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2Z4266)

作品数:16 被引量:451H指数:11
相关作者:朱钟麟夏建国巩发永李静侯鲁川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西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土壤
  • 4篇农业
  • 4篇节水
  • 4篇节水农业
  • 4篇茶叶
  • 3篇水资源
  • 3篇丘陵
  • 3篇丘陵区
  • 3篇秸秆
  • 3篇秸秆还田
  • 3篇还田
  • 3篇
  • 2篇指标体系
  • 2篇水资源紧缺
  • 2篇四川丘陵
  • 2篇紫色土
  • 2篇硒含量
  • 2篇化学品质
  • 2篇富硒
  • 2篇富硒茶

机构

  • 1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1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西昌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朱钟麟
  • 6篇夏建国
  • 5篇巩发永
  • 4篇侯鲁川
  • 3篇李静
  • 2篇谢红梅
  • 2篇吴婕
  • 2篇李廷轩
  • 2篇李艳玲
  • 2篇刘定辉
  • 2篇陈建康
  • 2篇王昌全
  • 2篇郑家国
  • 2篇吴德勇
  • 2篇陈尚洪
  • 2篇李静
  • 2篇徐成
  • 1篇谢红梅
  • 1篇姚兴柱
  • 1篇舒丽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肥料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茶叶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生态环境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省农业用水紧缺度评价与节水农业发展对策被引量:6
2006年
农业水资源紧缺已成为限制四川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分析四川省农业水资源现状基础之上,以全省21个各行政区域为对象,评估了四川省农业水紧缺状况,综合分析了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并对节水农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和建议。
侯鲁川朱钟麟
关键词:农业水资源节水农业
四川省水资源紧缺性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限制四川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以全省21市(州)为基本单元,评估四川省水资源紧缺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有12个市人均水资源低于1700m3,属缺水区,其中有4市属严重缺水区;缺水区和严重缺水区的人口占全省90·7%,GDP总值占全省93·2%,耕地占全省87·6%。在综合分析水资源的紧缺类型、紧缺度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紧缺原因后,就四川省水资源紧缺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和建议。
朱钟麟侯鲁川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9
2008年
在四川盆地两种不同母质的土壤上,通过4年7季作物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作物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NPK、土壤活性碳(CA)、微生物碳(CMB)、矿化碳(CM)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免耕和旋耕均可提高土壤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但各个处理间土壤磷素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性。秸秆还田免耕、旋耕提高了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秸秆还田旋耕比秸秆还田免耕更能改善土壤有效碳库质量,CA、CMB、CM和CPMI分别提高4.33%-52.88%、8.69%-86.62%、20.64%-60.79%和18.41%-57.12%。相关性分析表明,运用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表征土壤养份及碳素动态变化比土壤有机碳更具灵敏性。
陈尚洪朱钟麟刘定辉舒丽王昌全
关键词:秸秆还田免耕土壤养分碳库管理指数
喷施亚硒酸钠对茶叶硒含量及化学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3
2007年
为探讨硒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对茶叶喷施硒肥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Na2SeO3对茶叶硒含量的提高及品质的改善都非常有利。叶面喷施Se浓度为120μg/ml时,喷施后12 d,春茶的硒含量最高,为0.374μg/g;叶面喷施Se浓度为180μg/ml时,喷施后18 d,夏茶和秋茶的硒含量最高,分别为0.277μg/g和0.380μg/g。叶面喷施Se浓度为180μg/ml时,夏茶化学品质提高最为明显,其中酚氨比下降为对照的65.73%,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增加16.30%。
李静夏建国李廷轩巩发永
关键词:化学品质富硒茶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06年
针对四川省传统的稻田种植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了水稻-秋菜-春马铃薯、水稻-秋马铃薯/油菜和水稻-秋菜-小麦3种稻田生态重建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稻油、稻麦种植模式相比,3种植模式下水稻个体长势好,群体发育的结构合理,分蘖较多、穗大、着粒数亦高,千粒重、产量、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及叶片光合速率均有所提高。千粒重分别比对照高出0.73、0.30和1.51G;水稻产量分别比比对照高出:158.7、99.2和109.0KG/HM2。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0.99%、5.60%和12.73%;在水稻生长后期,3种新型的种植模式表现出较强的水肥耦合效应。
谢红梅朱钟麟郑家国姜心绿卿明福
关键词:水稻WUE叶面积
不同氮肥种类和用量对川西蒙山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和硝酸钙5种氮肥和用量对川西蒙山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种类、肥料用量以及肥料种类与用量的交互作用对茶叶主要品质指标(可溶性糖除外)的影响极显著;不论施用何种氮肥,茶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都有极显著的增加;各种氮肥用量为4g/盆时,茶多酚、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较高;与施用其他种类的氮肥相比,尿素能极显著地提高茶叶中儿茶素和氨基酸的含量。施用硝态氮将能显著提高茶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但随着硝态氮用量的增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而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对茶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基本没有影响。综合考虑春夏秋三季茶叶的品质,若单施一种氮肥,尿素最为合适,施用量为8g/盆左右。
夏建国李静巩发永吴德勇
关键词:氮肥形态茶叶
紫色土NH_4^+、NO_3^-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试验在25±1℃恒温条件下研究了紫色土NH4+、NO3-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紫色土对NH4+、NO3-的等温吸附曲线与Freundlich模型相关性强,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低浓度时,NH4+、NO3-的等温吸附线斜率较大;在高浓度时,等温吸附线趋于平缓;土壤吸附态NH4+、NO3-的解吸曲线与Freundlich方程拟合度高,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与Langmiur方程拟合较差;通过K吸附和K解吸值的大小比较,找出了土壤NO3-比NH4+更易于流失的根本原因。
谢红梅朱波朱钟麟
关键词:紫色土NH4^+解吸土壤流失
紫色土丘陵区秸秆还田的腐解特征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115
2006年
在分析水稻、小麦、油菜秸秆的养分含量和化学组成的基础上,通过田间两年四作的定位试验,探讨了紫色丘陵区秸秆还田的腐解变化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含有丰富的养分,经腐解后给土壤提供了大量的碳、氮、磷、钾。在腐解过程中,还田后的前3个月分解快,后期分解缓慢;3种秸秆在田间的分解速率(K):麦秸>稻草>油菜秸,秸秆翻埋>秸秆面施;养分释放速度钾>磷>氮。测定了不同处理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将实验结果拟合为经验关系式。秸秆覆盖还田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高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从而改善了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秸秆覆盖还田还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使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得到一定提高,从而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
陈尚洪朱钟麟吴婕刘定辉王昌全
关键词:秸秆还田秸秆覆盖秸秆腐解土壤理化性质
外源硒肥对茶叶硒含量及化学品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8
2005年
硒肥对提高茶叶品质和增加茶树体内硒含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了探讨硒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机制,本研究进行了土施和喷施硒肥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和土施Na2SeO3两种施用方式对茶叶硒含量的提高及品质的改善都非常有利。叶面喷施浓度为120μgSe/ml时,喷施后第12天,春茶的硒含量最高为0.374μg/g;叶面喷施浓度为180μgSe/ml时,喷施后第18天,夏茶和秋茶的硒含量最高,分别为0.380μg/g和0.368μg/g。采用土施硒肥的方法制富硒茶时,土壤施硒量应不少于8mgSe/盆。叶面喷施浓度为180μgSe/ml时,夏茶化学品质提高最为明显,其中酚氨比下降为对照的65.73%,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到对照的116.30%。与叶面喷施有降低儿茶素含量的作用相比,土施硒肥对整个采摘期内茶叶儿茶素的含量无明显影响,因此对改善茶叶品质特别是春茶品质的作用后者优于前者。
李静夏建国巩发永李廷轩张锡洲杨凌云
关键词:化学品质茶叶富硒茶
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估是节水农业中最基础的工作,在分析国内外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估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节水农业工程系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其综合效益评估涉及面广、因素庞杂。鉴于此,在灌区节水农业纵、横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LFA理论,经逻辑分层、归类,构筑出4层次、3大类、24项单因子指标的区域性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徐成陈建康朱钟麟李艳玲薛晓翔
关键词:节水农业指标体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