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K01-13)

作品数:11 被引量:52H指数:5
相关作者:李蕾周继术王绿洲杨元昊杨娟宁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陕西省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兰州鲇
  • 2篇鱼类
  • 2篇种群
  • 2篇黄河
  • 1篇淡水
  • 1篇淡水鱼
  • 1篇淡水鱼类
  • 1篇淡水鱼类养殖
  • 1篇血清生化
  • 1篇血清生化指标
  • 1篇养殖
  • 1篇养殖池
  • 1篇养殖池塘
  • 1篇养殖面积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氯
  • 1篇鱼类养殖

机构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陕西省水产研...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江西省水产科...
  • 1篇宝鸡市陈仓区...

作者

  • 8篇李蕾
  • 7篇周继术
  • 7篇杨元昊
  • 7篇王绿洲
  • 5篇杨娟宁
  • 2篇何力
  • 2篇卢玲
  • 2篇王立新
  • 2篇吉红
  • 1篇甘金华
  • 1篇张世羊
  • 1篇李亚菲
  • 1篇任惠丽
  • 1篇周剑光
  • 1篇贺刚
  • 1篇李维平
  • 1篇兀洁
  • 1篇王艳玲
  • 1篇王丰
  • 1篇王实学

传媒

  • 2篇淡水渔业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渔业经济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科学养鱼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河北渔业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兰州鲇不同组织同工酶及群体遗传结构初步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肌肉、心脏、肝脏、脑、脾脏、肾脏和眼睛等7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醇脱氢酶(ADH)、山梨醇脱氢酶(SDH)和谷氨酸脱氢酶(GDH)等6种同工酶的表达模式,并对各同工酶的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6种同工酶在兰州鲇7种组织中的分布均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6种酶共记录出17个基因位点,其中EST-2、EST-3、MDH-3和SDH-2为多态位点;兰州鲇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P为23.53%,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4;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137 2和0.105 1,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为0.305 4,杂合子处于过剩状态。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兰州鲇野生群体遗传变异程度较大,但是有效等位基因数偏低,有必要对兰州鲇野生种质资源及时加以保护。
杨元昊周继术李蕾何力甘金华贺刚张涛王绿洲何双恒
关键词:同工酶组织特异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兰州鲇等鱼类肌苷酸的含量被引量:5
2013年
为全面了解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肌肉品质,建立了兰州鲇肌肉中肌苷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经5%pH 6.5~6.8的高氯酸溶液提取,C18反相色谱柱分离,254 nm波长处测定,外标法定量,测定了兰州鲇、鲇(Silurus asotus)、黄河鲤(Cyrinus carpio)3种鱼类肌肉中的肌苷酸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灵敏度高,检出限为2.5×10-4g/kg;加标回收率≥94.0%;方法精密度好,RSD≤2.5%。兰州鲇、鲇和黄河鲤的肌苷酸含量分别为1.18 g/kg、0.733 g/kg和0.504 g/kg。
杨娟宁杨元昊李蕾王绿洲周继术兀洁李海滨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肌苷酸
兰州鲇与鲇、黄河鲤肌肉品质比较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为深入探究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肌肉品质特性,对黄河中兰州鲇、鲇(Silurus asotus)和黄河鲤(Cyrinus carpio)肌肉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兰州鲇肌肉的pH、滴水损失、熟肉率、胶原蛋白、肌原纤维耐折力、黏附性、内聚性、胶黏性、咀嚼性、弹性和回复性等指标与鲇差异不显著(P>0.05),失水率、肌纤维直径和硬度在二者间差异显著(P<0.05);兰州鲇肌肉的pH、肌纤维直径、硬度、黏附性、回复性、胶黏性和咀嚼性与黄河鲤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滴水损失、熟肉率、失水率、胶原蛋白、肌原纤维耐折力、内聚性和弹性在二者间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兰州鲇肌肉咀嚼性与硬度呈极正相关,其关系式为:y=0.3651x+25.339(R=0.97);回复性与内聚性呈极正相关,其关系式为:y=0.6279x 0.0929(R=0.91);胶黏性与硬度呈极正相关,其关系式为:y=2.4104x 41.155(R=0.97)。对兰州鲇7个质构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6.08%,其中硬度是影响兰州鲇质构特性的主要因素。黄河中兰州鲇和鲇作为鲇属鱼类中形态十分相似的两个物种,在肌肉品质特性上既有很大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不同,这可能与这两种鱼种质特性的异同有关。
杨元昊贺玉良周继术李蕾王绿洲杨娟宁李海滨陈冰王艳玲
关键词:兰州鲇黄河鲤肌肉品质主成分分析
黄河兰州鲇肌体重金属及有机氯的污染特征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黄河濒危鱼类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肌体污染物的残留现状,为黄河濒危鱼类资源保护和黄河水域水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提供背景资料。【方法】采用国标法,测定了黄河港口至三门峡段兰州鲇肌体中铜(Cu)、锌(Zn)、铅(Pb)、镉(Cd)、汞(Hg)、砷(As)、硒(Se)、六六六(HCHs=α-HCH+β-HCH+γ-HCH+δ-HCH)、滴滴涕(DDTs=pp’-DDE+op’-DDT+pp’-DDD+pp’-DDT)等9种污染物的残留状况,并与相同生境中的黄河鲤(Cyprinus carpio)和鲫(Carassius auratus)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兰州鲇肌体重金属残留水平远高于黄河鲤和鲫,Hg、Cu、Zn、Pb、Cd、Se等的检出率为100%,As的检出率为54.5%,HCHs和DDTs的检出率为0。研究水域鱼类肌体主要残留物为Hg、Se、Pb和Cd,其中Hg的残留量最高,但除1个兰州鲇样品Hg含量超标外,其他检测指标的超标率均为0。均值污染指数表明,兰州鲇肌体污染物残留属于正常背景或轻污染水平,且三门峡段兰州鲇的受污染程度高于港口段,与水质监测结果保持一致。黄河港口至三门峡段水体受Hg的污染程度最高,Pb和Cd次之,Cu和Zn最低。兰州鲇肌体中Cu与Zn、Pb与Zn、As与Zn及As与Pb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黄河兰州鲇肌体污染物残留属于正常背景或轻污染水平,且主要受水质的影响。因此,应积极防治黄河水域污染,以加强对兰州鲇的资源保护,并确保食用安全。
杨元昊任惠丽张世羊杨娟宁王绿洲王立新李维平
关键词:兰州鲇重金属污染指数
鲤、鲇及草鱼肌肉理化特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以杂食性的鲤(Cyprinus carpio)、肉食性的鲇(Silurus asotus)和草食性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龄鱼的背部、胸部、腹部和尾部肌肉的pH值、滴水损失、熟肉率、失水率、胶原蛋白含量及剪切值等理化指标,对3种鱼不同部位的肌肉理化特性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了鱼肉理化特性与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鲤、鲇及草鱼肌肉的pH值为6.2~6.7,3种鱼肌肉间pH值无显著差异(P>0.05);鲤、鲇及草鱼各个部位肌肉之间以及3种鱼之间的肌肉滴水损失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每种鱼各部位肌肉之间的熟肉率无显著差异(P>0.05),熟肉率表现为:草鱼>鲤>鲇(P<0.05);同一种鱼不同部位肌肉的失水率无显著差异(P>0.05),3种鱼之间的失水率表现为:鲇>鲤>草鱼(P<0.05);同一种鱼不同部位肌肉的胶原蛋白差异显著(P<0.05),3种鱼之间差异也显著,鲇>鲤>草鱼(P<0.05);同一种鱼不同部位之间的剪切值差异显著(P<0.05),3种鱼之间的剪切值表现为:鲇>鲤>草鱼(P<0.05)。综合比较可见,淡水经济鱼类的肌肉理化特性与其食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肉食性鱼的嫩度偏低,剪切值大,胶原蛋白含量高,失水率和滴水损失较大,保水能力也相对较差,且同一种鱼各个部位间的肉质理化特性也存在一定差异。
李蕾周继术贺玉良杨元昊王绿洲杨娟宁卢玲
关键词:草鱼肌肉理化特性
黄河陕西段兰州鲇资源现状及历史变动被引量:1
2017年
兰州鲇作为黄河中上游特有濒危大型经济鱼类,在黄河陕西段具有一定量的分布,然而关于该鱼类在该区段的种群数量及资源情况的数据资料较为缺乏。为此,本文主要对该区段野生兰州鲇于2013年-2015年间的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兰州鲇的种群分布区域、种群数量和结构、产卵场分布情况、资源量变化情况、最新的濒危状况以及不同水域兰州鲇的自然种群生态学等。结果显示:兰州鲇目前仅在黄河中上游水域及陕北入黄河的河流下游有分布;黄河陕西段兰州鲇产卵场分布在合阳县洽川、合阳县大西高铁、大荔鲁安、大荔县雨林、潼关县港口等五个区域;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兰州鲇资源量有所减少,个体小型化,食物严重缺乏,种群数量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兰州鲇种质资源进行保护。
李蕾吉红杨元昊
关键词:兰州鲇黄河种质资源
兰州鲇与鲇形态特征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比较了黄河中上游水域中特有鱼类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与鲇(Silurus asotus)主要形态学特征和血清生化指标,以期对兰州鲇的资源保护和人工养殖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兰州鲇的颌须长/全长显著大于鲇(P<0.05);眼径/全长以及口裂宽/全长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但兰州鲇眼径显著低于鲇(P<0.05);兰州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显著高于鲇(P<0.05),血清钙(Ca)、磷(P)和白球比(A/G)显著低于鲇(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球比(A/G)、尿素(BUN)、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两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兰州鲇眼径较小,第一颌须较长,2种鲇在形态和血清生化指标上存在一定差别,在钙磷矿物营养代谢上有较大差异,而在蛋白与脂代谢强度上有相似性。
杨元昊周继术卢玲李超吉红李蕾王绿洲王路平
关键词:兰州鲇血清生化指标
兰州鲇染色体组型被引量:6
2015年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染色体组特征,为兰州鲇的细胞遗传学和人工育种研究提供基础参考资料。以兰州鲇培养肾细胞为材料,采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玻片标本,分析了兰州鲇的染色体组型。兰州鲇的染色体数2n=58,核型公式为2n=20m+18sm+16st+4t,染色体总臂数(NF)为96。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兰州鲇在鲇属鱼类中属于较为原始的类群。
王绿洲李蕾李涛何力甘金花杨娟宁周继术周剑光杨元昊
关键词:兰州鲇染色体数目核型
陕西大宗淡水鱼类养殖池塘环境状况研究
2012年
目前,陕西大宗淡水鱼类养殖以鲤、草鱼为主,搭配鲢、鳊和鲫鱼,2009年养殖面积为3.56万公顷,池塘、湖泊、水库分别占养殖总面积的28.0%、21.0%和45.8%。大宗淡水鱼类年产量7.85万吨,占陕西水产品总产量的97.2%,其中池塘产量占大宗淡水鱼类总产量的72.6%、湖泊占3.3%、水库占24.1%,因此池塘养殖仍然是陕西大宗淡水鱼类养殖的主要途径。本文监测并评价了陕西渭南森田公司养殖场、华阴上洼渔场和临潼区新丰渔场等三个大宗淡水鱼类养殖池塘的环境质量,为陕西大宗淡水鱼类的规范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王绿洲卢玲杨元昊李蕾杨娟宁李亚菲
关键词:淡水鱼类养殖池塘环境状况鱼类养殖养殖面积
兰州鲇资源量的影响因素及自然种群恢复措施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属于中国特有世界濒危鱼类,仅分布在黄河中上游水域,由于黄河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兰州鲇资源量急剧下降。本文对该物种栖息水域环境质量状况、肌体受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影响兰州鲇资源量的主要环境因素和种质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控制COD排放,治理Hg、Zn和Pb污染,加强渭河、沣河等黄河主要支流水域环境的综合治理,划定禁渔期和禁渔区,建立兰州鲇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原种场,开展人工增殖放流等兰州鲇自然种群恢复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有效保护黄河濒危鱼类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杨元昊王绿洲李蕾何双恒李学智陈媛媛周继术
关键词:兰州鲇资源量影响因素种群恢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