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

作品数:3,066 被引量:21,054H指数:56
相关作者:王登红黄向青王成辉倪师军梁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59篇期刊文章
  • 120篇会议论文
  • 59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58篇天文地球
  • 20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0篇经济管理
  • 89篇石油与天然气...
  • 61篇生物学
  • 57篇矿业工程
  • 49篇农业科学
  • 34篇建筑科学
  • 30篇水利工程
  • 24篇文化科学
  • 17篇理学
  • 9篇历史地理
  • 7篇化学工程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医药卫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军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707篇地质
  • 411篇成矿
  • 371篇地球化
  • 370篇地球化学
  • 324篇矿床
  • 253篇找矿
  • 222篇盆地
  • 218篇化学特征
  • 203篇地球化学特征
  • 191篇锆石
  • 158篇地质特征
  • 141篇花岗岩
  • 135篇岩石
  • 133篇遥感
  • 123篇地质意义
  • 107篇地层
  • 107篇地下水
  • 104篇同位素
  • 103篇金矿
  • 98篇矿产

机构

  • 581篇中国地质调查...
  • 381篇中国地质科学...
  • 329篇中国地质大学...
  • 22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7篇成都理工大学
  • 102篇吉林大学
  • 100篇中国科学院
  • 89篇成都地质矿产...
  • 86篇中国国土资源...
  • 83篇国土资源部
  • 70篇长安大学
  • 65篇沈阳地质矿产...
  • 65篇中国地质调查...
  • 53篇中国地质调查...
  • 52篇安徽省地质调...
  • 48篇西安地质矿产...
  • 43篇四川省地质矿...
  • 42篇中南大学
  • 42篇青海省地质调...
  • 42篇四川省地质调...

作者

  • 54篇王登红
  • 23篇黄向青
  • 22篇倪师军
  • 20篇柳建新
  • 19篇胡道功
  • 19篇梁开
  • 19篇李德威
  • 19篇余明刚
  • 18篇张成江
  • 17篇陈孝红
  • 17篇潘桂棠
  • 16篇廖圣兵
  • 16篇王立全
  • 16篇蒋仁
  • 16篇郭坤一
  • 15篇吴珍汉
  • 15篇曹创华
  • 15篇朱弟成
  • 14篇陈国光
  • 13篇廖忠礼

传媒

  • 369篇中国地质调查
  • 184篇西北地质
  • 177篇地质与资源
  • 160篇华东地质
  • 88篇中国地质
  • 74篇地质学报
  • 71篇华南地质与矿...
  • 70篇现代地质
  • 70篇沉积与特提斯...
  • 69篇地质论评
  • 54篇中国非金属矿...
  • 52篇物探与化探
  • 52篇地质与勘探
  • 49篇中国矿业
  • 46篇矿产与地质
  • 44篇矿床地质
  • 42篇国土资源遥感
  • 39篇地质找矿论丛
  • 37篇地球科学(中...
  • 36篇地球学报

年份

  • 82篇2023
  • 185篇2022
  • 214篇2021
  • 255篇2020
  • 313篇2019
  • 285篇2018
  • 289篇2017
  • 223篇2016
  • 192篇2015
  • 160篇2014
  • 144篇2013
  • 134篇2012
  • 86篇2011
  • 84篇2010
  • 70篇2009
  • 68篇2008
  • 81篇2007
  • 83篇2006
  • 64篇2005
  • 67篇2004
3,0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空布岗峰东麓的第四纪冰川作用序列及其初步的年代学约束被引量:5
2008年
野外调查表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空布岗峰东麓晚第四纪期间至少发育了4套冰碛物.初步的U系和热释光(TL)测年结果表明,该区最早的冰川作用出现在MIS6(深海氧同位素阶段)之前,并可能是该区规模最大的一次冰川作用过程.最近一次显著的冰川作用出现在倒数第二次冰期,其时代约为160.9~109.0kaBP或略早,大致对应MIS6,其中至少包含了两个阶段.最近的两次冰川作用分别发生于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期间,其中包含了多个次一级的冰川波动.
吴中海张永双赵希涛马志邦叶培盛
关键词:第四纪冰川作用
浅析松辽盆地南部姚下段灰色砂体与铀成矿关系被引量:16
2018年
松辽盆地南部姚家组沉积早期古气候以干旱-半干旱条件为主,姚下段砂体多为原生红色沉积,理论上制约了还原性灰色砂体(赋矿砂体)的发育,以致长期困扰着本区找矿工作者寻找有利的氧化-还原过渡带。通过对已发现的姚下段灰色砂体空间展布、岩石学、镜下观察、样品统计等方面进行宏、微观特征研究,分析其原生与后生成因特点,提出不同地段灰色砂体主控因素有所不同,进一步推测本区灰色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及其主要分布区域,指出下一步寻找本区有利灰色砂体的建议。
宁君夏菲聂逢君佟术敏宋海瑞封志兵聂涛李强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松辽盆地南部古气候
湘西北民乐毗邻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为揭示湘西北民乐毗邻区南华纪大塘坡组含锰沉积地层结构,深化对地堑-地垒成锰地质空间的认识,实现地球物理深地探测技术对南华纪沉积型锰矿床的找矿指导,对区内经过民乐锰矿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了处理和解释,结合地质信息反演了南华纪古盆地地层构造格局。首先通过频率域大地电磁探测数据进行了阻抗张量和相位张量分解分析,揭示了湘西北民乐地区在高频区(大于0.01 Hz)主要呈现二维构造特征;其次利用Swift分解和相位张量分解结果对剖面所有测点数据进行了电性主轴分析,判断了剖面主要构造走向总体上呈北偏东37°,计算了TE、TM两个极化方向的卡尼亚视电阻率和相位;最后针对TE、TM两个模式利用Occam反演方法分别进行了单独和联合反演,得到了民乐地区深部电性分布并进行了地质解释。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北民乐地区由浅至深电性结构比较简单,地层由新到老分层性较好,大体可分为高台组白云岩中阻层、清虚洞组灰岩高阻层、石牌组—牛蹄塘组低阻层、留茶坡组—陡山沱组较高阻层、南沱组—大塘坡组低阻层、古城组和富禄组中阻层6层;大地电磁反演电阻率模型等值线图中的“凹中凹”地层结构是圈定成矿靶区的主要地球物理标志;民乐—花垣一带为古天然气渗漏口的过渡相和边缘相,含锰地层具有越往东北向埋深越浅、厚度也越来越薄的特点。
曹创华邹光均彭杰楼法生邓居智孟德保康方平文春华李坤鹏韩中骥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沉积盆地锰矿
氟碳铈矿--稀土资源的半壁江山被引量:2
2021年
如今,稀土像铜、铁、铝等金属一样耳熟能详。从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家用汽车、医疗成像设备到神秘的F-35隐形战机、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爱国者"导弹及航天发射技术设备都离不开神奇的稀土元素。如何从自然界中获得更多优质的稀土资源。
赵芝王登红
关键词:稀土资源医疗成像隐形战机氟碳铈矿航天发射技术
青藏高原北缘银石山地区地貌年代学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青藏高原北缘银石山地区可划分出7类一级地貌类型:强抬升断块区、弱抬升断块区、低丘区、早期夷平面残留区、晚期准夷平面分布区、冲洪积平原、残积缓丘区等。通过相关沉积物的光释光和石英电子自旋共振年龄以及覆于早期夷平面、后期山丘、夷平低地或堆积台面等之上的火山岩年龄测年,重塑了晚新生代以来的地貌演化过程:中新世中晚期—上新世中期为主夷平面发育时期,上新世晚期(3.7Ma)主夷平面解体,强(弱)抬升断块区和低丘山地等开始形成。早更新世早期在低丘区中形成夷平低地或堆积台面,中后期抬升断块区与低丘区相间的地表形貌特征进一步强化。中更新世早期(0.64Ma)残积缓丘区形成,中期(0.43Ma)嵩华山北面形成一级冰斗,中后期(0.365Ma)低丘区主要斜坡地貌成型,末期(0.178Ma)强抬升断块区的主要沟谷地貌基本成型。晚更新世以来主要河流阶地形成,其间在0.037Ma前后冲洪积平原形成。
柏道远孟德保贾宝华罗灵生
关键词:青藏高原北缘地貌类型晚更新世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中氚的演化及其年龄被引量:19
2004年
通过总结20世纪60年代以后不同时期大气降雨氚的组成,根据衰变定律,描述了氚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地下水中的演化轨迹;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大气降雨氚的组成和所形成的地下水中氚的演化,得出地下水中氚的衰减速度比大气降雨中氚的更新速度慢这一结论;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中氚的组成,解释了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的形成年龄。
杨郧城侯光才马思锦
关键词:同位素地下水衰变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奥陶系构造-热演化史恢复被引量:40
2014年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区构造位置独特,演化历史复杂.该区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是寻找天然气的有利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由于缺乏有效的古温标,热演化程度的确定及热演化历史的恢复一直是研究的难题.本文利用渭北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大量的沥青反射率测试资料,结合上覆晚古生代、中生代地层的镜质组反射率资料及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等古温标,恢复了渭北隆起的构造热-演化史.研究结果表明古生界奥陶系热演化程度具有北高南低的特点.奥陶系等效镜质组反射率普遍大于2.00%,处于过成熟干气阶段.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表明渭北隆起抬升冷却具有南早北晚的特点.南部奥陶系-下二叠统抬升早,约为102~107 Ma,北部自65 Ma以来抬升,主要抬升时期为40 Ma以来.渭北隆起自早白垩世晚期(102~107 Ma)以来开始隆升,40 Ma以来具有整体快速隆升的特点.热演化史研究表明奥陶系经历的最大古地温是在早白垩世达到的,早白垩世发生过一期构造热事件,古地温梯度可达4.60℃/100 m,早白垩世是奥陶系烃源岩的主要生气期,生气期主要受构造热事件控制.奥陶系热演化程度及热演化史的研究对渭北隆起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及天然气勘探有重要意义.
任战利崔军平李进步王继平郭科王维田涛李浩曹展鹏杨鹏
关键词:古地温地温梯度镜质组反射率构造热事件鄂尔多斯盆地
西藏林周旁多地区晚古生代层序地层特征被引量:6
2002年
通过详细的层序地层研究 ,重建了冈瓦纳大陆北缘石炭 二叠纪层序地层序列 ,在详细的岩相、准层序研究的基础上 ,划分出 2个二级层序和 11个三级层序。研究区的含砾细碎屑岩系滨岸浅水冰筏 (或浮冰 )沉积物经密度流再搬运到深水区的产物。旁多群上部滨岸河流相沉积层序的发现 ,为石炭
杨欣德纪占胜臧文拴
关键词:层序地层冈瓦纳大陆晚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岩相
卡而却卡地区新元古代变质侵入岩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卡而却卡地区地处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内。通过对卡而却卡地区花岗片麻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表明,区内原厘定的花岗片麻岩应为新元古代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研究结果显示岩体侵位时代为910Ma±3Ma,时代为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岩石具高SiO_2、Al_2O_3、K_2O,贫FeO、MgO、CaO特点;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为轻稀土富集,Eu中等亏损;岩石中不相容微量元素K、Rb、Ba、Th等强烈富集,Nb、Zr、Ce、Ta、Hf等富集一般,Y弱亏损。以上特征表明,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岩浆来源于陆壳部分熔融,形成于同碰撞环境,是东昆仑地区响应Rodinia超大陆汇聚事件的物质记录。
魏小林张得鑫甘承萍陈礼标
关键词:花岗片麻岩地球化学新元古代RODINIA东昆仑
鄂尔多斯盆地R地区长6储层成岩演化与孔隙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借助阴极发光、SEM、X衍射、铸体薄片、压汞等测试分析技术,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R地区长6储层砂岩成岩演化序列、成岩相、微观孔隙特征,结果表明:发育于三角洲平原的长6储层,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先后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处于中成岩晚期阶段,其中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破坏显著,是储层致密的主要原因;结合沉积环境及孔隙特征将成岩作用划分为5种成岩相,长6储层原生残余粒间孔与次生溶蚀孔混合发育,平均孔隙度6.71%,平均渗透率0.46×10^(-3)μm^2,储层均质性较强,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在孔隙演化过程中,机械压实、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起破坏作用,溶蚀作用则对储层物性起改善作用。
赵栋魏小龙李耀龙袁义东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长6储层成岩演化成岩相孔隙特征
共3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