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计划(12ZCZDSF01400)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铁龙孙馨王薇王振虹王雅楠更多>>
-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职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水中纳米零价铁在斑马鱼体内的生物富集和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以斑马鱼为受试对象,研究纳米铁在鱼体内的富集状况与组织病理学变化。分别将斑马鱼(Danio rerio)暴露于5.00 mg/L、10.00mg/L、15.00 mg/L和20.00 mg/L的纳米铁悬浮液中饲养7 d,取样解剖,对鱼体的不同器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肠道内铁的富集量显著高于鳃、躯干等其他部位,且肠道和整体的富集量都在10.00 mg/L的处理下达到最大。切片结果显示,铁在肠道有富集,且肠和鳃部组织中出现了一定的病理和形态学变化。在富集-释放试验中,先将斑马鱼暴露于质量浓度为5.00 mg/L和10.00 mg/L的纳米铁悬浮液中进行为期7 d的富集试验,而后将受试鱼体取出,置于空白水体中进行7d释放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铁在鱼体内的富集量与暴露时间有关,第6 d时达到最大值;在清水释放体系中,鱼体内的铁质量比持续降低,直至未染毒水平。研究表明,铁可能是随斑马鱼的呼吸及吞食作用而进入体内,而且会对其直接接触器官和组织产生有害影响,在干扰消除后体内的铁会再次从体内释放出去。
- 孙馨王雅楠王薇李铁龙
- 关键词:环境学斑马鱼组织病理学
- 纳米Fe^0粒子对产乙烯脱卤菌群脱氯性能和多样性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为探讨纳米Fe0粒子对产乙烯脱卤菌群脱氯性能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采用纳米Fe0粒子与产乙烯脱卤菌群联合脱氯,并通过气相色谱、PCR-DGGE和TEM等技术手段进行相关表征.结果表明:当纳米Fe0粒子浓度为0~0.50 g·L-1时,体系的脱氯速率提高较小,低于40%,且菌种数量无明显变化;当其浓度为0.50~1.00 g·L-1时,体系的脱氯速率由0.31μmol·h-1提高到0.77μmol·h-1,体系的脱氯速率提高了60%,部分DGGE条带消失,多样性减少.TEM结果显示,产乙烯脱卤拟球菌在与纳米Fe0粒子接触部位有轻度破损,但细胞没有破裂.纳米Fe0粒子浓度较高时对产乙烯脱卤菌群的脱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会使产乙烯脱卤菌群物种多样性减少.
- 王振虹葛兴彬王雅楠孙馨李铁龙修宗明Pedro J.Alvarez
- 关键词:多样性
- 固定化微生物-纳米铁的制备及对高氯酸盐的降解被引量:1
- 2014年
- 应用琼脂制备包覆型微生物-纳米零价铁复合物,并进行干燥处理,研究该复合物降解高氯酸盐的性能及活化、海藻糖、保存时间对降解性能的影响。微生物采自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活性污泥并驯化4个月。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纳米铁为直径约80 nm的球形颗粒物。复合物表面呈非晶型的疏松结构,其中直径5μm左右的球形团块是活性污泥的颗粒结构。活性污泥微生物可在12 d内将初始质量浓度50.0 mg/L的高氯酸降解至检测限以下,反应拐点出现在第8 d,显示其具有高氯酸盐自养性能。制备时添加海藻糖并经活化、保存7 d的复合物可在18 d内将初始质量浓度50.0 mg/L的高氯酸降解至检测限以下,反应拐点出现在第9 d。未活化组在18 d内将高氯酸盐质量浓度降低了8%,说明活化对复合材料降解高氯盐的性能有重要作用。未添加海藻糖的复合物反应拐点为第12 d,比添加海藻糖的迟了3 d,表明海藻糖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护其微生物活性。保存30 d和保存7 d的复合物的降解性能没有显著区别,表明复合材料可长期保存而不失生物活性。
- 佟玉洁李宁李铁龙
-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生物修复纳米铁高氯酸盐
- 纳米钯金铁三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三氯乙烯的降解
- 2013年
- 在乙醇水体系中利用硼氢化物液相还原法合成纳米铁颗粒,通过化学沉淀法将钯金粒子负载于纳米铁表面,得到纳米钯金铁(Pd-Au@Fe)三金属催化剂复合材料,采用TEM,EDS和XPS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纳米单金属Fe0及双金属Pd@Fe相比,三金属催化剂对三氯乙烯(TCE)具有更高的降解能力.保持催化剂加量1.4g/L,Pd/Fe为0.35%(ω),Au/Fe为1.0%(ω)时,其降解15mg/L TCE的速度最快,5min时去除率为88.21%,表观速率常数为0.311min-1,是相同Pd含量下Pd@Fe双金属催化剂的3.6倍.随降解反应持续,Pd-Au@Fe的乙烯乙烷生成率及乙烯加氢转换乙烷速率均远高于双金属Pd@Fe.
- 田志海王媛袁峰均刘伟金朝晖李铁龙
- 关键词:三氯乙烯加氢
- 纳米零价铁的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5年
- 纳米零价铁(n ZVI)由于其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活性高以及强还原性,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环境修复材料,广泛运用于污染地下水及土壤修复。大量的n ZVI颗粒直接注射到污染位点会增加生态系统的暴露可能性,并且由于n ZVI粒径特别小,能穿过细胞膜和生物体的各类天然屏障,对环境及生态系统存在潜在风险,因此科学家们开始更多地关注n ZVI的生物安全性研究。鉴于n ZVI在环境修复应用中的巨大潜力和可能的毒性效应,对n ZVI环境风险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n ZVI生态毒性的研究成果,n ZVI对病毒、细菌、微生物群落、以及动植物等都能导致一定的负面效应,尽管其毒性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n ZVI暴露后铁离子的释放和氧化损伤确实可以引起生物效应,部分研究还分析了环境因素和表面改性对其毒性的影响。文章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纳米零价铁的研究提供参考。
- 葛兴彬王振虹郭楚奇孙馨李铁龙王薇
- 关键词:纳米零价铁生态毒性毒性机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