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C720007)

作品数:11 被引量:51H指数:4
相关作者:邹海贵曾长秋卢清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华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救助
  • 10篇社会救助
  • 6篇社会救助制度
  • 6篇救助制度
  • 5篇道德
  • 5篇正当
  • 5篇弱势群体
  • 4篇道德正当性
  • 3篇弱势群体利益
  • 3篇伦理
  • 3篇教育救助
  • 3篇分配正义
  • 2篇代际正义
  • 2篇正义
  • 2篇社会
  • 2篇视域
  • 2篇贫困生
  • 2篇关注社会
  • 2篇高校
  • 2篇高校贫困

机构

  • 11篇南华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1篇邹海贵
  • 2篇曾长秋
  • 1篇卢清华

传媒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江汉论坛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高教探索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长沙民政职业...
  • 1篇高教发展与评...
  • 1篇社会工作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正义视域中的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探析被引量:14
2009年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有着深刻的伦理道德意蕴。从社会正义的视域,分析了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伦理困境,从补偿正义、代际正义和教育公平三个方面对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给予了道德合理性与合法性证明。提出了基于权利诉求的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基本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同时提出了高校贫困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主题:给贫困生以尊严和力量,引导贫困生追求美好生活。
邹海贵
关键词:教育救助社会正义社会救助代际正义
代际正义与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基于现代社会救助(保障)制度道德正当性的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代际正义具有两个不同的时域和两个不同的维度。从代际正义的时域"在场各代之间的公平",以及代际正义的维度"代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视域分析,社会救助制度具有重要的代际正义价值。代际正义的价值诉求彰显了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正当性,可以有效地消除社会弱势群体的"弱势"状况,阻止社会弱势群体"弱势"的代际循环,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关怀。作为一种发展型救助,教育救助特别彰显了社会救助制度的代际正义价值。
邹海贵
关键词:代际正义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制度教育救助
社会救助制度政府责任的正当性及其限度——基于伦理学视域的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社会救助制度关系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也就必然涉及到国家和政府的责任问题。国家和政府在社会救助制度中承担何种责任是一个复杂的现代性政治伦理问题。社会救助制度责任主体的历史变迁整体上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即个人责任阶段、过渡阶段和政府责任阶段。社会救助制度政府责任的正当性首先源于国家的公共性本质,其次源于现代社会分配正义的价值诉求。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伦理张力,社会救助制度责任主体的多元性,以及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风险决定了社会救助制度政府责任的限度。
邹海贵
关键词:社会救助制度政府责任
罗尔斯差别原则对弱势群体利益的关注——基于社会救助(保障)制度之道德正当性与政治合法性思考被引量:7
2010年
差别原则是罗尔斯分配正义论的核心价值圭臬。差别原则作为一种分配正义原则,体现了寻求最大经济平等的道德理想,蕴涵着对社会底层人员和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是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实践的理论表达,为现代社会救助(保障)制度提供了道德正当性和政治合法性证明。当然,差别原则对弱势群体利益的关注具有阶级和历史局限性,无法解决自由主义内部自由与平等的悖论。
邹海贵曾长秋
关键词:罗尔斯分配正义弱势群体
社会救助制度的价值追求与伦理关切
2012年
现代社会救助制度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和社会政策具有某些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共有功能和目标。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价值追求和伦理关切主要体现为:反对贫困,改善民生;降低社会不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提升个体尊严和自由,促进社会道德进步。这四个方面的价值追求和伦理关切具有一定的递进性。
邹海贵
关键词:社会救助
维护弱势群体的尊严: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伦理关切被引量:3
2010年
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的尊严不断提升,维护和提升人的尊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之义。人的尊严是一种价值,也是一种权利,本质上是人的社会性的价值表达。人的尊严问题特别与弱势群体相关,弱势群体具有贫困性、脆弱性和易受伤害性的特性,使他们更容易受到侮辱,他们有更强烈的尊严诉求。维护弱势群体的尊严是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伦理关切。
邹海贵
关键词: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制度
中国传统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及现代启示被引量:3
2010年
中国传统的社会救助有悠久历史,整体上是一种"伦理救助"模式。儒家以性善论为主流的人性思想和以忧患意识为核心的道德心理,构成了传统社会救助的伦理道德基础。儒家以"仁"、"德"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思想,"均平"的差等分配伦理思想,构成传统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道家"无为"的政治伦理和"贵生"的生命伦理思想,以及佛教的慈悲精神,构成传统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的重要补充。传统社会救助伦理思想是构建我国现代社会救助制度,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
邹海贵曾长秋
关键词:社会救助伦理思想
论现代社会救助正义与慈善伦理生态的构建被引量:4
2011年
社会救助作为一项现代性的制度安排,是我国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社会救助制度本身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其基本伦理道德精神经历了从仁爱到正义的变化,社会救助伦理关系也整体上经历了从慈善伦理关系到权利伦理关系的根本转型,这种转型必然意味着伦理生态重新建构。正义制度(社会救助制度)与社会慈善事业的伦理生态是社会救助伦理精神在现代社会整体伦理生态中的实践合理性的表达。在个体德性和德行层面,应该构建制度正义与个体正义以及个体正义与个体慈善两种伦理生态。
邹海贵
关键词:社会救助正义慈善伦理生态
自由的二元性理论及其社会意义——基于现代社会救助(保障)制度道德正当性的分析
2012年
自由内部的二元性: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构成了政治现代性发展的内在张力。自由理念构成正义的道德基础,消极自由关联市场正义,积极自由诉求社会(分配)正义。消极自由具有抽象性、形式性和保守性,片面坚持消极自由必然导致对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漠视。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是统一的。积极自由是实质自由,积极自由的价值理念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以及现代社会救助(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道德正当性证明。现代社会救助(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底线正义,反映了人类对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追求。
邹海贵
关键词:社会弱势群体消极自由社会救助制度分配正义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中的道德风险及对策被引量:4
2011年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是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伦理意蕴。随着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推进,其负激励所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开始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教育救助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救助对象自身的救助依赖现象,二是救助制度设计及运行机制不完善引发的道德风险。转变教育救助理念,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强法制建设以及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防范道德风险的基本途径。
邹海贵卢清华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道德风险道德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