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EW-QN607)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罗武干王昌燧陈岳钟黎王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遗址
  • 2篇光谱
  • 2篇沉船
  • 2篇出水
  • 1篇颜料
  • 1篇遗物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三维重建
  • 1篇清洗剂
  • 1篇热膨胀
  • 1篇微量元素
  • 1篇西周
  • 1篇克拉克瓷
  • 1篇拉曼
  • 1篇拉曼光谱
  • 1篇拉曼光谱分析
  • 1篇光谱分析
  • 1篇XRD
  • 1篇XRF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济南市考古研...
  • 1篇陶质彩绘文物...
  • 1篇青海省文物考...

作者

  • 4篇罗武干
  • 3篇王昌燧
  • 2篇陈岳
  • 1篇白云翔
  • 1篇刘剑
  • 1篇王涛
  • 1篇肖体乔
  • 1篇李文静
  • 1篇杨益民
  • 1篇朱剑
  • 1篇王宁
  • 1篇钟黎
  • 1篇谷舟
  • 1篇韩宜良
  • 1篇李斌

传媒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核技术
  • 1篇南方文物
  • 1篇文物保护与考...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济南运署街汉代铁工场遗址的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为探讨济南运署街汉代铁工场遗址的性质和冶炼技术,应用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热膨胀测温等方法,对遗址出土的部分遗物进行了相关分析。结合出土实物和测试结果,可以推断运署街遗址是汉代一处兼有冶炼和铸造的铁作坊。陶范、耐火砖、铁渣及矿石原料等冶铸遗物的分析指出,当时的矿石分选、加工、冶炼、铸造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冶铁业的工艺水平。
韩宜良罗武干刘剑白云翔王昌燧
关键词:XRDXRF
“华光礁Ⅰ号”沉船出水瓷器“保护性损伤”量化评估的 ICP-AES 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前,文物保护工作者已普遍认识到保护过程会对文物带来一定影响,产生'保护性损伤'。然而,关于'保护性损伤'的量化研究仍罕见报道。为探讨常用清洗试剂对'华光礁Ⅰ号'沉船出水瓷器的保护性损伤,本文利用ICP-AES测试了各步骤浸泡实验溶出液中的元素组成,发现浸泡液中Al,Fe,Mg三种元素的含量较高,且具有一定规律。利用这三种元素作为指标,对出水瓷器的保护性损伤进行了量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清洗能力强的试剂,对陶瓷本体的损伤也较大;保存较好的器物,所受'保护性损伤'更小;每种清洗剂都会对瓷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连中性试剂(如H_2O)同样可以溶解出一定量胎体组分;而普遍认为的较为温和的清洗试剂在长时间浸泡陶瓷器时,对瓷器本体的损伤已非常接近强酸短时间浸泡的影响。故在此特别强调,在实际的文物保护过程中,应切实认识到各种清洗剂对陶瓷本体产生的损害,并同时考虑累积损伤。如此,方能安全有效的保护海洋出水瓷器。
李文静陈岳李乃胜李斌罗武干
关键词:清洗剂
“南澳Ⅰ号”沉船出水克拉克瓷产地的科技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克拉克瓷"是我国明清时期销往欧洲的一种青花瓷器。长期以来,对于这类外销瓷器的研究始终是国际陶瓷考古学界关注的热点。2007年,"南澳Ⅰ号"明代沉船的发现和其中大批瓷器的出水,为"克拉克瓷"研究提供了新的宝贵资料。结合传统器型学方法与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探明了十件"南澳Ⅰ号"沉船出水瓷器的产地,为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打好了基础。
杜静楠陈岳李乃胜明朝方朱剑罗武干
关键词:克拉克瓷微量元素X射线荧光光谱
显微CT在早期釉砂研究中的应用:以西周倗国出土釉砂珠为例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同步辐射显微CT、XRD和EDXRF对西周倗国墓地出土的一枚釉砂开展无损分析,探讨该枚釉砂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此釉砂珠的石英胎质较为致密,胎料为研磨很细的石英颗粒,与西方釉砂的内部结构相差较大,暗示该样品不是从西方输入。此釉砂珠的制作工艺为,首先围绕圆柱形内芯制作石英胎,然后施釉,烧制后去除内芯;这种工艺可能受当时青铜器铸造工艺和原始瓷制作工艺的影响。显微CT无损分析釉砂的内部结构的优越性,显示其在釉砂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谷舟谢尧亭杨益民王宁肖体乔王昌燧
关键词:三维重建
化隆县纳卡遗址彩陶颜料的拉曼光谱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本文利用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方法,分析了青海省化隆县纳卡遗址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及齐家文化彩陶。结果显示:马家窑文化黑彩在不同文化阶段其显色机理不同,半山阶段黑彩以磁铁矿及黑锰矿为主,且Fe删n比值较低,反射率最低,呈现浓翠的黑色;而马厂阶段黑彩则以赤铁矿及黑锰矿为主,Fe/Mn比值较高,反射率偏高,主波长为400~450nm,呈偏紫色的黑彩。表明马家窑文化陶工已认识到赤铁矿与黑锰矿的混合矿物颜料、含锰磁铁矿二者之间具有不同的呈色性能,并且熟练掌握了浓淡的变换规律,使之满足于彩绘的需求。齐家文化黑彩以磁铁矿为主,含有锐钛矿,主波长为650~700nm,呈偏红黄色的黑彩,表明这个阶段彩陶的烧制温度不高.彩陶文化已趋向衰落。
钟黎肖永明王涛罗武干罗武干
关键词:彩陶颜料拉曼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