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3050)

作品数:38 被引量:175H指数:9
相关作者:俞庆森商志才邹建卫赵文娜张兵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博士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理学
  • 8篇医药卫生
  • 7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沙星
  • 7篇药物
  • 7篇氟沙星
  • 6篇分子
  • 6篇从头算
  • 5篇荧光
  • 5篇静电
  • 4篇定量结构-性...
  • 4篇荧光猝灭
  • 4篇疏水
  • 4篇猝灭
  • 3篇电势
  • 3篇定量构效关系
  • 3篇手性
  • 3篇诺氟沙星
  • 3篇量子化学
  • 3篇静电势
  • 3篇COMFA
  • 2篇蛋白
  • 2篇氧氟沙星

机构

  • 33篇浙江大学
  • 4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湘潭工学院
  • 1篇塔里木大学
  • 1篇浙江树人大学

作者

  • 31篇俞庆森
  • 18篇商志才
  • 16篇邹建卫
  • 10篇赵文娜
  • 9篇张兵
  • 8篇郭明
  • 7篇胡桂香
  • 6篇蒋勇军
  • 6篇王艳花
  • 6篇郑柯文
  • 6篇马国正
  • 6篇易平贵
  • 3篇曾敏
  • 2篇谭非
  • 2篇金海晓
  • 2篇宋旭春
  • 2篇董喜贵
  • 2篇梁永宏
  • 2篇胡瑞定
  • 2篇范成平

传媒

  • 10篇物理化学学报
  • 9篇化学学报
  • 6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3篇Chines...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通报
  • 1篇有机化学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Chines...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2篇2005
  • 11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芳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在Pirkle型色谱柱上拆分的CoMFA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CoMFA)研究了 5 芳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定量结构 -保留关系 .本研究从构象搜索所得的低能结构出发构建化合物分子的构象 ,并进行了全空间搜索 .得到了较好的模型 (CoMFA的交叉验证回归系数q2 为 0 .764 ,模型的线性回归系数r2 为 0 .962 ) .这些方程不仅有助于推测被识别剂和识别剂之间的结合方式 ,还可以定量地预测结构相近的类似物的拆分可能性 。
张兵商志才赵文娜邹建卫杨郭明俞庆森
关键词:手性药物
加替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研究被引量:22
2004年
应用简化的Hummel-Dreyer区带毛细管电泳方法(capillaryzoneelectrophoresis,CZE)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与加替沙星分子间的结合作用机制.在位点结合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实用的非线性模拟计算公式,在优选的实验条件下,根据模拟计算公式计算了蛋白质-药物相互作用的结合参数.
郭明严建伟俞庆森商志才吕建德
关键词:加替沙星牛血清白蛋白抗生素
结合三维静电势参数研究化合物溶解度与溶剂分子结构间的定量关系被引量:7
2002年
对一系列溶剂分子进行了结构优化和静电势及其导出参数的计算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 10种化合物萘、菲、蒽、联苯、苊、六氯苯、苯偶酰、噻吨 9 酮、二苯砜和敌草隆的溶解性能与溶剂分子的结构参数进行了关联 .结果表明 :分子表面最正和最负的静电势Vs,max和Vs ,min、电荷分离度Π以及分子的静电相互作用趋势量τ这四个三维静电势参数 ,加上分子的前线轨道能级εHOMO和εLUMO能很好地用于表达这些化合物在不同纯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溶剂分子结构间的定量关系 .
商志才邹建卫黄美兰俞庆森
关键词:溶解度溶剂分子结构溶解性定量结构-性质关系从头算
荧光法研究氧氟沙星与牛乳铁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被引量:17
2004年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稀水溶液中牛乳铁蛋白与氧氟沙星分子之间的结合作用机制.以荧光猝灭法测定了该反应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并依据Frster偶极-偶极无辐射能量转移机制,得到氧氟沙星和牛乳铁蛋白色氨酸残基之间结合距离r和能量转移效率E;并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氧氟沙星对牛乳铁蛋白构象的影响;牛乳铁蛋白与氧氟沙星分子之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而且氧氟沙星对牛乳铁蛋白的构象有一定的影响.
商志才范成平郭明俞庆森
关键词:氧氟沙星牛乳铁蛋白荧光猝灭
利用三维构效关系确定互变异构抑制剂的活性构象被引量:1
2006年
HPPD酶抑制剂NTBC存在多种互变异构体,其优势构象受溶液环境影响显著,不同的观测手段确定NT-BC的优势结构存在差异.本文首次采用了三维构效关系CoMFA和CoMSIA对NTBC类似物的5种可能的活性构象进行了研究.根据NTBC类似物以离子为活性构象得到的CoMFA模型具有最佳预测能力,推测NTBC以离子形式与HPPD键合,该结论与文献通过动力学实验预测的结合模式相吻合,这对进一步研究HPPD与NTBC的作用机理以及开发高效抑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许惠英邹建卫王艳花张娜金海晓
关键词:COMFACOMSIA互变异构
甲磺酸培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结合模式的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采用实验和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甲磺酸培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作用.荧光法测得甲磺酸培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形成一种类型的复合物,结合常数为1.7×105L·mol-1,有1.05个平均结合位点;微量热法测得该药物-蛋白结合过程中焓变为1.03kJ·mol-1,熵变为101.28J·K-1·mol-1,反应为熵驱动.用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了甲磺酸培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模式.计算表明,甲磺酸培氟沙星可结合在人血清白蛋白的两个药物结合位点,疏水作用即熵效应在药物与蛋白的结合中起重要作用,预测的结合自由能和实验值基本一致.
马国正谭非蒋勇军郑柯文郭明俞庆森
关键词:甲磺酸培氟沙星人血清白蛋白分子模建
基于5-芳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的CoMFA和HQSAR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用CoMFA和HQSAR两种QSAR方法研究了50个乙内酰脲类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本研究从构象搜索所得的低能结构出发构建化合物分子的构象,建立CoMFA模型,并进行了全空间搜索.HQSAR本质上是一种二维的QSAR方法,与CoMFA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数据处理方面,比CoMFA方法快捷,并且可重复性好.两种方法均得到了较好分析结果,CoMFA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值为0.815,HQSAR的q2值为0.893.这些方程有力地说明了该类分子在(R,R)-N-3,5-dinitrobenzoyl-1,2-diamine型手性固定相上拆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今后类似拆分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张兵邹建卫郑柯文刘海春曾敏俞庆森
关键词:COMFA定量构效关系手性识别
3-三氯锡基丙酸酯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被引量:1
2003年
合成了 4个新的 3 三氯锡基丙酸酯Cl3 SnCH2 CH2 COOR (R =环戊基 ,1;环己基 ,2 ;环戊甲基 ,3 ;环己甲基 ,4) ,并通过其与二丁基亚砜 (L1)、2 ,2′ 联吡啶 (L2 )、1,10 菲咯啉 (L3 )的低热固相反应合成了 6个相应的配合物Cl3 SnCH2 CH2 COOR·L(L =L1,a ;L2 ,b ;L3 ,c) .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 1和 2的晶体结构 ,二者均为具有分子内羰基氧原子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结构 .1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c ,a =0 9842 ( 2 )nm ,b =1 0 92 3 ( 8)nm ,c=1 2 3 948( 11)nm ,β =93 894( 15 )° ,V =1 3 2 94( 4 )nm3 ,Mr=3 66 2 3 ,Z =4.2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c,a =1 0 44 43 ( 9)nm ,b =1 0 482 3 ( 7)nm ,c =1 2 8113 ( 9)nm ,β =90 95 3 ( 8)° ,V =1 40 2 3 9( 19)nm3 ,Mr=3 80 2 5 ,Z =4.
田来进俞庆森刘希杰商志才王涛赵文娜
关键词:固相反应晶体结构抗癌药物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定量构效关系的比较分子场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乙酸胆碱酯酶抑制剂是治疗早老性痴呆病的主要药物 ,为了给合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可以利用 3 D-QSAR中的 Co MFA方法研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定量构效关系 .研究表明 ,从 PL S分析的 rcv2 ,r2值看 ,模型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从立体与静电作用分数比看 ,立体因素占主要地位 。
赵文娜黄美兰张兵邹建卫商志才俞庆森
关键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定量构效关系早老性痴呆毒副作用
藏药五脉绿绒蒿碱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五脉绿绒蒿碱是一种从藏药五脉绿绒蒿中提取并已确认结构的新的生物碱.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从头算(ab initio)方法, 在HF/6-31G*和B3LYP/6-31G*水平下全优化计算了该化合物的分子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 依据Onsager自恰反应场(SCRF)模型考察了五脉绿绒蒿碱在氯仿、丙酮、二甲亚砜及水等溶剂中的溶剂化作用; 基于气相优化结构进行了B3LYP/6-31G*振动分析与红外光谱计算, 进一步按照统计力学原理求得了298~1500 K温度范围内该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此外, 还讨论了五脉绿绒蒿碱的分子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易平贵胡瑞定俞庆森商志才
关键词:五脉绿绒蒿藏药二甲亚砜B3LYP从头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