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10056)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4
相关作者:杨元政赵德强谢致薇白晓军匡同春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合金
  • 8篇非晶
  • 7篇非晶合金
  • 6篇ZR
  • 5篇显微硬度
  • 4篇块体非晶
  • 4篇块体非晶合金
  • 4篇NB
  • 3篇NI
  • 2篇等温
  • 2篇等温热处理
  • 2篇显微组织
  • 2篇晶化
  • 2篇块状
  • 2篇块状非晶
  • 2篇块状非晶合金
  • 1篇形成能
  • 1篇熔凝
  • 1篇凝固
  • 1篇吸铸法

机构

  • 9篇广东工业大学

作者

  • 9篇杨元政
  • 7篇谢致薇
  • 7篇赵德强
  • 6篇匡同春
  • 6篇白晓军
  • 5篇李喜峰
  • 5篇仇在宏
  • 2篇黄钧声
  • 1篇唐德文
  • 1篇陶平均
  • 1篇苏佳佳
  • 1篇胡美贤
  • 1篇方剑锋
  • 1篇郑善
  • 1篇陶凌云
  • 1篇陆运秒
  • 1篇王池林
  • 1篇吴启梁
  • 1篇陈小祝

传媒

  • 2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功能材料
  • 1篇铸造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金属功能材料
  • 1篇Acta M...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e_(60)Co_8Zr_(10)Mo_5W_2B_(15)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及热处理对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用铜模吸铸法获得直径为2mm的Fe60Co8Zr10Mo5W2B15和Fe60Co8Zr8Mo5W2Nb2B15块体非晶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显微硬度及压缩实验等研究了非晶合金的结构、热稳定性及热处理前后的显微硬度与压缩性能。结果表明Nb的引入不利于非晶合金的形成;Fe60Co8Zr10Mo5W2B15非晶合金的显微硬度为1343HV0.2,抗压强度bσc为972.6MPa;在低于晶化起始温度的热处理,硬度稍有下降;但在高于晶化峰值温度的热处理,硬度值随时间变化先升高,后下降;在热处理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合金的硬度升高,但压缩强度会明显下降。
杨元政赵德强仇在宏陈小祝谢致薇匡同春白晓军
关键词:显微硬度
EXAFS STUDY OF THE SHORT RANGE STRUCTURE OF NANOCRYSTALLINE BCC-Fe_(80)Cu_(20) SOLID SOLUTION被引量:1
2002年
The structure of bcc-Fe80Cu20 solid solution produced by mechanical alloying of the elemental bcc-Fe and fcc-Cu powders has been studi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d the extende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EXAFS) techniques. The disappearance of elemental Fe and Cu X-ray diffraction (XRD) peaks and the presence of bcc structural XRD peaks illustrate the formation of a nanocrystalline single-phase bcc-Fe80Cu20 solid solution. From the EXAFS results, the clear observation of Cu atoms taking on bcc coordination in the solid solution and Fe atoms remaining bcc structure further verifies the reality of atomic alloying between Fe and Cu atoms and the lattice change of Cu from fcc to bcc. However, the supersaturated bcc solid solution is not chemically uniform, i.e., some regions are rich in Fe atoms and other regions rich in Cu atoms.
Y.Z. Yang, X.J. Bai, T.C. Kuang, G.M. Wang and S.Q. WeiFaculty of Materials and Energ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90, ChinaCenter of Structure Analysi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Manuscript
关键词:NANOCRYSTALLINESOLIDSOLUTION
Fe-Co-Zr-W-B块状非晶合金热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采用工业纯原料和水冷铜型真空吸铸法研制了直径2 mm的Fe61Co10Zr5W4B20,Fe63Co10Zr5W2B20,Fe63Co10Zr5W4B18三种铁基块状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合金的结构和热稳定性,探讨了它们的非晶形成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以上3种合金中,前两种成分的合金几乎均由非晶相组成,第一种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g、晶化温度Tx分别为542℃和617℃,过冷液相区宽度ΔTx达到了75 K;第二种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g、晶化温度Tx分别为521℃和611℃,过冷液相区宽度ΔTx高达90 K,两种铁基非晶合金(特别是第二种合金)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大的非晶形成能力(GFA)。第三种合金由非晶和少量α-Fe晶体组成。
黄钧声杨元政王池林方剑锋陶凌云赵德强
关键词:块状非晶合金
Zr_(57)Nb_5Cu_(15.4)Ni_(12.6)Al_(10)大块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及显微硬度被引量:5
2003年
采用铜模铸造法制备直径 10 mm的圆柱状 Zr57Nb5Cu1 5.4Ni1 2 .6 Al1 0 大块非晶合金 ,并用 X射线衍射 ( XRD)证明其为完全非晶态。应用示差扫描量热 ( DSC)分析方法测定该合金的玻璃转变的热学参量并分析其晶化过程。利用Kissinger法和 Ozawa法计算了大块非晶合金表观晶化激活能。同时研究了退火温度对非晶合金显微硬度的影响。
李喜峰杨元政赵德强唐德文谢致薇匡同春白晓军
关键词:大块非晶合金晶化动力学
Zr_(57)Cu_(15.4)Ni_(12.6)Al_(10)Nb_5块体非晶合金晶化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Zr57Cu15.4Ni12.6Al10Nb5块体非晶合金的匀速升温晶化与等温晶化的晶化行为。在匀速升温晶化方式下,用Kissinger法与Ozawa法获得了块体非晶合金的激活能,对第一晶化峰分别为320.5kJmol和316.6kJmol,对第二晶化峰分别为324.5kJmol和320.5kJmol。该非晶合金的晶化表现出明显的动力学效应。在等温晶化方式下,用JohnsonMehlAvrami方程获得了晶化的Avrami指数为1.61,表明非晶合金的晶化受原子扩散控制。
杨元政仇在宏李喜峰赵德强谢致薇匡同春白晓军
关键词:晶化激活能
块状非晶合金Cu_(60)Zr_(30)Ti_(10)的激光熔凝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工业纯原料和水冷铜模真空吸铸法研制了尺寸为75mm×10mm×1mm的Cu60Zr30Ti10块状非晶合金,用YAG激光束扫描合金表面,采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及显微硬度计分别研究了熔覆区的微观组织和不同深度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激光处理后块状非晶合金在基体以上形成了两层新的组织,其中位于中间的、厚约200μm的第二层的硬度、耐蚀性均比原来基体有非常明显的改善,显微硬度(HV)达到了872·5。
黄钧声杨元政陶平均吴启梁郑善包渠平林晓聪
关键词:块状非晶合金激光熔凝显微组织显微硬度
ZrAlCuNiNb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及性能
2005年
用X射线衍射(XRD)与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添加Nb元素对Zr57Al15-xCu15.4Ni12 .6Nbx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以及冷却速率对非晶形成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形成的块体非晶合金以及热处理后的压缩性能。结果表明:当Nb的摩尔分数达到5 %时(即Zr57Al10 Cu15.4Ni12 .6Nb5) ,合金具有最强的非晶形成能力,该块体非晶合金的压缩强度达170 5MPa ,相对压缩率约为0 .10 4%。热处理后,当非晶合金中出现分离相或晶化析出相时,压缩强度将急剧下降。
杨元政仇在宏李喜峰赵德强谢致薇匡同春白晓军
关键词:非晶形成能力
等温热处理对Zr_(57)Cu_(15.4)Ni_(12.6)Al_(10)Nb_5块体非晶合金的组织结构与压缩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对Zr57Cu15.4Ni12.6Al10Nb5块体非晶合金进行了等温热处理,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与压缩试验机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热处理后合金的组织结构变化、硬度变化与压缩性能变化。该非晶合金出现晶化的温度随热处理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在热处理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合金的显微硬度有增大趋势。当非晶合金出现相分离或晶化时,其抗压缩强度将急剧下降,断裂方式由非晶态的断裂方式向晶态的断裂方式转变。
杨元政李喜峰仇在宏赵德强谢致薇匡同春白晓军
关键词:等温热处理显微硬度
Zr-基块体非晶合金近玻璃转变温度热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7
2005年
选择在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与晶化起始温度间的较低温度对Zr57Cu15 4Ni12 6Al10Nb5 块体非晶合金进行了等温热处理,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与压缩试验,研究了等温热过程中非晶合金的组织结构变化及其对显微硬度与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近晶化温度下,一定时间的热处理会引起非晶合金的晶化。而在近玻璃转变温度下,较长时间的热处理也不会引起非晶合金出现明显的晶化和组织变化;但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长,合金的显微硬度有增大趋势,合金的压缩强度明显下降,断口形貌变化显著,断裂方式也逐渐由非晶态的断裂方式向晶态的断裂方式转变。
杨元政李喜峰仇在宏赵德强谢致薇匡同春白晓军
关键词:等温热处理显微硬度
快速凝固FeNiCoTi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FeNiCoTi合金,比较研究了凝固时不同冷却速度和热处理工艺对FeNiCoTi合金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铸试样铸态组织均匀性好,马氏体隐约可见;只有经700℃时效3h液氮淬火后,Fe52Ni27Co17Ti4试样形成薄片状马氏体并获得大量孪晶,而γ′相的出现也起到弥散强化的作用;FeNiCoTi合金中Co/Ni含量比下降,使马氏体的稳定性下降。
胡美贤谢致薇苏佳佳杨元政陆运秒
关键词:显微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