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61019)

作品数:13 被引量:129H指数:6
相关作者:官会林孙世中郭云周陈晓波张云峰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学研究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土壤
  • 6篇香石竹
  • 5篇栽培
  • 5篇设施栽培
  • 5篇土壤微生物
  • 5篇微生物
  • 3篇土壤酶
  • 3篇土壤酶活
  • 3篇土壤酶活性
  • 3篇酶活性
  • 3篇根际
  • 2篇盐分
  • 2篇栽培土
  • 2篇栽培土壤
  • 2篇植物
  • 2篇设施栽培土壤
  • 2篇生物量碳
  • 2篇生物学评价
  • 2篇土壤微生物量
  • 2篇土壤微生物量...

机构

  • 13篇云南师范大学
  • 4篇学研究院
  • 2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昆明学院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云南省农村科...
  • 1篇云南省农科院
  • 1篇文山学院

作者

  • 11篇官会林
  • 6篇孙世中
  • 4篇陈晓波
  • 4篇郭云周
  • 4篇张云峰
  • 2篇高旭红
  • 2篇刘建香
  • 2篇游春梅
  • 1篇赖思晨
  • 1篇严胜柒
  • 1篇李文均
  • 1篇龚力波
  • 1篇李俊俊
  • 1篇何松涛
  • 1篇高天荣
  • 1篇唐蜀昆
  • 1篇罗群
  • 1篇贾秋鸿
  • 1篇白莹
  • 1篇曹卫东

传媒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土壤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纤维素科学与...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香石竹设施栽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16SrRNA系统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针对香石竹设施栽培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探讨其根际土壤微生物与枯萎病害的关联性。【方法】采集香石竹健康植株与枯萎病植株根际土壤,采用不同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分离菌株提取基因组DNA,用其16S rRNA序列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进行blast同源分析。【结果】从采集样品中分离出的菌株分布于细菌域(Bacteria)中的4个门(Phyla)共15个属(Genera),其中从健康植株组土壤中培养出65株菌,分布于9个属,并以芽孢杆菌(Bacillus)、链霉菌(Streptomyces)及孢霉菌(Mortierella)为优势菌群;而枯萎病株组土样共培养出33株菌,分布于12个属,并且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假单胞菌(Pseudomonas)、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拟无枝菌酸菌(Amycolatopsis)及尖镰孢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属的分离菌株仅从病株组土壤中分离到;分离菌株同源性在90%-98%的潜在新种(potential novel species)有13株。【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中真菌数与总菌数的百分比或Bacillus类群多样性的丰度,可作为评价区域香石竹种植土壤健康状况、栽培土壤演变及病害防治预测预报的参考指标。
高旭红何松涛官会林唐蜀昆李文均陈晓波
关键词:香石竹土壤微生物
设施栽培香石竹根际土壤酶活与土传病害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文章对设施栽培香石竹根际土壤的酶活性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酶活性在正常与发病植株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最后由判别分析得出,脱氢酶和磷酸酶的影响因子最大,可以作为设施栽培土传病害预测预报的一个重要指征。
廖梓良孙世中刘建香贾秋鸿杨泮川官会林
关键词:香石竹设施栽培土壤酶活性
三七免耕连作土壤障碍因素及其消减措施的理论思考被引量:8
2010年
因三七属于多年生免耕栽培植物,免耕连作土壤障碍导致三七根腐病害严重,品质下降,轮作间隔年限长,严重制约着三七产业的发展及国家中药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三七免耕连作土壤障碍的成因及其消减措施,目前仍然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为此,基于三七生产现状,在分析综述前人探索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土壤障碍因素消减措施的理论思考,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游春梅官会林屠文罗群陈晓波谢建
关键词:土壤障碍
绿肥翻压对烟地红壤微生物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45
2011年
为探讨绿肥对烟地红壤改良培肥的生物机制,试验以冬闲地为对照,研究了紫花苕绿肥翻压及麦茬翻压对烟地红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翻压处理的土壤细菌、放线菌、土壤酶活性、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均高于麦茬翻压地和冬闲地,变化差异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而真菌数均以麦茬地较高。绿肥翻压地分别与麦茬翻压地和冬闲地比较:在越州试验区的土壤细菌分别提高1.74×106、2.61×106cfu.g-1,放线菌提高1.35×104、0.65×104cfu.g-1,土壤脲酶提高1.5、1.68 mg.g-1,酸性磷酸酶提高2.9、3.09 mg.g-1,过氧化氢酶提高1.2、2.54 mL.g-1,多酚氧化酶提高1.91、7.58 mg.kg-1,土壤有机质提高16.36、26.22 g.kg-1,土壤碱解N提高42.52、54.31 mg.kg-1,土壤速效磷(P2O5)提高6.22、7.57 mg.kg-1;在晋宁试验区的土壤细菌分别提高2.52×106、3.95×106cfu.g-1,放线菌提高1.17×104、1.62×104cfu.g-1,土壤脲酶提高1.77、2.0 mg.g-1,酸性磷酸酶提高1.13、1.24 mg.g-1,过氧化氢酶提高1.45、2.19 mL.g-1,多酚氧化酶提高4.81、11.34 mg.kg-1,土壤有机质提高10.18、19.43 g.kg-1,土壤碱解N提高41.34、54.43 mg.kg-1,土壤速效磷(P2O5)提高4.79、5.86 mg.kg-1。
陈晓波官会林郭云周洪丽芳任石所曹卫东
关键词:绿肥翻压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
不同复种模式对云南植烟红壤根区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被引量:14
2011年
建立合理的轮作制是解决烟草种植土壤障碍的有效途径。云南植烟地块,在秋冬季节主要以轮作小麦、紫花苕、豆类及蔬菜等作物为主,在云南曲靖和晋宁烟草种植区,选择了小麦收获后留根茬(20cm左右)翻压后种植烟草(麦-烟),紫花苕子收获后留根茬(30cm左右)翻压后种植烟草(绿-烟)、豆类(豆-烟)和蔬菜(菜-烟)收获后根茬及秸秆全部移除地外种植烟草的4种轮作模式,研究了不同模式对植烟红壤微生物碳(SMBC)及土壤有机碳(SOC)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烟和豆-烟复种模式下,植烟生长期内根区SMBC及SOC均高于麦-烟、菜-烟复种及冬闲地,并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复种模式下,SMBC、SOC及SMBC/SOC间呈显著相关性,绿-烟及豆-烟复种模式有利于提高SMBC与SOC含量,延长土壤活性功能,SMBC曲线变化的高峰值均出现在成熟期,其余模式则出现在旺长期;不同模式对提高SMBC与SOC含量影响为:绿-烟>豆-烟>麦-烟>冬闲地>菜-烟。据此认为土壤SMBC或SMBC/SOC可作为轮作模式影响烟地红壤质量变化的生物学评价指标。
官会林郭云周张云峰刘建香尹小怀罗余红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量碳生物学评价
后WTO时代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初探
2012年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步入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时期。中国农业,一方面,面临国外农产品的竞争,另一方面,又必须将自己的产品引入国际市场。随着2006年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终结,中国进入到了后WTO时代,中国的农业面临更为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好这个时机,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将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稳定,人民富强的大事。云南作为一个边疆民族地区,其经济、技术相对落后,但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因此,发展特色经济,提高科技含量将是云南后WTO时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
杨明珠张云峰
关键词:WTO经济一体化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
设施栽培下香石竹不同植株状态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变化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研究了云南香石竹不同生产基地的健康植株、始发病植株及枯死病植株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其比值关系。结果表明:香石竹从健康向发病至枯死的变化过程,根际土壤细菌随着植株病害的加重而降低,而真菌、放线菌的变化则随着植株病害的加重而增加;根际土壤细菌与真菌比值(B/F)、细菌与放线菌比值(B/A)及好氧性细菌与厌氧性细菌的比值(Ae/An),可以作为评价香石竹栽培土壤健康状况及病害防治预报的参考指标。若B/F及B/A比值小于健康土壤数值,或Ae/An比值大于健康土壤数值,则预警该区域香石竹种植土壤存在发病的危险性。
孙世中官会林张云峰洪丽芳郭云周游春梅
关键词:香石竹土壤微生物
香石竹设施栽培土壤可溶性盐分主成分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为探索香石竹设施栽培土壤盐害的防治方法与技术途径,对香石竹设施栽培土壤可溶性盐分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可溶性盐分可分为主成分1(SO42-、NO3-、Ca2+、Cl-、K+)和主成分2(CO32-、HCO3-)两个成分,主成分1中SO42-、NO3-、Ca2+与土壤EC值三次模型拟合度较高(R2>0.850**),并与土壤EC值呈不同强度的正相关性;土壤EC值与全盐量呈强正相关性(r=0.99**),并接近线性关系(线性模型R2=0.976**,三次模型R2=0.984**);土壤EC值可作为一个有效指标,反映土壤盐渍化及土壤可溶性盐分,特别是反映SO42-、NO3-、Ca2+的变动情况,盐害防治重点在于SO42-、NO3-、Ca2+。研究对指导香石竹设施栽培土壤管理与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官会林孙世中郭云周杨泮川洪丽芳
关键词:香石竹土壤盐害可溶性盐分主成分分析
植物磷饥饿信号与激素信号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磷酸盐是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不可缺少的因子。然而在自然和农业环境中,植物可利用的磷酸盐极为低下,从而提高植物对磷酸盐的利用率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就缺磷环境下植物体内相应的信号分子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
赖思晨张扬张云峰李玥严胜柒
关键词:磷酸盐信号植物激素
香石竹植物伤流液及其中有机成分的提取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在总结了已报道的植物伤流液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对香石竹植物伤流液及其中有机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选用加压收集法来提取香石竹植物伤流液,能够获得较好的提取效果。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香石竹健康植株和病害植株伤流液的提取物在颜色、状态及溶解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王明轩范利花段良飞李池丽段军雄官会林高旭红
关键词:香石竹伤流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