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05073)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罗宝珍肖芒汤建国赵丽娜孙晓南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黏膜
  • 2篇鼻黏膜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组织纤维化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外
  • 1篇细胞外基质
  • 1篇纤维化
  • 1篇基质
  • 1篇放射性
  • 1篇胞外基质
  • 1篇杯状细胞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篇赵丽娜
  • 2篇汤建国
  • 2篇肖芒
  • 2篇罗宝珍
  • 1篇姜秀文
  • 1篇孙晓南
  • 1篇施国治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辐射损伤后大鼠鼻黏膜早期组织重塑的特点
2008年
目的探讨辐射损伤后大鼠鼻黏膜早期组织重塑的特点。方法清洁级SD大鼠40只,雄性,采用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动物随机分组,对照组、20Gy组、30Gy组、40Gy组和50Gy组,每组8只。辐射完成后2周,取出中鼻甲进行组织学处理: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计数中鼻甲黏膜内嗜酸粒细胞数并测定上皮细胞损伤程度;采用阿辛蓝-过碘酸-希夫(alcian blueperiodic acid-Schif,AB-PAS)染色,计数中鼻甲黏膜中单位面积上皮细胞中杯状细胞数;采用Masson三色胶原染色Masson trichrome(MT)法染色,测定中鼻甲黏膜内胶原成分染色的百分比面积。结果对照组少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实验组均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并以30Gy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最多。20Gy组未见明显的上皮细胞损伤,其他各组均见不同程度的上皮细胞损伤,吸收剂量越大,上皮细胞损伤程度越重。20Gy组杯状细胞数略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Gy组和40Gy组杯状细胞明显增多,50Gy组杯状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在20Gy组略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明显增多,且随着剂量的增大,MT染色蓝色所占的百分比面积有增多的趋势。结论黏膜上皮细胞损伤、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化生和黏膜内胶原成分增加是早期放射性鼻黏膜损伤后黏膜上皮组织重塑的特点。组织重塑随着辐射剂量和辐射时间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肖芒汤建国施国治罗宝珍赵丽娜
关键词:动物模型上皮细胞杯状细胞细胞外基质
放射性鼻黏膜损伤后组织纤维化重塑的特点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鼻黏膜纤维化在放射性鼻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72只,雄性,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36只,予以假照射;辐射损伤组36只,予以X射线局部照射,总辐射剂量40Gy。损伤组分别于辐射完成后1周、2周、4周、8周、3个月和6个月(每个时间点各6只大鼠)配对处死大鼠,取出中鼻甲予以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阿辛蓝-过碘酸-希夫(alcian blue-periodic acid—Schif,AB—PAS)染色,Masson三色胶原染色(Masson trichrome,MT)法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化学比色法测定鼻黏膜羟脯氨酸(Uyp)的含量。结果辐射损伤后,早期(4周内)主要以急性炎性反应为特点,4周后修复开始,6个月时修复基本结束。受照后1周,大鼠鼻黏膜中出现胶原沉积,胶原沉积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性增多。结论照射能引起鼻黏膜组织一系列的病理改变,鼻黏膜纤维化可能是放射性鼻黏膜损伤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
肖芒汤建国孙晓南姜秀文罗宝珍赵丽娜
关键词:鼻黏膜纤维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