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H020)

作品数:83 被引量:844H指数:17
相关作者:杨慧石彤李洁牛建林刘爱玉更多>>
相关机构: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华女子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0篇经济管理
  • 55篇社会学
  • 15篇政治法律
  • 9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篇社会
  • 13篇女性
  • 10篇社会性
  • 10篇社会性别
  • 9篇性别
  • 9篇性别观念
  • 9篇教育
  • 7篇性别差异
  • 7篇妇女
  • 6篇调查数据
  • 6篇性别视角
  • 6篇影响因素
  • 6篇人力资本
  • 6篇资本
  • 6篇就业
  • 6篇城乡
  • 5篇家庭
  • 5篇妇女社会地位
  • 4篇大学生
  • 4篇信仰

机构

  • 13篇全国妇联妇女...
  • 10篇中华女子学院
  • 8篇北京大学
  • 8篇中华全国妇女...
  • 7篇中国人民大学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 6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安徽省社会科...
  • 4篇贵州财经大学
  • 4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上海工程技术...
  • 2篇首都经济贸易...
  • 2篇妇女研究所
  • 2篇浙江警察学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9篇杨慧
  • 8篇石彤
  • 7篇李洁
  • 6篇牛建林
  • 5篇刘爱玉
  • 4篇王武林
  • 4篇顾辉
  • 4篇佟新
  • 3篇和建花
  • 3篇王颖
  • 3篇谭琳
  • 2篇马焱
  • 2篇巫锡炜
  • 2篇周旅军
  • 2篇刘小楠
  • 2篇李兴睿
  • 2篇张琪
  • 2篇李龙
  • 2篇李文
  • 2篇张栋

传媒

  • 12篇山东女子学院...
  • 10篇妇女研究论丛
  • 6篇人口研究
  • 6篇中华女子学院...
  • 4篇东北师大学报...
  • 3篇人口与经济
  • 3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山西师大学报...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学海
  • 2篇人口与发展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调研世界
  • 1篇兰州学刊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人口学刊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经济问题
  • 1篇学术界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27篇2014
  • 31篇2013
  • 6篇2012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性别与生活方式——基于第三期(2010年)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
2014年
用社会性别观念分析男女两性生活方式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在经济获得极大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性别分工和角色期待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男女平等依然是一个值得继续努力的艰难课题。
沈渝
关键词:社会性别男女平等城乡差别
新时期高校女生性别观念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6
2013年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女生开始对传统性别观念持反思和批判的态度,并且更多地表达了对追求事业成功的向往。但是在高校女生群体内部,却存在学历越高,社会性别观念越趋保守的特点。就影响高校女生性别观念的外部环境而言,中国父母的社会性别观念发展状况不均;部分传统及待发展地区依然存在着对女性能力的偏见和歧视;尽管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女性人才培养和性别研究的积极意义,但仍有部分教师对女性的能力持有偏见;就业市场上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也影响了高校女生群体的自我定位和发展。
李洁
关键词:高校女生性别观念社会环境
关于妇女社会地位认知与态度基本状况的分析与思考被引量:8
2012年
以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为基础,就被调查者对妇女社会地位的认知与态度,分进步与落后两个维度和共识与差异等4个象限进行立体透视,可以系统观察性别、城乡、教育、职业、年龄等因素对个体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作用与影响。这种作用和影响,对采取有针对性的解构系统性别文化、推动先进性别文化构建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丁娟李文
关键词:妇女社会地位
家庭结构视角下的城乡养老现状与需求分析
2014年
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基于城乡老年人口家庭结构视角,分析当前城乡不同家庭结构中老年人的自我养老状况、家庭养老现状以及养老需求。研究表明:夫妇核心家庭、三代直系家庭和单人户是城乡老年人口最主要的家庭类型;城市中单人户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最差,夫妇核心家庭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较强,农村中单人户和夫妇核心家庭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较强,三代直系家庭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最差;相比于农村,城市家庭养老功能已经弱化,城乡单人户和三代直系家庭养老状况好于夫妇核心家庭,农村养老仍是以"养儿防老"为主;城乡老年人对医疗保障、服务方面的养老需求最强,社会养老形式上存在城乡和家庭类型差异。
仇志娟杜昊
关键词:老年人口家庭结构养老需求
民族地区老年妇女信教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民族地区老年妇女信仰宗教的现象较突出,信教老年妇女主要表现为"双低"和"双高"的特征。妇女信教时间主要集中于中年和晚年,超过一半以上的老年妇女信仰宗教是"半道出家",从而宗教参与表现出"需要时去"的现象。回归分析发现民族地区老年妇女信教受人口学类、健康类、社会保障类和经济类因素的影响。信仰宗教是民族地区老年妇女获取养老资源的选择,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让宗教资源更好地为民族地区老年妇女服务。
王武林
关键词:民族地区老年妇女宗教信仰
时间利用的性别差异——1990~2010年的变动趋势与特点分析被引量:32
2014年
文章利用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系统描述了1990~2010年两性时间利用的变动趋势、现状及特点,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是女性的时间分配呈现“三短二长”的特点,即与男性相比,女性具有工作时间短、学习时间短、闲暇时间短,而家务时间长、睡眠时间略长的特点。综合来看,她们的总劳动时间超过男性,劳动负担更重,尤其是城镇女性。二是婚姻对两性时间分配的作用相反:婚姻增加男性的工作时间,减少其家务时间,但降低女性的工作时间,婚姻增加其家务时间,表明婚后女性会牺牲自己的工作、学习和休闲娱乐时间,来维持家庭运行和经营婚姻。三是较高的教育和收入有助于把女性从繁重的家务中解放出来,但她们过长的家务时间又阻碍了收入的提升。无酬劳动占用女性太多的时间,不利其社会劳动参与、学习和休闲,使她们具有更大的依赖性。故此,推进性别平等,必须同时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着手,需要倡导两性之间更为有利于性别平等的时间分配模式,需要倡导家庭内部分工的互助性和分担性。
杨菊华
关键词:性别差异
女性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多,特别是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重。虽然妇女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在考虑妇女整体心理健康影响时,往往需要找出普遍性因素。在对吉林省女性心理健康基本状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与男性相对照的差异进行结构分析与阐释。研究表明,婚姻家庭、工作和生活环境、工作满意度和城乡结构对男女两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女性的心理健康受婚姻家庭的影响大于男性;工作满意度对男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大于女性;城市女性心理健康状况最差。
张凤荣姜雪
关键词:影响因素
国家、市场、社会和家庭交织影响下性别观念的回归被引量:13
2014年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第二期(2000年)和第三期(2010年)表明,传统性别观念出现了回潮。传统性别观念回潮客观反映了女性在经济转型中的境遇,这种境遇交织着国家、市场、社会和家庭等多种因素的此消彼长和相互交融。市场化经济改革以后,国家弱化了对性别观念的直接改造,转变为立足于长远的制度建设,加强了其对现代性别观念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市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又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以其素质话语的特殊需求启迪了女性追求现代性别观念;以平等为基础的社会参与不断地促进着女性对现代性别观念的认同;家庭本身建构出的性别角色关系的能动性在国家的直接干预退隐之后凸显出来,家庭生活中性别关系实践直接而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性别观念的塑造。性别观念就是在这样多重因素的互动中,以传统名义下的新型社会内涵出现在人们面前,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顾辉
关键词:性别观念社会家庭
影响女大学生成长的若干社会因素分析
2013年
近年来,高等教育机构中女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日益增长,这要求我们对女大学生成长的特殊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基于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高校教师群体的社会性别意识水平发展不均,存在着对女性能力持负面评价的现象;女大学生在参与同龄群体活动的方式上与男性存在差别;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女大学生仍然面临着向上流动的障碍。对此,建议高等教育机构对教师群体展开有针对性的性别平等培训,反思甚至重建高等教育的学习模式和氛围,并对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
李洁石彤
关键词:高等教育女大学生教师文化社会阶层
什么样的男人做家务——情感表达、经济依赖或平等性别观念?被引量:21
2015年
文章以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中城镇18-64周岁、目前在婚且有工作和劳动收入的非农业男性劳动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男性人群承担家务劳动的状况以及影响要素。研究揭示:男性经济上的独立与成就对于其家务劳动投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受制于可用的时间,再次是性别角色观念与夫妻情感,男性家务劳动的承担不存在"性别表演"现象。本研究的新意在于:在经验验证了时间约束、性别角色观念、相对资源视角之外,证实了家务劳动作为情感表达而存在。
刘爱玉庄家炽周扬
关键词:情感表达经济依赖性别观念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