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696)
-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赵明郭颖李民陈桦刘永光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死亡与心死亡后器官捐献成人供受者单肾移植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比较脑死亡与心死亡后器官捐献成人供受者单肾移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9月成人供受者单肾移植的临床疗效:脑死亡捐献肾移植(DBD组)53例及心死亡肾移植(DCD组)28例,截止随访时间为2016年5月。结果:研究期间,随访时间为(17.26±10.85)个月,移植人存活率为100%,两组总体移植肾存活率DBD组为93.7%,DCD组为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DGF发生率为28.4%,组间DGF发生率(χ~2=4.402,P=0.036)、1年内感染率(χ~2=4.507,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AR、术后1个月e GFR、1个月蛋白尿、外科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死亡器官捐献成人供受者单肾移植有较高的DGF及1年内感染发生率,心死亡后器官捐献肾移植有较好的疗效。
- 黄焕文刘丁胡建敏陈桦李民李留洋郭颖赵明
- 关键词:脑死亡肾移植
- 大鼠右侧供肾移植中肾静脉吻合方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鼠右侧供。肾移植中肾静脉的最佳吻合方式。方法以SD大鼠作为同系大鼠肾移植模型的供、受鼠,取45只供鼠的双侧。肾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受鼠分为4组。A、B、C组受鼠各15只,均将右侧供肾移植于左侧肾窝,肾静脉的吻合方式分别采用端侧吻合、静脉搭桥、改进的端端吻合(供肾腔静脉近心端与受鼠。肾静脉端端吻合,结扎供肾腔静脉远心端);对照组45只,均将左侧供肾移植于左侧肾窝,肾静脉的吻合方式采用传统的肾静脉端端吻合。对各组受鼠间的术中情况、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B组肾静脉吻合时间显著长于其他3组(P〈0.05),由此导致B组的供肾热缺血时间和受鼠手术耗时也较其他3组显著延长(P〈0.05)。而A组和C组与对照组间的肾静脉吻合时间、供肾热缺血时间及受鼠手术耗时均无明显差异(P〉0.05)。C组手术成功率(93.3%)与对照组(86.7%)相当(P〉0.05),均显著高于A组(53.3%)和B组(53.3%)(P〈0.05)。C组与对照组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相当。结论大鼠右侧供肾移植中,截取部分腔静脉作为供肾静脉的一部分,将其近心端与受鼠肾静脉行端端吻合,并结扎其远心端,这种肾静脉的吻合方式可行性高,既高效又经济。
- 邓新军刘永光郭颖李民岳良升范礼佩陈桦张建强魏亚非何敏毅赵明
- 关键词:肾移植动物
- 脑肠肽改善梗阻性肾病中肾脏纤维化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研究脑肠肽对肾间质纤维化及肾细胞凋亡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盐水或脑肠肽治疗组,模型组+盐水或脑肠肽治疗组。对模型组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动物模型。术后7 d和14 d分批处死大鼠,留取梗阻侧肾组织行Masson染色以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通过免疫组化分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的Smad3(p-Smad3)的水平蛋白表达,用realtime-PCR(RT-PCR)法检测α-SMA、TGF-β1的m RNA表达水平。用TUNEL染色法标记凋亡肾脏细胞。结果:脑肠肽通过减少胶原产生,抑制细胞外基质沉积和减少α-SMA蛋白表达改善肾脏纤维化。同时,脑肠肽通过阻断TGF-β1/Smad3信号通路,抑制肌成纤维细胞聚集。另外,脑肠肽改善UUO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结论 :脑肠肽可以减少UUO诱导的肾脏纤维化、改善肾细胞凋亡,有望成为治疗梗阻性肾病肾脏纤维化的药物。
- 孙光曦范理佩石向华李民赵明
- 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脑肠肽SMAD3细胞凋亡
- 不可控型心脏死亡大鼠供肾移植中的安全热缺血时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可控心脏死亡(cardiac death,CD)后的大鼠供肾耐受热缺血的安全时限。方法:140只SD大鼠随机按热缺血时间长短分成7组,每组20只,供、受者各10只,分别于供鼠心跳停止0、10、20、30、40、50、60 min后进行原位肾移植术,并结扎受鼠的右肾血管,术后观察各组受鼠的生存情况、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及其纤维化程度。结果:各组冷缺血时间相同(P>0.05),当供肾热缺血时间在30 min以内时,血肌酐均于术后1~2周恢复正常,各组受鼠存活率及移植肾纤维化程度与0 min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当热缺血时间延长至40 min时,受鼠存活率和移植肾纤维化程度与0 min组比较亦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肌酐于2周后稳定,但明显高于0 min组(P<0.05);当热缺血时间超过40 min时,受鼠均于1周内死亡。结论:不可控型CD大鼠供肾移植中,供肾热缺血时间应限制在40 min以内,但热缺血时间介于30~40 min的供肾需谨慎使用。
- 邓新军胡建敏刘永光陈传宝黄金球何敏毅李民陈桦郭颖范礼佩赵明
- 关键词:肾移植心脏死亡热缺血时间
- MicroRNA-21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间质纤维化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MicroRNA-21(miRNA-21)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信号通路中的机制。方法选择20只SD雄性大鼠,分为UUO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分别于建模后第3天、第7天各采集每组5只大鼠肾脏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miRNA-21的表达变化,采用Masson染色、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评价肾组织纤维化,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3、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情况。结果建模后第3天和第7天UUO组肾脏组织中miRNA-21与Sham组比较均升高(P<0.01),7dUUO组肾组织中miRNA-21与3dUUO组相比升高(P<0.01)。建模后3、7dUUO组Masson染色纤维化评分、TGF-β1、Samd3、α-SMA及Col-Ⅰ蛋白阳性表达面积较Sham组升高(P<0.01),以上指标7dUUO组较3dUUO组比较表达增强(P<0.01)。UUO组肾组织中miRNA-21的表达与肾间质纤维化评分正相关(r=0.888,P<0.01);肾组织miRNA-21与TGF-β1、Smad3、Col-Ⅰ、α-SM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99、0.849、0.882、0.896,P<0.01)。结论 UUO大鼠肾组织中miRNA-21在建模后表达上调,且间质纤维化程度越重表达越高,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可能是通过上调miRNA-21从而介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 雷学智徐小龙胡建敏孙光曦李民郭颖陈桦张焕标赵明
- 关键词:微RNAS输尿管梗死
- 773例移植肾组织活检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总结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移植中心移植肾组织穿刺活检的穿刺指征及病理学类型和特点,评价移植肾组织活检的安全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629位患者共773例移植肾穿刺活检资料。结果肾穿刺成功率100%,术后移植肾周小血肿9例(1.2%),肉眼血尿33例(4.3%),腹痛1例(0.13%)。穿刺指征:单纯蛋白尿205例(26.5%),不明原因的血肌酐升高187例(24.2%),蛋白尿合并血肌酐升高313例(40.5%),肾移植术后无尿/少尿53例(6.9%),程序性肾组织活检15例(1.9%)。病理类型:正常21例(2.7%);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179例(23.2%),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51例(6.6%);T细胞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205例(26.5%),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43例(5.6%);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药物中毒41例(5.3%),急性肾小管坏死29例(3.7%);复发/新发性的肾病11例(1.4%);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病(HBVGN)9例(1.2%);临界性病变39例(5.0%);其他145例(18.8%)。结论移植肾活检安全性高,对肾移植术后肾疾病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意义,能指导临床治疗并改善移植肾长期存活,临床中应常规开展。
- 刘丁陈传宝孙光曦徐小龙雷学智刘永光郭颖赵明
- 关键词:肾移植活组织检查病理学
- 基于二次谐波和双光子激发荧光相结合的非线性光学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1961年,Franken等使用红宝石激光器发出波长为694nm的激光穿过石英晶体,产生波长为347nm的紫外光,这是最早观察到的光学二次谐波(secondharmonicgeneration,SHG)现象,标志着非线性光学的诞生。1986年,Freund等怛首次将SHG用于老鼠尾腱的胶原纤维成像,
- 陈传宝赵明
- 关键词:二次谐波肾移植
- 肾间质纤维化诊断与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肾间质纤维化几乎是所有慢性肾脏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与慢性肾衰竭进展密切相关,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病因。肾间质纤维化常伴有肾小管萎缩、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聚积以及间质基质沉积等特征性病理改变。主要发生机制包括.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化;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
- 何辉赵明
- 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成纤维细胞增殖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肾衰竭炎性细胞浸润
- 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诊断移植肾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索使用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对移植肾间质纤维化进行成像及定量分析的效果。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3月间40例肾移植受者的移植。肾组织样本,其中轻度纤维化22例,中重度纤维化18例,分别行双光子激发荧光(TPEF)和二次谐波(SHG)成像以及Masson染色成像,通过肉眼观察和Image-Pro—Plus软件初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同一区域纤维化的显像情况。结果对于轻度纤维化组肾组织样本,SHG和TPEF网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在肾小球、肾小血管、肾小管周围及肾间质内有少量散在绿色信号的胶原纤维沉积,而Masson染色则显示基本正常,未能发现早期轻度的纤维化表现。对于中重度纤维化组肾组织样本,SHG和TPEF成像则能清晰显示正常胶原的轮廓和结构,并通过计算机程序对其进行较准确的定量分析。40例SHG和TPEF图像的纤维化指数为(27.4±15.8)%,Masson染色图像纤维化指数为(26.8±16.0)%,二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2,P=0.94)。结论与Masson染色相比较,SHG和TPEF技术对胶原纤维成像更敏感、清晰,能够更直观、早期的发现移植肾问质纤维化,是一种有研究潜力的新型诊断方法。
- 刘丁陈传宝刘永光郭颖陈桦范礼佩李民岳良升赵明
- 关键词:肾移植活组织检查病理学纤维化
- 芦丁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芦丁对肾间质纤维化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aral obstruction,UUO)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假手术组+芦丁治疗组、模型组、模型组+芦丁治疗组。术后24 h开始,芦丁治疗组大鼠予芦丁[100mg/(kg·d)溶于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灌胃,其余两组大鼠予等体积1%CMC-Na溶液灌胃。术后2周处死各组大鼠,取梗阻侧肾组织分别用HE、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评估各组大鼠肾间质损伤指数和胶原沉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内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Col-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Smad3(p-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肾间质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均高于假手术组,肾组织内Col-Ⅰ、FN、TGF-β1、pSmad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芦丁治疗组肾间质损伤及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肾组织内Col-Ⅰ、FN、TGF-β1、p-Smad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减少。结论芦丁具有改善UUO所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 王斌赵明陈志勇赖永通郭雪坤林民专
- 关键词:芦丁肾间质纤维化单侧输尿管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