  • 2篇张芸
  • 2篇李艳娜
  • 1篇孟长虹
  • 1篇刘姝
  • 1篇陈国兴
  • 1篇关慧波
  • 1篇任雪梅
  • 1篇牛英才
  • 1篇宋琳
  • 1篇汪海
  • 1篇甘小洪
  • 1篇罗丽霞
  • 1篇谢宁
  • 1篇姚丽芬
  • 1篇姚红红
  • 1篇丁雨龙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重庆市降水量的时空变化被引量:33
2003年
根据对重庆市98个雨量站从1950年至1985年的降水资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重庆市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在空间上,降水量自长寿沿东北方向,大致从1200mm,先逐步降低至1100mm,然后开始增加,至大巴山区达到1800mm左右;自丰都沿东南方向,降水量大致从950mm开始逐步增加,至酉阳秀山一带达到1500mm左右.在大巴山区,降水量以大约海拔每升高100nm增加50mm的速率发生变化.另外,岭谷间降水量的多少与水汽输送线路有关.在时间上,降水量在年际间有随机变化,变差系数一般在0 20以下.在长江河谷地区降水量存在约12年和18年的变化周期,在大巴山区存在约9年或10年的变化周期,在川东平行岭谷区和乌江流域区则存在约11年或12年的变化周期.在四川盆地东部、大巴山区和乌江流域,降水量有减少的趋势,但其降幅不一致;在平行岭谷区,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在一年内,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主要降水期集中在4-10月,其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
陈忠陈华芳王建力李艳娜
关键词:降水量季风气候海拔高度
榉树木材的发育解剖学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应用多种制片方法对榉树木材的发育解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榉树木材为环孔材,年轮明显;早材部分管孔由1~2列导管分子呈环状排列,而晚材部分则由多个螺纹维管管胞和小导管分子组成管孔团,木纤维径向整齐排列,其含量在边材部分较少,而在心材部分较多,这表明榉树在不同生长期形成层分化的各种类型细胞的比例不同;木射线异形多列,由横卧细胞构成主体,而由方形细胞或直立细胞构成射线的边缘部分,形成多列射线的单列尾端;轴向薄壁细胞傍管型环管状。小导管分子和维管管胞具螺纹加厚,导管在心材中为侵填体填充而增加了木材的耐腐性。
赵旺兔甘小洪丁雨龙
关键词:榉树木材发育解剖学木纤维榆科
重庆市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被引量:8
2003年
根据对重庆市98个雨量站从1950-1985年的降水资料的分析,探讨了重庆市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在空间上,降水量自长寿沿东北方向,大致从1200mm先逐步降低至1100mm,然后开始增加,至大巴山区达到1800mm左右;自丰都沿东南方向,降水量大致从950mm开始逐步增加,至酉阳秀山一带达到1500mm左右.在大巴山区,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在岭谷间降水量的多少与水汽输送线路有关.在时间上,在长江河谷地区降水量存在约12年和18年的变化周期,在大巴山区存在约9,10年的变化周期,在川东平行岭谷区和乌江流域区则存在约11年或12年的变化周期.在四川盆地东部、大巴山区和乌江流域,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主要降水期集中在4-10月,其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
陈忠任雪梅周心琴罗丽霞王建力李艳娜
关键词:降水量水资源
地黄饮子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鼠脑神经元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对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凋亡基因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8/2004-08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理论实验室完成。选择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损伤组,模型组,抗脑衰对照组,石杉碱甲对照组,地黄饮子5.4g/(kg·d)和地黄饮子2.7g/(kg·d)组,每组20只。模型组以D-半乳糖腹腔注射合并淀粉样β蛋白注射海马制备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假损伤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在造模的同时,地黄饮子治疗组分别给予地黄饮子灌胃[相当含生药5.4g/(kg·d)和2.7g/(kg·d)],抗脑衰对照组、石杉碱甲对照组分别给予抗脑衰胶囊、石杉碱甲溶液灌胃[含生药分别为2.403g/(kg·d),0.018mg/(kg·d)],1次/d,共5周。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各组海马凋亡基因的表达,及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20只动物中,因造模死亡共20只,模型组5只、石杉碱甲对照组6只,抗脑衰对照组3只,地黄饮子5.4g/(kg·d)组3只,地黄饮子2.7g/(kg·d)组3只,进入结果分析100只。①大鼠海马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核转录因子κB、hsp70基因mRNA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示,淀粉样β蛋白可诱发大鼠海马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抗脑衰对照组,石杉碱甲对照组,地黄饮子5.4g/(kg·d),2.7g/(kg·d)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海马区域的表达(P<0.05)。地黄饮子5.4g/(kg·d)组下调幅度最大。与假损伤组比较,模型组鼠脑海马核转录因子κBmRNA、hsp70mRNA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抗脑衰对照组,石杉碱甲对照组,地黄饮子5.4g/(kg·d),2.7g/(kg·d)组均有明显的上调作用(P<0.05)。地黄饮子5.4g/(kg·d)组对hsp70mRNA水平的上调作用优于抗脑衰对照组,石杉碱甲对照组。hsp70mRNA电泳强度比较显示:假损伤组>地黄饮子5.4g/(kg·d)组>地黄饮子2.7g/(kg·d)组>抗脑衰对照�
谢宁宋琳姚丽芬牛英才关慧波刘姝
关键词:地黄饮子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Β蛋白细胞凋亡
Ⅱ、Ⅲ组亲代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对6-羟基多巴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无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阐明Ⅱ、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glutamatereceptors,mGluRs)激动剂对 6 羟基多巴 (6 hydroxydopamine,6 OHDA)诱导的PC1 2细胞毒性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荧光检测技术测定谷氨酸浓度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法测定PC1 2细胞活性。结果 :6 OHDA剂量依赖性地诱导PC1 2细胞释放谷氨酸、减低细胞活性 ,Ⅱ组mGluRs激动剂DCG IV和Ⅲ组mGluRs激动剂L AP4对 6 OHDA诱导的PC1 2细胞释放谷氨酸和细胞活性的降低均无显著影响。结论 :6 OHDA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作用与其诱导谷氨酸过度释放及其继发的兴奋性神经毒性有关 ,Ⅱ、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对 6 OHDA诱导的PC1
孟长虹丁建花胡刚
关键词:6-羟基多巴PC12细胞毒性药理学谷氨酸细胞活性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的砂土液化概率判别方法被引量:50
2006年
以国内外25次大地震中的344组场地液化实测资料为基础,通过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和检验,分析了修正标准贯入击数N1与饱和砂土抗液化强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饱和砂土液化极限状态曲线或抗液化强度临界曲线经验公式。经统计分析,给出了液化和非液化的概率密度函数以及抗液化安全系数与液化概率之间的经验公式,最后导出了具有概率意义的饱和砂土抗液化强度经验公式。当液化概率水平为50%时,即等价于传统的确定性砂土液化判别,该方法预测液化和非液化的可靠性分别为90.4%和81.2%,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本文提出的砂土液化概率判别方法,使工程场地的砂土液化概率判别如同确定性砂土液化判别一样简单、方便,从而使砂土液化概率判别方法用于工程实践和纳入有关规范成为可能。
陈国兴李方明
关键词:砂土液化RBF神经网络
主动磁控小卫星模糊控制算法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为了缩短小卫星姿态捕获的时间及提高控制精度,针对卫星入轨后的主动磁阻尼与磁捕获控制,结合磁控力矩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模糊控制算法,针对各轴向的磁偶极子进行了控制器设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输入反馈信号数值较小时,可以显著地改善系统的灵敏度和动态特性.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鲁棒性好,控制精度高,捕获时间相对较短.
孙兆伟曹喜滨
关键词:小卫星主动磁控模糊控制控制精度
mGluR5拮抗剂SIB-1893逆转6-OHDA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的作用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研究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5 (mGluR5 )拮抗剂 (E) 2 甲基 6 (2 苯乙烯 )嘧啶 (SIB 1893)及6 羟基多巴胺 (6 OHDA)对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作原代培养 ,根据 [3 H]标记的D ,L 谷氨酸摄入量判断细胞的谷氨酸摄取功能。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荧光检测器联用的方法检测培养液中的谷氨酸水平 ;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 :6 OHD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摄取功能、降低细胞活力 ,但不诱导细胞释放谷氨酸 ;SIB 1893不影响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的谷氨酸摄取量 ,但可以增加 6 OHDA损伤组的谷氨酸摄取量。结论 :6 OHDA的神经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摄取功能有关 ,SIB 1893则能逆转 6 OHDA引起的谷氨酸摄取抑制效应 。
张芸丁建花胡刚
关键词:6-羟基多巴胺谷氨酸
K_(ATP)开放剂埃他卡林对高K^+刺激PC12细胞释放谷氨酸的影响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研究KATP 开放剂埃他卡林 (iptkalim ,IPT)对高K+ 刺激PC12释放谷氨酸 (Glu)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培养的PC12细胞为模型细胞 ,应用HPLC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Glu含量。结果 :IPT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高K+ 刺激PC12细胞释放Glu ,格列苯脲 (Gli)增强高K+ 刺激PC12细胞释放Glu的效应 ,并部分逆转IPT的抑制效应。PKC抑制剂HA 10 0和钙调素 (CaM )拮抗剂三氟拉嗪不影响高K+ 刺激PC12细胞释放Glu ,也不拮抗Gli的增强效应。结论 :IPT抑制Glu释放与开放KATP 有关 ,Gli拮抗IPT的抑制效应并非由PKC或CaM信号传导途径介导。
姚红红张芸丁建花刘苏怡汪海胡刚
关键词:埃他卡林ATP敏感性钾通道谷氨酸格列苯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