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028)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程飚朱江婷项晓飞刘宏伟彭艳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阿片
  • 3篇阿片受体
  • 2篇生物学
  • 2篇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表皮
  • 2篇表皮干细胞
  • 1篇定量聚合酶链...
  • 1篇炎症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聚合...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瘢痕
  • 1篇增殖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效应
  • 1篇神经内分泌
  • 1篇神经内分泌功...
  • 1篇生物学活性

机构

  • 4篇广州军区广州...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作者

  • 4篇程飚
  • 3篇项晓飞
  • 3篇朱江婷
  • 2篇刘宏伟
  • 1篇尹洁
  • 1篇邹吉平
  • 1篇曹又佳
  • 1篇万雨
  • 1篇万雅娟
  • 1篇李石洋
  • 1篇张翠竹
  • 1篇唐建兵
  • 1篇彭艳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阿片受体在皮肤中的分布及其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2012年
阿片受体最早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被发现的,学者关注它是因为其与阿片类药物结合后所表现出来的显著镇痛效应。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阿片受体不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在外周各组织中也分布广泛;除了镇痛外,在心血管活动、呼吸生理、体温调节、皮肤炎症及创面愈合等方面都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皮肤是人体最大的组织器官,其神经内分泌功能已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同。神经肽对皮肤的调控作用正逐步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其中阿片肽及其受体在皮肤生理病理、维护自身稳定以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更是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项晓飞程飚刘宏伟
关键词:皮肤炎症阿片受体生物学作用神经内分泌功能镇痛效应体温调节
μ型阿片受体对人表皮干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μ型阿片受体的活化对体外培养的人表皮干细胞(hESCs)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hESCs,整合素β1、细胞角蛋白19(CK19)染色鉴定。取第2代hESCs分别用含1nmol/L β-内啡肽的K-SFM培养基(A组)、含10nmoL/L纳洛酮及1nmol/L β-内啡肽的K—SFM培养基(B组)以及单纯的K—SFM培养基(C组)进行培养;连续5d,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hESCs分裂增殖活性。于培养后24h刮擦生长融合成片的hESCs,制备宽度为100μm的体外单层hESCs缺损模型,模型制备后24、48、72、96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表皮创面愈合,并拍照记录,计算模型制备后72h各组创面愈合率。结果原代培养的hESCs贴壁后呈鹅卵石样生长。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第2代hESCs的整合素B1、CK19均呈阳性表达。分组培养后,M3-SF法测得第2~4天中A组hESCs分裂增殖活性均高于C组,B组低于C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层细胞缺损模型制备后24h,各组均可见hESCs迁移越过创缘,其中A组越过创缘的细胞数多于C组,B组少于C组;模型制备72h后,由Image—Pro Plus软件分析各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A组(91.80±0.05)%、B组(79.40±0.06)%、C组(86.30±0.75)%,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μ型阿片受体活化后可促进hESCs分裂增殖和迁移活动,并可能藉此参与皮肤多种代谢调控过程。
项晓飞程飚唐建兵彭艳朱江婷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阿片受体增殖迁移
Vavl小干扰RNA载体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2010年
Vav1蛋白是特异于造血细胞表达的鸟苷酸转换因子,它参与了多种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性细胞等的胞内信号转导,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一种降低/消除细胞内蛋白表达的技术.基于这一技术,建立了Vav1干扰RNA载体系统,此系统能够有效的降低白血病细胞系Jurkat细胞内Vav1蛋白的表达,并且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这一系统的成功建立使在多种免疫细胞系中对Vav1的功能进行比较研究成为了可能.
尹洁李石洋万雅娟张翠竹曹又佳
关键词:小干扰RNA
δ型阿片受体对离体培养人表皮干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2014年
目的 探讨δ型阿片受体活化对离体人表皮干细胞(human epidermal stem cells,hESCs)增殖与迁移的影响,为临床皮肤损伤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取健康青年自愿捐赠的新鲜包皮组织,采用酶消化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hESCs,行整合素β1、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hESCs纯度.取第2代hESCs分别用含1 nmol/L(D-Ala2、K-Leu5)-脑啡肽的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keratinocyte serum-free medium,K-SFM)(A组)、含1 nmol/L纳曲吲哚和1 nmol/L(D-Ala2、K-Leu5)-脑啡肽的K-SFM培养基(B组)以及单纯K-SFM培养基(C组)连续培养5d.采用MTT法检测hESCs分裂增殖活性.于培养后24 h刮擦生长融合成片的hESCs,制备宽度为100 μm的体外单层hESCs缺损模型,于模型制备后24,48,72,96 h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表皮细胞划痕创伤模型愈合情况,计算模型制备后72 h各组创面愈合率. 结果 原代培养的hESCs贴壁后呈鹅卵石样生长.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第2代hESCs的整合素β1、CK19均呈阳性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hESCs的纯度为95.6%.分组培养后,MTT结果显示,A组hESCs分裂增殖活性高于C组,B组低于C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层细胞缺损模型制备后24 h,各组均可见hESCs迁移越过创缘,其中A组越过创缘的细胞数多于C组,B组少于C组.模型制备后72 h,细胞迁移A组为(89.5±0.7)%,B组为(76.1±0.3)%,C组为(81.1±0.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δ型阿片受体活化后促进hESCs的分裂增殖和迁移活动,并可能参与皮肤损伤与修复过程.
程飚项晓飞邹吉平朱江婷万雨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
增生性瘢痕中mu型、kappa型和delta型阿片肽受体mRNA表达水平与痛痒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我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CR)技术检测增生性瘢痕患者3种阿片肽受体(MOR、KOR、DOR)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朱江婷程飚刘宏伟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阿片肽受体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痛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