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烟草专卖局基金

作品数:2,378 被引量:22,651H指数:71
相关作者:刘国顺宫长荣周冀衡杨虹琦宋朝鹏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烟草公司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66篇期刊文章
  • 101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88篇农业科学
  • 545篇轻工技术与工...
  • 95篇生物学
  • 89篇理学
  • 52篇化学工程
  • 30篇经济管理
  • 28篇医药卫生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53篇烤烟
  • 508篇烟草
  • 461篇烟叶
  • 251篇土壤
  • 162篇卷烟
  • 153篇学成
  • 153篇化学成分
  • 144篇烘烤
  • 99篇性状
  • 98篇叶片
  • 97篇烟区
  • 97篇色谱
  • 95篇基因
  • 87篇相色谱
  • 86篇烟碱
  • 86篇白肋烟
  • 77篇养分
  • 66篇酶活性
  • 66篇烤烟叶
  • 64篇植烟土壤

机构

  • 613篇河南农业大学
  • 236篇中国烟草总公...
  • 200篇湖南农业大学
  • 190篇中国农业科学...
  • 145篇中国科学技术...
  • 85篇云南省烟草科...
  • 74篇云南省烟草农...
  • 65篇沈阳农业大学
  • 62篇贵州省烟草科...
  • 54篇云南农业大学
  • 51篇中国农业科学...
  • 48篇湖北中烟工业...
  • 46篇中国烟草总公...
  • 44篇西南大学
  • 42篇河南省烟草公...
  • 42篇福建省烟草公...
  • 39篇云南省烟草公...
  • 39篇湖北省烟草公...
  • 36篇山东农业大学
  • 34篇云南烟草科学...

作者

  • 190篇刘国顺
  • 156篇宫长荣
  • 109篇周冀衡
  • 71篇宋朝鹏
  • 71篇杨虹琦
  • 70篇吴元华
  • 53篇叶协锋
  • 50篇贺帆
  • 48篇于建军
  • 47篇史宏志
  • 43篇汪耀富
  • 40篇邓小华
  • 34篇谢复炜
  • 33篇赵秀香
  • 31篇刘卫群
  • 30篇尹启生
  • 26篇谢剑平
  • 26篇陈建军
  • 25篇王松峰
  • 24篇李永平

传媒

  • 377篇烟草科技
  • 216篇中国烟草科学
  • 181篇中国烟草学报
  • 107篇安徽农业科学
  • 101篇中国农学通报
  • 72篇河南农业大学...
  • 64篇河南农业科学
  • 54篇湖南农业大学...
  • 50篇江西农业学报
  • 40篇湖北农业科学
  • 39篇中国农业科学
  • 36篇湖南农业科学
  • 35篇华北农学报
  • 35篇贵州农业科学
  • 31篇作物研究
  • 27篇植物营养与肥...
  • 26篇西南农业学报
  • 2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8篇土壤通报

年份

  • 14篇2023
  • 30篇2022
  • 16篇2021
  • 28篇2020
  • 19篇2019
  • 25篇2018
  • 63篇2017
  • 66篇2016
  • 90篇2015
  • 109篇2014
  • 145篇2013
  • 188篇2012
  • 223篇2011
  • 162篇2010
  • 182篇2009
  • 194篇2008
  • 237篇2007
  • 184篇2006
  • 195篇2005
  • 121篇2004
2,3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特色烤烟农艺性状与光合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进一步了解贵州特色烤烟生长特性,以K326、毕纳1号、贵烟1号、贵烟2号和K326有机烟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烤烟大田生育期(35、70、105 d)烟株农艺性状和光合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大田生长期贵烟2号农艺性状较好,移栽后105 d干质量为349.46 g/株,其次是毕纳1号(323.59 g/株);贵烟2号光合特性最好,可作为品种选育的良好材料,其次是K326和贵烟1号;K326移栽后35 d和70 d的SPAD值(35.72、46.75)均较大,毕纳1号移栽后75 d值最大(47.32);无论是农艺性状指标,还是光合特性参数,K326有机烟均较差,但其易烤性较好。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色素含量与品种选育、烘烤特性及烟叶品质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指标指导烤烟生产。
武圣江赵会纳王松峰邹焱卢贤仁潘文杰谢已书涂永高
关键词:烤烟农艺性状光合特性
基于雷达图的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综合评价方法被引量:20
2009年
为探索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方法,根据雷达图的特性,提出了基于雷达图的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方法。应用建立的方法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进行准确评价,雷达图可以作为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分析中较好的辅助工具。
魏春阳王信民蔡宪杰宋纪真
关键词:烤烟烟叶化学成分雷达图综合评价
超临界CO_2萃取与石油醚提取蒲公英的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比较2种不同方法提取中药材蒲公英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石油醚提取法提取蒲公英,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从超临界CO_2萃取出的蒲公英样品中分离鉴定出26种化学成分,占总质量的77.66%;从石油醚提取的蒲公英样品中共鉴定出27种化合物,占总质量的87.23%;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蒲公英样品中酸类物质最多,占总质量的36.4%;而石油醚提取的样品中,除去含量最多的9,12,15-十八碳三烯醛外,则是以酯类物质最多,占总质量的27.68%。结论:2种方法提取的蒲公英样品化学成分各有侧重,与石油醚提取相比,超临界CO_2萃取具有提取温度低、溶剂残留少等优点,并可用于提取蒲公英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酸类成分。
陈东弓新国刘静王定伟尹开云王松峰包崇彦
关键词:超临界CO2石油醚气相色谱-质谱香气
1-O-[3-(2-呋喃基)丙烯酰基]-beta-D-吡喃果糖的合成及应用
为开发新型卷烟保润剂,以D果糖和糠醛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1 O[3(2呋喃基)丙烯酰基]βD吡喃果糖(VIII),用IR,1H NMR,13C NM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了VIII的结构,并...
沈怡冯广林戴亚孙玉峰唐士军陈昆燕
关键词:保润剂
文献传递
河南省烤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评价被引量:6
2011年
以河南省不同地区403个烤烟样品为供试材料,采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烤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类物质、苯丙氨酸类物质、类西柏烷类物质、棕色化产物类及香气物质总量在地区间的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香气物质总量(除新植二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河南烟区分为3类:洛阳、商丘、济源、郑州、南阳五地区,其烟叶香气物质总量平均在169.48~189.44μg/g,与其它两类相比含量最低;平顶山、三门峡、许昌、漯河四地区,总含量平均在237.66~251.73μg/g,居于中间水平;驻马店、信阳、周口三地区,其香气物质总量在三类中最高。
苏永士马京民李斌吴晓彦徐伦叶协锋
关键词:烤烟聚类分析
国产烤烟挥发酸含量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2
2006年
测定了2002、2003年全国6产区170个烤烟烟叶样品的总挥发酸含量,并对其差异显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各产区烟叶挥发酸含量集中在0.20%~0.40%范围内,各产区烤烟挥发酸含量差异极显著,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福建、四川会理、贵州毕节、山东临沂、河南宜阳;②同一地区相同等级不同品种烟叶挥发酸含量差异不大,其中福建永定的云烟85略高于福建长汀的K326,河南宜阳的中烟101略高于中烟100;③四川会理K326和贵州毕节云烟85三个部位相同等级烟叶的挥发酸含量均是2002年的高于2003年的,且云烟85高的幅度较大,但山东临沂NC82两年的差异不明显;④上部烟叶的挥发酸含量最高,中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不同产区烟叶挥发酸含量的部位差异幅度不一样。
闫克玉李春松闫洪洋闫洪喜
关键词:烤烟烟叶总挥发酸
烤烟新引品种的灰色关联聚类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运用灰色关联聚类分析法分别对7个新引美国烤烟品种进行综合评判分析。结果表明:在λ=0.8的水平上,可将7个新引烤烟品种分为3类,品种NC297综合表现最好,品种NC102综合表现较好,其余5个品种综合表现一般。
张谊寒焦芳婵
关键词:烤烟引种
烤烟密集烘烤变黄期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香气成分的变化被引量:44
2010年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变黄阶段烤烟类胡萝卜素组分、酶活性及其降解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为密集烤房烘烤工艺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不同温湿度条件对变黄期烤烟类胡萝卜素各组分降解、相关酶活性变化及其降解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变黄期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质、新黄质、紫黄质)含量均随烘烤过程推进而逐渐降低。其中低温低湿变黄(T1)和低温中湿变黄(T2)β-胡萝卜素在变黄结束时含量较低,其值分别为17.14μg·g-1FW、19.00μg·g-1FW。叶黄质、新黄质、紫黄质含量在各处理中随温湿度的降低而降低。低温变黄处理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叶黄质、新黄质、紫黄质)的比例和烤前相比均有所升高,高温变黄处理则与之相反。不同处理叶黄质与叶黄素的比例和烤前比均升高,而新黄质和紫黄质则与之相反。烤后烟叶T1、T2处理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尤其是T2处理,其值为76.31μg·g-1。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香气成分含量以T2处理最高,为87.5634μg·g-1,其次为T1处理,为81.1192μg·g-1,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变黄期T1、T2处理有利于脂氧合酶(LOX)、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充分表达,使类胡萝卜素降解更充分。相关分析表明,烘烤中变黄期POD活性与类胡萝卜素各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变黄期低温和相对较低的湿度条件下,保持相对较高的酶活性,使LOX与POD之间的协同拮抗作用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并在36—48h适当延长相对较长的时间,对充分降解类胡萝卜素物质和改善烟叶香气品质是有利的。
宋朝鹏武圣江高远许自成张卫建宫长荣
关键词:密集烘烤类胡萝卜素降解机理香气成分
拮抗细菌B8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菌株鉴定被引量:40
2007年
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对烟草黑胫病菌及其它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B8,平板对峙培养抑菌带内菌丝畸形、原生质凝集或外渗。其发酵原液和发酵液的无菌滤液均能抑制烟草黑胫病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其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结果表明预防作用达100%。室内盆栽试验表明B8菌株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的预防作用可达78.1%,优于治疗作用。该菌菌体杆状,芽孢侧生、椭圆形,经形态学、生理生化性状和16S rDNA序列测定,将其鉴定为侧孢短芽孢杆菌。
赵秀香吴元华李晔
关键词:拮抗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烟草黑胫病RDNA
斜纹夜蛾性诱剂的诱蛾效果被引量:22
2008年
对斜纹夜蛾Spodoptern litura(Fabricius)性引诱剂诱芯的型状、盛虫器的颜色以及夜间不同时间段的诱蛾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线状诱芯比杯状诱芯有效期长;不同颜色的盛虫器对诱虫效果没有影响;上半夜诱蛾百分率显著比午夜和下半夜的少,午夜与下半夜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筒型性诱捕器比水盆(用杯状诱芯)诱集斜纹夜蛾成虫效果好。
王方晓杨可辉张秀衢程新胜
关键词: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捕器
共2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