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500117)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崔晓阳宋金凤桑英张韫郝敬梅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植物
  • 2篇野菜
  • 2篇森林土
  • 2篇森林土壤
  • 2篇山野菜
  • 2篇施用
  • 2篇施用效果
  • 2篇土壤
  • 2篇外源
  • 1篇野生经济植物
  • 1篇外源硒
  • 1篇微量元素
  • 1篇经济植物
  • 1篇

机构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3篇崔晓阳
  • 2篇桑英
  • 2篇宋金凤
  • 1篇李国江
  • 1篇张韫
  • 1篇郝敬梅

传媒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外源碘在森林土壤中的残留及对山野菜植物的施用效果被引量:15
2003年
以培育富碘山野菜为目标.在东北森林暗棕壤上进行了5种山野菜施碘试验.碘肥种类为碘化钾(KI),施碘剂量为1.00、3.33、10.00、16.67和50.00 mg·kg-1.结果表明,土壤施碘是培育富碘山野菜的有效途径,从低施用量到高施用量,不同山野菜植物的含碘量可达对照的2~40倍,但外源碘在土壤中的当年残留率并不高,仅有40%~5%残留,并且随着施入量增加而迅速降低;植物对碘的积累也并非总是随着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碘量达到10.00 mg·kg-1时,大部分植物的碘积累量趋于稳定.从施碘条件下外源碘的土壤残留率、植物碘积累特征及施用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适宜的施碘量上限大约为10 mg·kg-1.土壤因素显著影响施碘效果,栽培地应选择土质细腻、肥沃的中上坡地段.砂砾质土壤和易形成水分潜流的下坡土壤都不利于肥料碘的保持和植物吸收.
崔晓阳桑英宋金凤
关键词:森林土壤
外源硒在森林土壤中的存留及对山野菜植物的施用效果
2007年
以培育富硒山野菜为目标,在森林暗棕壤上进行了5种山野菜施硒试验.硒肥种类为亚硒酸钠,施硒量分别是0.066、0.222、0.666、2.222、6.666 g/m^2.结果表明,暗棕壤对外源亚硒酸钠态硒具有较强的吸收和保持能力,在试验剂量范围内,施入的硒经过1个生长季后仍有70%~97%保留在原施硒土层中.在土壤施硒条件下,典型暗棕壤上生长的多年生山野菜婆婆丁(Taraxacum mongolicum)、小根蒜(Alliummacrostemon)、广东菜(Matteuccia struthiopterls Todaro)、猴腿蕨(Athyrium multidentatum)、小叶芹(Aegopodium alpestre Ledeb)都能高量富集硒,含硒量可达对照的10~100倍以上,但不同植物富集硒的能力存在差异.从硒在土壤中的存留率、植物积累硒的数量、模式以及施用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大部分山野菜适宜的施硒量应在2.222 g/m^2以下,广东菜适宜施硒量应在0.666 g/m^2以下.通过试验得出,暗棕壤施用硒微肥是栽培富硒山野菜的可行途径.
桑英郝敬梅李国江崔晓阳
关键词:森林土壤外源硒
长白山野生经济植物中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变异因素被引量:5
2003年
对长白山不同垂直景观带141个野生植物样品中Fe、Zn、Se、Ge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区供试野生经济植物含Fe1003 24±674 54μg/g、Zn69 28±46 06μg/g、Se0 111±0 071μg/g、Ge2 63±2 40μg/g。平均来说,植物的Fe、Zn含量都是较丰富的,而Se、Ge则含量不高。不同植物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相当大,各元素的总体变异系数(Cv)高达0 64~0 91。这种差异主要来自生物性因素(种间差异、部位差异);环境因素(母岩、土壤、气候)也有显著影响,不同垂直景观带间有显著差异。就供试植物样品总体而言,不同元素间都表现出正相关趋势,其中Fe与Zn、Zn与Se、Zn与Ge、Se与Ge之间的正相关皆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根据相对富集系数(Re)和生物吸收系数(Ac),筛选出了"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型"药用和食用植物若干种。
崔晓阳宋金凤张韫
关键词:野生经济植物微量元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