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A2004-08)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唐立强于雪梅张永正蔡艳红王勇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理学

主题

  • 3篇代数
  • 3篇导子
  • 3篇裂纹尖端场
  • 3篇尖端场
  • 2篇导子代数
  • 2篇屈服准则
  • 2篇子代数
  • 1篇压桩
  • 1篇有限维
  • 1篇圆柱
  • 1篇圆柱体
  • 1篇载力
  • 1篇生成元
  • 1篇套管
  • 1篇套管损坏
  • 1篇同构
  • 1篇球形
  • 1篇柱体
  • 1篇桩承载力
  • 1篇自相

机构

  • 10篇哈尔滨工程大...
  • 3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黑龙江大学
  • 2篇中国空间技术...
  • 2篇中航工业哈尔...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9篇唐立强
  • 4篇于雪梅
  • 3篇张永正
  • 2篇王勇
  • 2篇蔡艳红
  • 1篇方晓超
  • 1篇杨勇
  • 1篇程伟
  • 1篇吴爽
  • 1篇李凤霞
  • 1篇赵安平
  • 1篇陈浩然
  • 1篇王堃
  • 1篇高宏一
  • 1篇王勇

传媒

  • 4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固体力学学报
  • 1篇力学季刊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黑龙江大学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征3域上的有限维李代数S的导子代数
2007年
设F是特征数p=3的域,首先证明了A3与A(3;1)是同构的,于是它们的导子代数W3与W(3;1)也是同构的,因此可以将W3的子代数S看作是W(3;1)的子代数;主要讨论了李代数W3的有限维子代数S的导子代数的Z-阶化成分(由于S是有限维的Z-阶化李代数,所以S的导子代数也是有限维Z-阶化的,并且非零的导子只有有限个。于是存在非负整数r,q,使得Der(S)=qt=rDert(S)),构造了S的一组最简生成元集,并由此确定S的导子代数。
李凤霞张永正
关键词:导子代数同构
含孔橡胶矩形板的单向压缩被引量:1
2008年
在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以橡胶材料为代表的超弹性材料应用越来越广泛,故研究橡胶材料的损伤和破坏的力学机理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重大课题.该文力求通过研究橡胶材料的空穴萌生和增长来了解超弹性材料的损伤和破坏的力学机理.利用高玉臣给出的一类应变能函数分析了含单个微孔橡胶矩形板在受单向压缩作用下生长的有限变形问题.利用不可压缩条件确定了矩形板的变形模式,此变形模式含有2个物理意义完全不一样的参数,其中一个参数可由远场的变形状态确定,另一个参数可用最小势能原理导出变分近似解.进而给出了反映微孔变形的参数与外载间的关系,以及孔边应力分布的解析解.结果显示,高玉臣给出的应变能函数能较好地描述橡胶材料的有限变形特性,含有单个圆柱微孔的三维橡胶矩形板受压与受拉时的力学特性相差较大.
王勇唐立强吴国辉
关键词:超弹性
可压缩球膜的膨胀和分叉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大变形迭加小变形的一般方法详细考察了可压缩球膜的膨胀和分叉问题.得到了可压缩球膜分叉的控制微分方程组,并通过求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给出了不同情形的分叉模式及相应的分叉判据,但为了与Alexander的实验对比,只认为01模式的分叉解在物理上是可行的.结果表明:可压缩球膜分叉解的控制微分方程组与不可压缩时非常相似,都只有3个独立的弹性系数,但弹性系数的定义是不同的;从理论上证明了可压缩球膜的分叉也是在内压达到极大值之后发生的,且在球膜的膨胀过程中,当内压达到极大值后,球膜的形状不再是标准的球形,而是上半球的厚度变大,下半球厚度变小,此时球膜分叉了,这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王勇唐立强吴国辉
关键词:可压缩
球形孔洞膨胀动态问题的弹性-损伤力学分析
2012年
研究了材料还没有出现塑性变形、仅含弹性区和损伤区的球形孔洞动态扩展问题.首先通过对弹性区的研究以及初始损伤分析获得弹性区的场量分布,并给出弹性/损伤区交界处的边界连续条件;然后在自相似假设条件下,推导出动态扩展时损伤区需满足的控制方程;最后通过打靶法进行数值求解.数值分析表明,许多材料参数如ν、n、m都对弹性区和损伤区的场量分布有影响.
于雪梅程伟吴爽
关键词:打靶法
可压缩粘弹性材料Ⅰ型动态扩展裂纹尖端场被引量:1
2008年
为了研究粘性效应作用下的动态扩展裂纹尖端渐近场,建立了可压缩粘弹性材料Ⅰ型动态扩展裂纹的力学模型,推导了可压缩材料Ⅰ型动态扩展裂纹的本构方程.在稳态蠕变阶段,弹性变形和粘性变形同时在裂纹尖端场中占主导地位,应力和应变具有相同的奇异量级.通过渐近分析求得了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和位移分离变量形式的渐近解,并采用打靶法求得了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和位移的数值结果,给出了应力、应变和位移随各种参数的变化曲线.数值计算表明,弹性可压缩变形对Ⅰ型裂纹尖端应力场影响甚微,而对应变场和位移场影响较大.裂纹尖端场主要受材料的蠕变指数n和马赫数M控制.当泊松比v=0.5时,可以退化为不可压缩粘弹性材料Ⅰ型动态扩展裂纹.
杨勇唐立强边科
关键词:尖端场
有限维模李超代数K(m,n,l,_t)的生成元与一类导子被引量:2
2006年
本文总设F是p>2的域,我们在域F上构造了有限维模李超代数K(m,n,l,t),并确定了它的一类导子及生成元.
方晓超张永正
关键词:模李超代数生成元导子
蠕变材料Ⅰ型动态扩展裂纹尖端场被引量:8
2005年
为了研究黏性效应作用下的动态扩展裂纹尖端渐近场,建立了蠕变材料Ⅰ型动态扩展裂纹的力学模型.首先,依据在稳态蠕变阶段,弹性变形和黏性变形同时在裂纹尖端场中占主导地位,由量级协调可知,应力和应变具有相同的奇异量级,即(σ,ε)∝r-1/(n-1),其次,通过渐近分析推导出动态扩展裂纹尖端场的控制方程并求得了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和位移分离变量形式的渐近解.最后,采用双参数打靶法求得了裂纹尖端应力、应变的数值结果.数值计算表明,裂尖场主要受材料的蠕变指数n和马赫数M的控制;在Ⅰ型动态扩展裂纹前方,环向应变达到最大值,可据此建立断裂准则.由于裂纹稳定扩展与非稳定扩展的主奇异项相同,因此对于稳定扩展裂纹的渐近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非稳定的裂纹扩展问题.
唐立强蔡艳红
关键词:尖端场
泥岩层滑动的断裂力学模型被引量:2
2005年
在石油工程中,套管剪切损坏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泥岩层吸水蠕变产生地层滑动是引起套管损坏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立一个泥岩地层滑动的断裂力学模型.应用断裂力学理论,给出了界面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应变的渐近场解,讨论了场的奇异性并指出场解无振荡奇异性.理论分析和计算指出材料的幂硬化指数n对界面裂纹尖端应力场有着显著的影响并定量地合理地阐明了套管剪切损坏力学机理.研究的结果为解决套管损坏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唐立强麻文军孙秋华
关键词:套管损坏
模李代数W(2,■)与S(2,■)的导子代数
2006年
设F是特征数P≥2的域,本文给出了F上的有限维Cartan型模李代数W(2,t)与S(2,t)的生成元集,确定了W(2,t)与S(2,t)的导子代数.
高宏一张永正
关键词:模李代数除幂代数
内压作用下球形孔洞膨胀损伤力学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为研究岩土材料爆炸损伤场的特点,采用受内压作用下的球形孔洞模型进行分析.利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方法引入一个含损伤变量的自由能函数构造了损伤材料的本构方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球形孔洞膨胀的控制方程并应用初始损伤概念给出问题的边界条件,通过数值分析得出材料的损伤场;讨论了初始损伤和材料损伤指数对损伤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损伤变量以及损伤区应力-应变场只在一定范围内连续,超过此范围材料需要采用新的本构方程加以描述.因此,损伤场的大小与材料性质、初始损伤都有关系,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才能深入地理解材料的变形本质.
于雪梅唐立强王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