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K10-12)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赖生华李鹏飞曾洪流梁全胜柳伟明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石油大学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德克萨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盆地
  • 5篇鄂尔多斯盆地
  • 4篇地震
  • 3篇地震沉积学
  • 3篇时频
  • 3篇时频分析
  • 3篇频分
  • 3篇沉积学
  • 2篇地层
  • 1篇地层切片
  • 1篇地震反射
  • 1篇地震反射特征
  • 1篇地震数据
  • 1篇地震信息
  • 1篇砂岩
  • 1篇上古生界
  • 1篇石盒子组
  • 1篇下石盒子组
  • 1篇相位
  • 1篇煤层

机构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陕西延长石油...
  • 1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3篇赖生华
  • 1篇赵永刚
  • 1篇李荣西
  • 1篇梁全胜
  • 1篇乔向阳
  • 1篇曾洪流
  • 1篇王永炜
  • 1篇丁熙
  • 1篇柳伟明
  • 1篇李鹏飞

传媒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石油物探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高家河地区上古生界地震沉积学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综合利用地震岩性学理论、地震反射同相轴非频变特征、地震数值模拟和时频分析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高家河三维地震工区上古生界地层进行了地震沉积学研究。研究表明:1基于在上古生界建立的5个参考等时地震反射界面,通过线性内插,在90°相位地震数据体中形成311层具有等时意义的地层切片;2在地震薄层(<λ/4,λ为通过砂岩的地震波波长)的情况下,90°相位地震数据的极性与岩性具有对应关系,零相位和90°相位地震剖面具有相同的纵向分辨率;3利用振幅信息进行岩性(沉积体系)解释时,频率并不是越高越好;最佳频率是使目的层内最厚砂岩达到调谐振幅的频率(调谐频率);490°相位地震数据的时频谱不能反映由薄砂层到厚砂层的连续变化特征,所以利用90°相位地震资料地层切片预测岩性时,必须将地震主频调整为最厚砂层的调谐频率。将上述认识应用到工区上古生界山西组二段最下部(P1S23)的地层研究,揭示了该时期主要水道的分布特征。
梁全胜
关键词:地震沉积学鄂尔多斯盆地
煤层对砂岩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及其地震岩性学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山2段为例被引量:8
2015年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山2段煤层直接上覆或下伏于砂岩的地层结构特征,设计了六个地质模型(包括3个层状砂岩模型及3个楔状砂岩模型),利用褶积模型,将相应的反射系数模型与主频为5~120Hz、步长为5Hz的0°和90°相位的雷克子波进行褶积(采样间隔为1ms),从而得到了不同子波主频的合成地震记录。通过提取合成地震记录的砂岩顶、底界面或砂岩中心振幅,首次模拟了0°和90°相位子波情况下煤层对砂岩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层的厚度、位置及与砂岩的距离对砂岩地震反射的调谐频率、振幅及极性都会产生影响,煤层可以使砂岩地震反射同相轴极性反转,以致于难以预测薄层砂岩厚度,特别是当煤层厚度不稳定或煤层与砂岩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砂岩顶、底界面或中心的振幅不能反映薄层砂岩的厚度;在存在不同厚度、位置煤层的情况下,应考虑采用其他方式预测薄层砂岩的厚度,如利用不同位置的振幅地层切片等。
赖生华梁全胜曾洪流李鹏飞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煤层
高家河地区盒_8段地层地震-沉积响应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高家河地区上古生界盒_8段地层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复杂的问题,利用岩石物性、90°相位地震数据体、时频分析技术及地震沉积学等方法,在地震剖面上建立高频等时地层格架,将地质、测井及地震相结合,对不同主频的地层切片进行沉积学解释,研究盒_8段地层地震-沉积响应特征,确定目的层沉积相带平面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盒_8段地层砂岩、泥岩声波速度范围重叠较大,砂岩声波速度整体上略高于泥岩声波速度,孔隙度对纵波速度有较大的影响;盒_8段地层受山西组煤层地震反射波干涉作用影响强烈,地震有效频带为40~100 Hz;研究区盒_8段地层沉积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较大规模的2条水下分流河道为其主要微相,一条水下分流河道沿S228—S232—S204—S205—Yq2—S216井呈南东—北西向展布,另一条水下分流河道沿Y218—S222—Y120—S226井近东西向展布。研究结果对研究区下步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乔向阳朱晴孙建峰
关键词:时频分析地震沉积学盒8段鄂尔多斯盆地
利用地震信息研究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高家河三维区盒八段为例被引量:7
2017年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高家河三维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八段为例,阐明了利用地震信息研究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的方法。研究表明,岩石物性是地震资料进行沉积学解释的基础。基于90°相位地震数据体,利用时频分析技术,分析砂层地震反射频率;结合地震滤波,压制砂层地震干涉作用。地质、测井及地震相结合,对不同主频的地层切片进行沉积学解释,该方法有助于提高预测沉积体系的精度。研究区三角洲前缘亚相是盒八段的主要沉积亚相,其主要沉积微相为具有较大规模的2条分流河道。一条水下分流河道呈南东—北西向,沿S228、S232、S204、S205、Yq2和S216井展布;另一条分流水道近东西向,沿Y218、S222、Y120和S226井分布。这些水下分流水道充填砂体自然伽马曲线呈钟形、齿状钟形或箱形,在地层切片上表现为中、强能量带状反射模式。此外,一较小规模水下分流河道见于研究区西缘S212、Y217、S211、S210、S246及S247井区,在地层切片上表现为中弱能量蠕虫状、小斑块地震反射模式。
赖生华柳伟明赵永刚丁熙
关键词:时频分析地层切片下石盒子组二叠系鄂尔多斯盆地
基于地震信息的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高家河三维区本溪组下部沉积体系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阐明了利用地震信息研究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的方法。基于90°相位地震数据体,利用时频分析技术,分析砂层地震反射频率;结合地震滤波,压制砂层地震干涉作用。利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及地震沉积学研究技术,在地震剖面上建立高频等时地层格架。最后,将地质、测井及地震相结合,对不同主频的地层切片进行沉积学解释。结合混频显示,主成分分析(PCA)及空间雕刻技术,确定沉积体系空间分布。研究表明,研究区本溪组下部(C_2b_2)沉积时期主要发育障壁滨岸沉积体系。研究区东部可能发育一较大规模的潮道。在S229—S228区域、S207—S209区域、S224—Y287区域及Y123区域也发育树枝状潮道或潮渠,主要呈南北向、北西向展布。潮道为主要富砂区域,测井上表现为钟形或齿状钟形相,地层切片上表现为线状强能量分布模式。砂坪主要发育在S231—S208区域,沿潮道边缘分布,夹泥层,测井相类型多种多样,见漏斗状、箱状及复合漏斗状。砂坪或砂斑在地层切片上表现为斑状及蠕虫状中—强能量反射模式。该方法有助于提高预测沉积体系的精度,对研究区内的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价值。
王永炜李荣西赖生华
关键词:本溪组地震沉积学时频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