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51038)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孔刘辉王国杰更多>>
- 相关机构:滁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战国派”作者群笔名考述被引量:1
- 2013年
- 1940年4月,林同济、何永估、陈铨等人在昆明创办《战国策》杂志,1941年12月,林同济又主编重庆《大公报》报中周刊《战国》,这就是“异军突起”、名噪一时,也引起争议的“战国派”(也称“战国策派”)的由来。从起源看,“战国派”之名最早源自一篇新闻报道,1940年11月,著名记者范长江在昆明问访林同济、何永估、陈铨、沈从文、雷海宗、洪思齐等人后,
- 孔刘辉
- 关键词:《战国策》作者群考述笔名林同济战国策派
- 留学生身份与“越境”行为——被忽视的现代留学生小说的典型之作
- 2014年
- 关于留学生文学的定义,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原因是划分界限的多样化。留学生身份的独特性在于他们的越境行为,所以界定留学生文学应该以他们身上有无中外文化的冲突为标准。陈铨的《冲突》鲜明地反映了留学生身上两种民族文化融合和冲突的情况,是当之无愧的留学生小说代表作。留学生身上的陋习与社团中的宗派主义,与他们新潮时尚的外表构成了反讽;留学生摆脱传统婚姻伦理观念,转而倾向于自由恋爱,并在其间感受到矛盾与困惑,这体现了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除此之外,小说人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较多地体现其深受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的影响。
- 王国杰
- 关键词:叔本华
- 多面的尼采形象——陈铨与尼采学说的来龙去脉
- 2013年
- 陈铨对尼采学说的接受、阐释和传播是一个有变化的过程。陈铨笔下尼采形象的变化,是由于话语环境和接受对象的不同,其选择的阐释重点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1940年代,陈铨的尼采论说遭到左翼文化界大批判,被斥为宣传法西斯思想,这其中虽有多重复杂的原因,但本质上是牵累于国共之间的意识形态之争而长期蒙冤,今天应破除"影响的焦虑",重新合理评估,还其一个清白。
- 孔刘辉
- 关键词:接受语境法西斯主义政治批判
- 谍战题材的两种叙述方式——《色·戒》与《野玫瑰》被引量:1
- 2011年
- 《色·戒》与《野玫瑰》在题材、人物、背景等方面确有某种同构之处,但在叙事逻辑、人物形象与主题意蕴等深层内容上却大相径庭。前者以行刺事件为背景,着重描摹主人公的心理、情绪的起伏变化,以人性探究为叙事主旨,而后者则通过抗日锄奸故事表现献身抗战的时代精神。从本事原型到文学作品的不同路径,体现了两位作家各自的创作风格:陈铨通过艺术想象,在浪漫惊险的谍战传奇中抒写了民族情怀这一宏大主题,而张爱玲则在刺杀汉奸的叙事框架中表达了她对人性的理解,并烙刻了个人的情感体验。
- 孔刘辉
- 关键词:叙事逻辑
- 文学论争与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刍议
- 2014年
- 文学论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文学论争大致具有三个特征:发生频率高;地域性和阶段性;产生原因复杂多样。在文学论争的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有分析判断的能力和超越的历史眼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孔刘辉
- 关键词:文学论争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
- 《野玫瑰》本事与人物原型——与《〈野玫瑰〉的人物原型初探》一文商榷
- 2013年
- 《〈野玫瑰>的人物原型初探》一文认为,抗战期间,陈铨与刘云樵(时为国民政府特工人员)为西安一家医院的病友,受刘云樵所述其特工经历而感发,陈铨创作了话剧《野玫瑰》,并把刘云樵写进剧本中。但通过考证,文章作者所出示的证据并不可靠,其结论也当然不足为信。其实,关于《野玫瑰》的创作的背景、缘由、过程、材料来源等,陈铨本人已有清楚的说明。
- 孔刘辉
- 关键词:《野玫瑰》素材来源
- 有关陈铨的几条史实辨正及其佚文被引量:1
- 2011年
- 《新文学史料》曾刊李扬《陈铨著译年表》(2009年第2期)与刘美《〈陈铨著译年表〉正误及补正》(2010年第4期),两文互为补充,在前人基础上,收集整理陈铨众多散佚著述,并编排年表,其意义不言而喻。但就笔者所持材料,陈铨仍有不少佚文,而就陈铨研究现状而言,也有一些基本史实需要辨正,笔者不揣浅陋,就这两个问题试说一二。
- 孔刘辉
- 关键词:佚文辨正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