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3A141)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戎龚停檀伯才索峰更多>>
相关机构:阜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花鼓
  • 3篇歌舞
  • 2篇生态景观
  • 2篇民间歌舞
  • 2篇景观
  • 2篇花鼓灯
  • 1篇灯会
  • 1篇演奏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形态
  • 1篇审美
  • 1篇时空观
  • 1篇琴曲
  • 1篇群落
  • 1篇主体观
  • 1篇脉络
  • 1篇景别
  • 1篇空观
  • 1篇歌舞艺术
  • 1篇服饰

机构

  • 5篇阜阳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戎龚停
  • 1篇索峰
  • 1篇檀伯才

传媒

  • 2篇北京舞蹈学院...
  • 2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沿淮花鼓灯歌舞艺术的群落生态景观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对沿淮各地花鼓灯主体群落、生态民俗、本体结构等方面的考察寻踪与分析研究,发现玩灯人和花鼓灯艺术皆呈现出群落结构化,二者群落结构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制约、相互统一。认为各个层面的玩灯人群体成就了所操持的多种样态花鼓灯艺术,花鼓灯艺术本体的可持续发展依然与花鼓灯艺术主体的良性生态稳固息息相关,玩灯人群体、花鼓灯本体与民俗在保持动态平衡发展过程中相互滋养、相得益彰,共同体现着歌舞艺术的生态景观。
戎龚停
关键词:花鼓灯生态景观
“红灯会”民俗歌舞的村落生态景观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对豫南龙寨村历时三年的民俗歌舞田野考察,笔者发现该村玩灯人群体涉及全村大多数及周边村落,他们所操持的多样态灯玩意儿涉及多项民俗。其中,元宵节"红灯会"民俗歌舞的诸多田野特征与相关历史记载有着多层面上的接通。文章认为该村寨的元宵节红灯会歌舞是当下社会罕为见之的集群性民俗活动缩影,山村玩灯人群体、多种灯玩意儿与一体化多项民俗相互滋养、相得益彰,社会民俗生活与红灯歌舞艺术构成了一种互文关系,歌舞文化现象所反映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生活信仰与价值追求,强化了村民群体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维持着山村民众特有的社会关系和身份认同,并演绎着终极价值追求的目标,即家族绵延。
戎龚停
沿淮花鼓灯服饰的造型风格探究
2014年
沿淮的花鼓灯服饰通过具象的外化形式反映出淮河两岸灯舞的风格特点,体现了沿淮民众的造型观念、色彩心理等审美思想。花鼓灯服饰的发展衍变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语境的改变沉淀了深厚的精神思想内涵,透视出了淮河流域花鼓灯灯舞服饰审美风格的变化,这对进一步研究淮河流域服饰造型的演变、现状及其传承发展趋势具有借鉴作用。
索峰戎龚停
关键词:审美
沿淮民间歌舞的时空构建脉络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在借鉴历史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生态学相关方法基础上,从历史和现实的多个视角对沿淮民间歌舞的历史生存、群体现状以及与民俗事象之关系进行探讨,认为播衍在沿淮地区的民间歌舞丰富多彩、灵活存现,沿淮民间歌舞是一支庞大的歌舞体系,是在与多象民俗的共融生发和相依滋养的历时进程中而构建,具有多重层次的生态共生模式。
戎龚停
关键词:民间歌舞主体观时空观
基于景别理论的民间歌舞艺术形态表现研究——以钢琴曲《花鼓》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花鼓》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瞿维先生于1946年创作的一部钢琴作品,该曲汲取了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等民间歌舞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文章以《花鼓》为研究对象,从作品的曲式结构及其民间歌舞化主题出发,结合作品的创作特征与民族风格,分别从前景、中景、背景和全景等景别角度探讨了该作品演奏中对民间歌舞艺术形态的综合表现。
檀伯才
关键词:《花鼓》景别民间歌舞演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