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WW011)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炅更多>>
- 相关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大地的诉求:霍普金斯的自然诗与生态批评被引量:2
- 2013年
- 霍普金斯自然诗的观点不仅应和了当下的生态批评理论,而且对其构成了有益的补充。生态批评抨击人类的话语权力,指出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或者试图祛除自然背后神秘的精神存在,使之完全成为人类科学可以认知和操控的物质对象;或者使自然沦为人类的道德情感、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的表达,从而消减它本身的物质存在。霍普金斯的自然诗表面上与这两种人类中心主义态度相关,但他的诗正是对其的批判。一方面,霍普金斯对自然的观察和摹状受到当时科学发展的影响,但他没有以物质的细节否认超验精神的存在,将自然化约为博物学家的观察对象;另一方面,尽管宗教热情贯穿他的诗歌始终,但他却没有以对神的崇拜取消自然本身具体、生动的物质性。霍普金斯笔下的自然是一个宏大的圣礼仪式,自然与人都在以自身独特的物质存在来呈现耶稣这个终极的"他者"。尽管他的宗教立场未必能为我们所用,但与当下生态批评的负面批判多于正面诉求相比,霍普金斯的自然诗提供了一个自然与人和谐安居的可能。
- 刘炅
- 关键词:生态批评宗教
- 诗的疗伤:谢默斯·希尼的苦难诗学被引量:3
- 2013年
- 面对北爱尔兰的现实困境,诗人谢默斯·希尼一直试图在诗中寻找一种社会、道德和艺术的多重疗治,即他所谓的"诗的弥补"。这种弥补不直接干预现实不公,而是一种在诗的语言形式中平衡已失衡的社会力量、克服权力的重力吸引和重塑现实与精神秩序的方式,是一种诗的疗伤。无论是在现实苦难面前,还是在诗的语言困境面前,这种诗的疗伤又往往是通过最朴素的日常劳作实现的。诗人笔端的辛劳与先辈在土地上的耕耘都是一种应对苦难的诗意疗治。在贯穿着生死、沟通着世代的不辍劳作中,诗人得以超越死亡的终极苦痛,将存在之苦置于挽诗的灵光之下,在诗中实现了安魂弥撒式的抚慰。
- 刘炅
- 关键词:疗伤挽诗
- 希尼《人性的链条》中的多重链条
- 2016年
- 希尼的最后一部诗集《人性的链条》呈现了多个层面的"链条"。在主题上,目光的交织、声音的应和、手与手的相握、旅途的重合等等表征关联的人情链条勾连起整部诗集。在语言形式层面,相同的词语、引征、典故等形式链条串联起前后两首诗或者处于诗集不同位置的诗。诗集还集中回顾了希尼之前作品中的核心主题,并将个人创作置于爱尔兰历史文化传统乃至整个西方文学传统的母体之中,呈现了诗人的个人记忆和所处的集体文化记忆之间的影响链条。
- 刘炅
- 关键词: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