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20100275)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王廷华张旭李晓莉魏鹏林晓滨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昆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移植后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细胞移植
  • 1篇绿色荧光
  • 1篇绿色荧光蛋白
  • 1篇脑内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骨髓间充质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干细胞
  • 1篇成活
  • 1篇充质干细胞

机构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毕涌
  • 1篇洪娟
  • 1篇林晓滨
  • 1篇魏鹏
  • 1篇李晓莉
  • 1篇张旭
  • 1篇王廷华

传媒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后的成活及迁移
2014年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细胞系,探讨MSCs移植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MSCs在脑组织中的成活及迁移分布情况。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GFP转基因小鼠的MSCs,将PD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MSCs移植组(MSCs组)、DMEM/F12培养液对照组(DMEM/F12组)和PD空白对照组,MSCs组进行纹状体MSCs细胞移植。于MSCs细胞移植术前及术后第2、4和6周,计数阿扑吗啡(APO)诱发下30min内的平均旋转圈数,动态观察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并观察移植部位脑组织形态学及MSCs成活和迁移情况。结果 MSCs传代培养后形成形态均一的梭形细胞,呈GFP强阳性表达;MSCs纯度得到提高,与原代培养3d的MSCs比较,传代培养5代后MSCs的CD44、CD54阳性率增高〔(95.8±0.8)%vs.(64.4±2.2)%,(91.4±1.3)%vs.(63.2±0.5)%,〕,CD44阳性率减低〔(33.6±4.1)%vs.(2.1%±1.8)%〕(均P<0.05)。移植术后第2周,MSCs组在APO诱发下30min内的平均旋转圈数为(9.2±1.8)次/min,较移植术前〔(10.8±1.8)次/min〕明显减少(P<0.05),亦低于DMEM/F12组〔(10.1±2.1)次/min〕和PD空白对照组〔(10.8±2.2)次/min〕(P<0.05);在移植术后第4周〔(5.7±2.1)次/min〕和第6周〔(6.2±1.9)次/min〕平均旋转圈数减少最为明显(均P<0.05),亦均低于DMEM/F12组〔(10.6±1.8)、(10.2±1.4)次/min〕和PD模型组〔(11.1±2.1)、(10.4±1.7)次/min〕(均P<0.05);DMEM/F12组和PD空白对照组平均旋转圈数移植术前后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移植细胞在PD模型大鼠脑组织内均能存活,并与大鼠组织产生整合;大鼠脑组织结构无破坏,无胶质瘢痕形成。结论成功建立了GFP转基因小鼠的MSCs细胞系;MSCs脑内移植能有效改善P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表现,与宿主组织相容性良好。
毕涌林晓滨李晓莉魏鹏王廷华张旭洪娟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细胞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