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6046)

作品数:23 被引量:110H指数:7
相关作者:康顺赵萍仇永兴王晓东戴丽萍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电气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数值模拟
  • 15篇值模拟
  • 14篇风力机
  • 9篇气动
  • 5篇翼型
  • 4篇水平轴
  • 4篇水平轴风力机
  • 4篇气动性能
  • 4篇切变
  • 4篇涡发生器
  • 4篇风轮
  • 4篇风切变
  • 3篇动特性
  • 3篇直轴
  • 3篇数值模拟研究
  • 3篇偏航
  • 3篇气动特性
  • 3篇流固耦合
  • 3篇H型
  • 3篇垂直轴

机构

  • 23篇华北电力大学
  • 12篇西安现代控制...
  • 6篇东方汽轮机有...
  • 3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中国兵器工业...
  • 1篇科技公司
  • 1篇中国电力工程...

作者

  • 22篇康顺
  • 6篇仇永兴
  • 6篇赵萍
  • 5篇李媛
  • 5篇戴丽萍
  • 5篇李新凯
  • 5篇王晓东
  • 4篇王建录
  • 4篇左薇
  • 4篇陈晓明
  • 3篇刘智益
  • 2篇李杰
  • 2篇胡昊
  • 1篇范忠瑶
  • 1篇梁思超
  • 1篇焦建东
  • 1篇周强
  • 1篇张惠

传媒

  • 15篇工程热物理学...
  • 4篇太阳能学报
  • 2篇动力工程学报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旋流板对烟囱流场及除湿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通过求解RANS方程、RNGk-ε湍流模型和DPM离散相模型,对某电站锅炉烟囱加装旋流板前、后的流场特性及水滴运动特性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旋流板不同叶片仰角、安装高度、安装级数等参数对烟囱内部流场以及除湿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压力损失和除湿效果2方面因素,叶片仰角为45°、安装高度为30m的单级旋流板为最优选择.
戴丽萍周强姚世刚张惠王晓东
关键词:湿法烟气脱硫烟囱旋流板除湿数值模拟
叶顶端板对H型风力机气动特性与三维绕流场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本文采用笛卡尔动网格方法数值模拟研究了叶顶端板对H型垂直轴风力机非定常气动特性与三维黏性绕流场的影响。选用SST湍流模型,假设全流场为湍流流动。叶尖速比为1.86~2.57,以实验模型为研究对象,对未加装叶顶端板的H型风力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在实验模型的基础上给每个叶片的顶部分别加装了端板,采用同样的数值模拟方法,选择低、中、高三个叶尖速比研究了带有叶顶端板的H型风力机的三维非定常气动特性。利用不带端板和带有端板的风力机模型计算得到的功率系数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单个叶片和风轮载荷沿周向的变化,分析了一个旋转周期叶顶附近相对速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加装端板后风力机气动载荷提高的原因。
左薇康顺
关键词:数值模拟
不同切变风速下风轮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2014年
以MpCCI为数据交换平台连接商用CFD与CSD软件,以2.5 MW风力机DF90风轮为例,进行了切边来流条件下,不同轮毂风速时的全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在确认数值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风速、来流垂直剪切对风轮叶片绕流、叶片变形的影响,以及叶片结构与流场的相互作用对叶片气弹特性以及载荷分布的影响规律。
李媛康顺赵萍王建录
关键词:风切变流固耦合风轮数值模拟
2.5MW风力机叶片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被引量:13
2013年
以MpCCI为数据交换平台连接商用CFD软件NUMECA与CSD软件ABAQUS,对不同风速下2.5 MW风力机DF90风轮叶片进行了全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了叶片型变与流场的相互作用对叶片气动特性、结构特性的影响。
李媛康顺王建录赵萍
关键词:风力机叶片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风力机大厚度钝尾缘翼型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以具有实验数据的风力机专用翼型DU97-W-300、DU00-W2-401为对象,研究了湍流模型和网格分布对RANS预测气动性能的影响,并在多个攻角下对比了DES与RANS的计算效果.结果表明:在翼型升力曲线的线性段,考虑转捩的T-SST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更加吻合,但在升力曲线的失速段,全湍流模型计算结果优于T-SST湍流模型,且全湍流模型中SA优于SST湍流模型;相比RANS方法,DES方法计算得到的翼型升阻力系数更加接近实验值,DES方法能更好地模拟细致的分离涡结构,所以DES方法更加适合模拟易发生分离的大厚度翼型.
李新凯戴丽萍康顺梁思超
关键词:风力机翼型DES湍流模型
H型风力机叶片桨矩角影响的数值分析
2014年
本文采用笛卡尔动网格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叶片桨距角变化对三叶片H型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和二维非定常黏性流场的影响。采用SST湍流模型,桨矩角变化范围为-12°-2°,叶尖速比为1.86,2.15,2.27。比较了不同尖速比时风能利用系数随桨矩角的变化,揭示了桨矩角不同时单个叶片和风力机总载荷沿周向的变化规律,讨论了一个旋转周期内桨矩角变化对二维非定常涡量场的影响。
左薇康顺陈晓明
关键词:数值模拟
风力机翼型的不确定性CFD模拟被引量:9
2012年
本文采用非嵌入式概率配点法对风力机NREL_S809翼型进行了不确定性CFD模拟。在两种特征攻角下,量化了当来流攻角存在不确定性变化时,翼型气动特性的变化,以及不确定性扰动在流场中的传播。研究结果表明,攻角的不确定性对于大攻角工况下流动的影响更大。对小攻角条件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翼型前缘处,而大攻角条件下的影响还扩展到了翼型中部和尾缘部分。
刘智益王晓东康顺
关键词:翼型风力机不确定性数值模拟
H型风力机气动性能数值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采用CFD软件Flow Vision HPC对三叶片H型垂直轴风力机的二维非定常黏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叶尖速比变化范围(定风速变转速)为1.86~2.57。计算的风能利用系数与三维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单个叶片和三叶片载荷沿周向的变化规律,详细分析了一个旋转周期内二维非定常速度场和涡量场随相位角的变化规律。
左薇康顺仇永兴陈晓明余传濬
关键词:数值模拟HPC
涡发生器控制平板边界层分离的大涡模拟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研究涡发生器(VGs)间距λ对控制边界层分离效果的影响,选取了4种涡发生器间距,λ/H(H为涡发生器高度)分别为5,7,9,11.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带逆压梯度的平板边界层分离流动及VGs控制分离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有无VGs控制时,湍流场中大尺度相干结构及其演化规律,分别从旋涡间距、边界层内流体动能、压差损失等方面考察了VGs间距对控制流动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λ/H为5时,VGs间距过小抑制了旋涡的展向发展,λ/H为9,11时,VGs间距过大边界层内流体动能偏低,当间距λ/H为7时流动控制效果更优,此时计算域压差损失最小,相比较无VGs控制时,压差损失降低了30.95%.
胡昊李新凯戴丽萍王晓东康顺
关键词:涡发生器边界层分离大涡模拟相干结构
基于DES射流式涡发生器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更好应用射流式涡发生器抑制风力机叶片流动分离,采用分离涡(DES)方法对平板上射流式涡发生器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射流式涡发生器旋涡运动规律以及吹风比对射流孔下游湍流场的影响。通过对射流孔下游大尺度湍流相干结构研究表明,发卡涡及流向涡是射流湍流场中的典型相干结构,成熟发卡涡涡腿外侧诱导出的次生流向涡对近壁区能量的交换有着重要作用。对比不同吹风比时射流孔下游流场信息表明,吹风比越大,射流孔下游旋涡尺度越大,射流扰动范围越大,射流壁面摩擦力损失降低,但流场中压差损失变大。
胡昊李新凯王晓东康顺
关键词:DES数值模拟吹风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