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E0204)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欣陈浮马建薇袁一星陆华伟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叶栅
  • 2篇动态链接
  • 2篇动态链接库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生物稳定性
  • 2篇水管
  • 2篇链接
  • 2篇链接库
  • 2篇混合编程
  • 2篇给水
  • 2篇给水管
  • 2篇给水管网
  • 2篇管网
  • 2篇编程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动特性
  • 1篇虚拟现实
  • 1篇虚拟现实技术

机构

  • 7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哈尔滨汽轮机...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篇李欣
  • 3篇陈浮
  • 2篇陆华伟
  • 2篇袁一星
  • 2篇马建薇
  • 1篇宋彦萍
  • 1篇赵明
  • 1篇赵洪宾
  • 1篇杨科
  • 1篇宋学峰
  • 1篇李红梅
  • 1篇齐晶瑶
  • 1篇李秀香
  • 1篇王仲奇
  • 1篇王静海
  • 1篇王松涛

传媒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汽轮机技术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推进技术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叶片前缘喷气对大转角涡轮平面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对具有前缘逆主流不同位置喷射冷气的大转折角气冷涡轮直叶栅进行了详细的流道内部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冷气喷射改变了叶片型面静压分布规律;前缘不同位置喷气对流道内部通道涡和端壁附面层的影响差异较大;不同冷却方案导致损失增加的机理不同,损失增加量级也有所不同。
陈浮杨科王松涛王仲奇
关键词:涡轮叶片叶栅气动特性
非对向法和混合编程在叶栅流场测量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3年
基于气动探针非对向测量原理,给出了求解叶栅流场气动参数的凸四边形插值计算方法,并通过VB与Fortran混合编程,利用动态链接库技术在不同语言间实现数据交换,开发了集计算、显示及分析为一体的叶栅风洞实验数据可视化处理系统。不同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计算精确度和工作效率,其原理对采用非对向测量方法的其他气动测量仪器(如热线风速仪)也是适用的。
陈浮宋彦萍陆华伟
关键词:叶栅流场测量动态链接库数据交换叶轮机械
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分子的VRML模型被引量:1
2004年
用半经验量子化学计算MNDO PM3方法 ,计算了腐殖酸 (HA)和 3 氯 4 (二氯甲基 ) 5 羟基 2 ( 5H) 呋喃酮 (MX)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等 .用MolSurf软件建立了HA和MX的VRML (虚拟现实造型语言 )
李欣齐晶瑶袁一星
关键词:饮用水有机污染物VRML虚拟现实技术腐殖酸
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降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以东北某市饮用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悬浮培养测定法,讨论了生物可降解性有机碳(BDOC)测定中降解动力学特性,得出在28 d测定中,BDOC的降解动力学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为BDOC1=BDOCu(1-10^(-0.07449t)), 降解常数k=0.074 49 d-1.试验研究表明:BDOC3约占BDOC28总量的40.22%,以测定BDOC3代替测定BDOC28 是可行的.试验还证明了UV254与DOC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和,求解出了相关方程为DOC= 15UV254+2.45.
李欣马建薇
关键词:饮用水细菌
BDOC值对管网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04年
 目前降低给水管网中生物可降解性有机碳(BDOC)已成为水厂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以东北某水厂为例,研究了出厂水的BDOC阈值问题,并对出厂水BDOC浓度对给水管网中游离性细菌、吸附性细菌的再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出厂水BDOC浓度阈值为0.2mg/L;当BDOC浓度发生变化时,游离性细菌变化量没有吸附性细菌变化量大。
李欣袁一星马建薇宋学峰李红梅
关键词:阈值给水管网生物稳定性
给水管网中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的变化被引量:7
2006年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厂及相对应的给水管网为对象,研究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的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给水管网中BDOC的变化是余氯和细菌总数两个因素相互制约的结果;同时,水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季节BDOC的变化趋势也不同.
赵明李欣王静海赵洪宾
关键词:给水管网生物稳定性
基于混合编程思想的叶栅实验数据显示交互技术研究
2004年
通过VB与Fortran的混合编程,利用动态链接库技术在不同语言间实现数据交换,开发了集计算、显示及分析为一体的叶栅风洞实验数据可视化处理系统。
陈浮陆华伟李秀香
关键词:混合编程动态链接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