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SASA2013A07)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雷岷李丛艳杨超郭志强谢晓红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脂肪
  • 2篇肉兔
  • 2篇家兔
  • 2篇发育性
  • 1篇形率
  • 1篇应激
  • 1篇应激条件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酸合成酶
  • 1篇日粮
  • 1篇生长抑制素
  • 1篇授精
  • 1篇屠宰
  • 1篇屠宰性状
  • 1篇球蛋白
  • 1篇热应激
  • 1篇热应激条件
  • 1篇人工授精
  • 1篇组织表达谱
  • 1篇组织表达谱分...

机构

  • 6篇四川省畜牧科...

作者

  • 6篇任永军
  • 6篇郑洁
  • 6篇张翔宇
  • 6篇谢晓红
  • 6篇郭志强
  • 6篇杨超
  • 6篇李丛艳
  • 6篇雷岷
  • 5篇张翠霞
  • 5篇邝良德
  • 4篇陈天宝
  • 2篇李勤
  • 1篇邓小东

传媒

  • 4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饲料研究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品种家兔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发育性变化特点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家兔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发育性变化特点,试验采用RT-PCR方法检测齐卡巨型白兔和加利福尼亚兔背最长肌中I、2A、2B和2D 4种肌球蛋白重链(My HC)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齐卡巨型白兔和加利福尼亚兔背最长肌中均存在4种肌纤维类型,从35日龄到10月龄,不同品种家兔背最长肌肌纤维组成存在差异,其中齐卡巨型白兔背最长肌My HC-2B型肌纤维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加利福尼亚兔,而My HC-2D型肌纤维含量明显低于加利福尼亚兔,2个品种家兔背最长肌My HC-I和My HC-2A型肌纤维含量均比较低,说明My HC类型可能与2个品种家兔体重的差异有直接关系。
邝良德任永军谢晓红李丛艳郑洁张翔宇郭志强张翠霞杨超陈天宝雷岷
关键词:背最长肌发育性变化
日粮脂肪来源对热应激条件下肉兔生产性能和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脂肪来源对热应激条件下肉兔生产性能和肝组织中热应激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选取600只30日龄断奶新西兰兔,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即对照组、2%牛油组、2%猪油组、2%玉米油组和2%大豆油组,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20只兔。结果显示:从采食量来看,牛油组采食量最低,显著低于玉米油和大豆油组(P<0.05),且低于对照组和猪油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日增质量来看,对照组最低,各脂肪添加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料重比来看,对照组最高,各脂肪添加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基因表达来看,与对照组相比,玉米油组和大豆油组HSP70基因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猪油组HSP70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牛油组HSP70基因表达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在热应激条件下肉兔饲粮中添加脂肪能提高日增质量,降低料重比,有效缓解热应激效应,其中以添加玉米油为宜。
邝良德郭志强任永军谢晓红李丛艳郑洁张翔宇张翠霞杨超陈天宝邓小东雷岷
关键词:脂肪热应激肉兔HSP70
家兔DGAT1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谱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RT-PCR技术克隆家兔DGAT1部分基因片段,并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其在齐兴肉兔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研究结果获得了DGAT1基因960 bp的编码序列,共编码320个氨基酸。通过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家兔DGAT1基因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在81.7%~89.2%之间;遗传距离分析表明,家兔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牛的最远。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DGAT1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盲肠、淋巴结、背最长肌、皮下脂肪等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皮下脂肪中表达量最高,肺脏组织中表达量最低。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DGAT1基因在家兔脂肪代谢中的生理功能提供依据。
邝良德任永军谢晓红雷岷李丛艳郑洁郭志强张翔宇张翠霞杨超李勤陈天宝
关键词:家兔半定量RT-PCR基因序列
不同品种肉兔肌肉MSTN和MyoG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肉兔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和肌细胞生成素(MyoG)表达水平差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联性,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齐卡巨型白兔和加利福尼亚兔背最长肌MSTN和MyoG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84日龄时,齐卡巨型白兔背最长肌MSTN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加利福尼亚兔(P<0.01),而MyoG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加利福尼亚兔(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STN基因表达量与宰前活重和日增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全净膛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MyoG基因表达量与宰前活重及全净膛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日增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MSTN和MyoG表达量与不同品种家兔在84日龄的体重差异可能有直接关系。
邝良德谢晓红雷岷李丛艳任永军郑洁张翔宇郭志强张翠霞杨超李勤
一种家兔精液稀释液配方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研究家兔精液稀释液对精液保存时间和人工授精的影响,试验选择成年新西兰公兔15只,采集精液混合后平均分为2份,其中1份用S1稀释,每份稀释液等分为12个样,纯精液组作为对照组,15℃条件下保存。在稀释后的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48小时、60小时、72小时时测定其精子活力和畸形率。根据保存试验结果,选择精子活力在0.6以上的不同时间段开展人工授精试验,对配怀率、分娩率、窝产活仔兔数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纯精液保存2小时时精子活力为0,S1组在2~24 h精子活力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在48小时时精子活力为0.63,60小时时精子活力下降至0.55,60~72 h阶段精子活力显著低于0~60 h阶段(P〈0.05)。S1组稀释精液的配怀率和分娩率均在70%以上;S1组稀释液保存家兔精液48 h以内,精子活力可达0.6以上,人工授精后配怀率和分娩率均在70%以上。
任永军邝良徳郭志强雷岷谢晓红杨超郑洁李丛艳张翠霞张翔宇
关键词:家兔精液稀释液精子活力精子畸形率人工授精
不同品种肉兔FAS、HSL基因发育性表达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肉兔肌内脂肪沉积的特点,试验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齐卡巨型白兔和加利福尼亚兔不同组织中脂肪代谢关键酶脂肪酸合成酶(FAS)、激素敏感脂酶(HSL)基因的发育性表达特性。结果表明:齐卡巨型白兔和加利福尼亚兔的背最长肌(简称背肌)、腿肌、肝脏、脂肪中FAS、HSL基因的发育性表达变化均存在差异,其中齐卡巨型白兔背肌和肝脏中FAS基因表达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腿肌和脂肪中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加利福尼亚兔背肌和腿肌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脂肪和肝脏中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而HSL基因的发育性表达变化模式在2个品种中极为相似,除加利福尼亚兔背肌中表现为波动呈下降趋势外,其余均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FAS、HSL基因的表达与不同品种肉兔肌内脂肪的差异可能有直接关系。
邝良德任永军谢晓红雷岷李丛艳郑洁张翔宇郭志强杨超陈天宝
关键词:脂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