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3-1-11)

作品数:10 被引量:179H指数:5
相关作者:康振生黄丽丽赵杰王晓杰詹刚明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小麦
  • 4篇锈病
  • 4篇锈菌
  • 4篇条锈病
  • 4篇条锈菌
  • 4篇小麦条锈病
  • 3篇小麦条锈菌
  • 3篇基因
  • 2篇孢囊
  • 2篇孢囊线虫
  • 2篇线虫
  • 2篇抗条锈
  • 2篇克隆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基因
  • 1篇电子克隆
  • 1篇淀粉
  • 1篇淀粉特性
  • 1篇冬孢子
  • 1篇毒性

机构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江苏里下河地...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9篇康振生
  • 5篇黄丽丽
  • 4篇赵杰
  • 2篇王晓杰
  • 2篇张管曲
  • 2篇王建锋
  • 2篇詹刚明
  • 1篇汤春蕾
  • 1篇郭军
  • 1篇陆宁海
  • 1篇黄雪玲
  • 1篇吴建辉
  • 1篇张培禹
  • 1篇韩德俊
  • 1篇张晓祥
  • 1篇彭德良
  • 1篇成玉林
  • 1篇冯浩
  • 1篇周新力
  • 1篇姚娟妮

传媒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菌物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3
  • 5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及其变异研究进展被引量:105
2015年
小麦条锈病(wheat stripe rust or yellow rust)是一种气传性的低温真菌病害,在所有小麦产区均可暴发流行,造成巨大的产量和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小麦的安全生产。其病原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f.sp.tritici Eriks.&Henn.,Pst)为严格专性寄生真菌,致病性变异频繁,常造成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引发病害大流行。因而,从20世纪50年代起,条锈菌致病性变异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并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从小麦品种抗病性丧失、条锈菌致病性变异途径、条锈菌群体遗传、条锈菌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以及条锈菌效应蛋白等不同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条锈病防治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期通过准确预测条锈菌优势小种、合理利用和布局抗病基因、利用新策略创制新型持久广谱抗病材料,不断优化和完善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小麦条锈病可持续控制。
康振生王晓杰赵杰汤春蕾黄丽丽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
1980份小麦地方品种和国外种质抗条锈性鉴定与评价被引量:49
2012年
【目的】寻找新的条锈病抗源并建立高效抗源筛选和评价体系,为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1 980份尚未大量应用于中国小麦生产的地方品种和国外种质,在陕西杨凌地区人工混合小种接种鉴定圃和甘肃天水地区自然诱发鉴定圃进行连续3年的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筛选;利用苗期抗谱分析,同时以Yr5、Yr9、Yr10、Yr15、Yr18和Yr26等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进行检测筛查,综合分析所筛选的抗病材料可能携带的抗病基因。【结果】筛选出8份具有全生育期抗性和42份具成株期抗性的小麦条锈病抗源。结合抗病表现和已知Yr基因分子检测分析表明:50份抗病材料中有6份材料可能带有Yr9;2份材料可能带有Yr10;21份材料可能带有Yr18;未发现携带Yr5、Yr15和Yr26的抗源;品冬34、青春39等6份材料可能携带未发掘的全生育期抗条锈病新基因。【结论】建立了小麦条锈病抗源鉴定和评价体系,筛选出50余份具有不同抗病性特征的抗源材料,为进一步培育抗条锈病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韩德俊张培禹王琪琳曾庆东吴建辉周新力王晓杰黄丽丽康振生
关键词:小麦小麦条锈病抗病种质基因检测
小麦条锈菌冬孢子发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冷冻切片技术、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研究了小麦条锈菌冬孢子的个体发生过程和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冬孢子由排列在冬孢子堆基部的双核产孢细胞产生。在发育初期,产孢细胞一端产生突起形成冬孢子芽,随后冬孢子芽经延伸并形成隔膜,依次分化形成冬孢子原基、柄细胞和冬孢子原体。冬孢子原体经有丝分裂后产生隔膜发育形成双核双细胞冬孢子。成熟的冬孢子表面光滑,具有明显加厚的细胞壁,双核融合,原生质密度增加,富含脂肪粒和糖原类物质。在部分冬孢子堆周围还可观察到莲花状包被结构。
姚娟妮张宏昌赵杰韩青梅成玉林黄丽丽康振生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冷冻切片超微结构
小麦锌指蛋白基因TaLOL2的克隆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电子克隆与RT-PCR相结合的方法,在条锈菌诱导的小麦叶片中克隆获得1个新的LSD1型锌指蛋白基因TaLOL2,并用qRT-PCR技术分析了其转录表达特征。结果显示:(1)小麦锌指蛋白基因TaLOL2的cDNA全长1 095bp,编码179个氨基酸。(2)TaLOL2含有3个典型的zf-LSD1型(CxxCxRxxLMYxxGASxVxCxxC)保守结构域,与水稻、拟南芥、大麦等植物LSD1型锌指蛋白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其中与水稻OsLOL2相似度达86.0%。(3)进化树分析表明,TaLOL2与水稻、拟南芥和大麦中部分含有3个保守zf-LSD1锌指结构的基因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其它包含不同数目的zf-LSD1锌指结构的基因亲缘关系较远。(4)qRT-PCR定量分析表明,TaLOL2在条锈菌侵染前期呈上调表达,在亲和及非亲和反应中差异表达。研究表明,TaLOL2参与了条锈菌诱导的小麦抗病防卫反应,很可能作为正调控因子参与了小麦-条锈菌非亲和互作中对条锈菌的抗性信号途径。
白鹏飞杨倩康振生郭军
关键词:条锈菌电子克隆
陕西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的新发生地区与田间侵染规律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明确陕西省渭北旱塬区和陕北地区小麦孢囊线虫病(cereal cyst nematode,CCN)发生状况及其田间侵染规律,为陕西省CCN的综合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小麦孕穗期至灌浆期,采用五点法随机取样、芬萘维克漂浮法(Fenwick)分离孢囊、利用形态学方法鉴定孢囊线虫种类;定点定期取样,利用次氯酸钠-酸性品红法对根系染色,显微镜检查根内线虫虫态与数量。【结果】陕西省渭北旱塬区和陕北地区等24个县(市)小麦的禾谷孢囊线虫病的致病线虫种类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麟游县的平均孢囊量最高,为32.0个/100 g土,永寿县的平均孢囊量最低,为5.5个/100 g土。调查的陕北地区县市没有发现CCN。冬小麦秋播后,土壤中CCN孢囊孵化后的2龄幼虫(J2)即可侵入根系内。翌年小麦返青,J2幼虫开始侵染,高峰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4月中旬开始出现3龄幼虫(J3),4月下旬J3开始膨大,5月初在小麦根表可见白色孢囊。【结论】麟游县、永寿县、礼泉县和武功县为CCN新发生地区;CCN在陕西省存在秋播后与返青后2个侵染阶段,1年发生1个世代。
赵杰张管曲康振生
关键词:小麦禾谷孢囊线虫侵染规律
陇南越夏区自生麦苗条形柄锈菌毒性表型及分子基因型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解陇南地区越夏自生麦苗上条形柄锈菌的毒性组成及群体遗传结构,将采自天水、陇南及定西的自生麦苗上的39个单孢子堆菌系采用中、美鉴别寄主毒性分析法和TP-M13-SSR荧光标记技术,进行毒性鉴定并对其基因组DNA进行SSR标记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鉴别寄主上供试菌系被区分为9个致病类型,在美国鉴别寄主上则得到24个毒性类型,在中美鉴别寄主上共得到30个毒性表型。通过中国鉴别寄主鉴定的CYR32、CYR33为优势小种,毒性比率分别达到35.9%和30.8%。SSR标记将这些菌系划分为36个基因型,毒性分析与SSR标记聚类分析分别将供试菌系聚类为6个类群,毒性数据与分子数据相关性低(r=0.043)。两种分析显示分别存在地理来源不同但毒性表型或分子基因型相同(相似性达100%)的菌系,并且Nm=2.59。上述结果表明自生麦苗上条形柄锈菌群体的表型和基因型多样性都非常丰富,群体间存在频繁基因交流,这为秋苗发病储备了较高多样性的菌源。可为小麦条锈病的综合治理及越夏区小麦品种抗性基因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詹刚明王付平王建锋黄丽丽康振生
关键词:毒性分析SSR
小麦蒜氨酸酶基因TaAly1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2012年
【目的】克隆小麦蒜氨酸酶基因CDs区,并对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和实时定量表达检测。【方法】采用电子延伸结合RT-PCR方法,从小麦叶片分离出蒜氨酸酶基因,网络资源分析其序列特征,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到1个小麦蒜氨酸酶基因TaAly1,其开放阅读框全长1 023bp,编码340个氨基酸,与水稻和玉米蒜氨酸酶基因的同源性为70%,其基因组DNA序列含有3个内含子;TaAly1在小麦幼苗根部几乎不表达,在叶部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茎部;植物激素GA、MeJA、SA处理及条锈菌接种和干旱、低温处理,均能诱导该基因的表达量迅速增加。【结论】成功克隆了小麦TaAly1基因的CDs区,该基因可能通过依赖GA、Me-JA和SA的信号通路参与小麦与条锈病的互作。
黄雪玲冯浩康振生
关键词:小麦蒜氨酸酶RT-PCR克隆
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利用TP-M13-SSR自动荧光检测技术,对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物种水平上,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群体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8、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9,表明该省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同时,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在地区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7个条锈菌群体中,宁强种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H为0.18,I为0.28)。AMOVA分析显示,陕西省小麦条锈菌在地区间、种群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分化分别为:12.26%、10.88%和76.86%,表明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群体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但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部。
王建锋陆宁海陈长卿詹刚明黄丽丽康振生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SSR标记基因流
小麦品种Yaco"S"成株期抗条锈病主效QTL定位及小麦抗赤霉病基因Fhb1的分子检测
小麦条锈病是由真菌条形柄锈菌引起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湿冷环境的世界级小麦病害,严重威胁着小麦安全生产。尽管施用杀菌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条锈病的发生,但这种方法既造成了环境污染、又增加了成本。而种植抗病品种一直是一种经济环保...
李海洋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数量性状位点赤霉病分子检测
文献传递
不同糯小麦品种(系)品质及其烘烤制品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为推动糯小麦的品质改良及开发利用,以国内不同育种单位育成的多个糯小麦为试验材料,以普通强筋、中筋及弱筋小麦作为对照,分析其淀粉组分,糊化特性、面团流变学特性,并对其制作的酥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糯小麦的淀粉含量及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低于普通小麦;在淀粉糊化特性上,糯小麦的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回生值显著低于普通小麦,峰值温度高于普通小麦;在粉质仪参数上,糯小麦的吸水率显著高于普通小麦,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粉质质量指数均显著低于师栾02-1,糯小麦弱化度较高,显著高于师栾02-1和扬麦158;糯小麦制作的酥条体积,酥性显著高于普通小麦,硬度显著低于普通小麦,气孔大且均匀,横截面积明显大于普通小麦。不同糯小麦品种(系)间比较,扬17G76、天糯158、扬14-282及扬糯麦1号在面团流变特性和制作酥条上表现较为优异,表明通过提高糯小麦筋力有助于改善糯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及烘烤食品品质。本研究结果可为糯小麦育种及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文莉张晓张晓祥刘健吴荣林李曼李东升高德荣程顺和
关键词:糯小麦淀粉特性糊化特性面团流变学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