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MZ032)

作品数:20 被引量:82H指数:5
相关作者:陈兴贵董素云王美李霞彭凤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三峡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三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艺术

主题

  • 5篇非物质文化
  • 5篇非物质文化遗...
  • 4篇文化
  • 3篇传承
  • 2篇遗产
  • 2篇银饰
  • 2篇少数民族
  • 2篇体育
  • 2篇仡佬族
  • 2篇苗族银饰
  • 2篇民族
  • 2篇公共
  • 2篇传承人
  • 2篇传统体育
  • 1篇代表性传承人
  • 1篇担当
  • 1篇导师
  • 1篇导师制
  • 1篇地方性知识
  • 1篇调查及对策

机构

  • 16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三峡学院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广西艺术学院

作者

  • 9篇陈兴贵
  • 5篇董素云
  • 1篇刘涛
  • 1篇李霞
  • 1篇滕新才
  • 1篇平锋
  • 1篇彭凤

传媒

  • 3篇重庆文理学院...
  • 2篇广西民族研究
  • 2篇贵州民族研究
  • 2篇黑龙江民族丛...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前沿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百色学院学报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探讨被引量:17
2016年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备产业化开发的先天条件和良好的政策优势,同时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产业化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之一,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文化效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不但能够带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资金,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增强传承人的文化认同与信心,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陈兴贵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魔法中的无意识结构:国外人类学仪式与结构主义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研究的"结构"不同于拉德克利夫-布朗研究的"结构"。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是"无意识"的结构,而不是实体的社会结构;他认为人类的任务就是去发现这种结构和结构之下的共同原则。而仪式则表达着文化的价值、符号、信仰、情感、意义和实践,仪式表达实际经历的世界与抽象思维的另一世界之间的关系,仪式作为桥梁把无意识的结构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
刘涛
关键词:人类学仪式结构主义无意识
城镇化对三峡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城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广泛而复杂的,而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往往是渐进且不易被人察觉的。随着三峡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了三峡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亡,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严酷现状。如何在三峡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社会科学和民族文化研究领域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董素云
关键词:城镇化传统文化
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农业知识与实践被引量:1
2012年
彝族进入农耕阶段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通过彝族古籍、神话、传说等内容来阐述彝族先民有关农业的起源、农作知识、农作物的产生、农具的产生等方面的农业知识,并从农事祭祀、农事禁忌两个方面来看彝族在现实实践中对传统农业知识的运用。
陈兴贵平锋
关键词:彝族农作物农具禁忌
仡佬族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被引量:2
2012年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古老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而智慧的仡佬人创造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文化遗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了仡佬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特征和文化意识。但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文化趋同化加强,仡佬族表演艺术类非物质遗产正逐步淡出人们视野,其保护与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
董素云
关键词: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传承
西南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特点与问题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国家级"非遗"名录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手段。西南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名录明显存在着民族、地区、类别分布上的不平衡性,代表性传承人在总数上严重不足、老龄化严重、性别比例不协调、类别分布不均衡等特点。国家级"非遗"名录依然存在表述笼统和不规范、申报地区与项目流行地区不一致、项目分类不明确、传承人数量偏少难以满足遗产保护的实际需要、传承人名录体系的分级制度导致传承人人为阶层化等问题。
陈兴贵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
民族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1
2012年
自2003年开始,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进行了民族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在民族学专业中试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给每位本科学生配置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就业与考研。经过近9年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一套卓有成效的运行机制,在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生成才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董素云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被发明的传统”:现代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透视被引量:10
2015年
摆手舞是湘鄂渝黔地区土家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之一。从"被发明的传统"的视角透视现代土家族摆手舞,更能展现出摆手舞的历史演变轨迹及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文化内涵。摆手舞自身的祭祀特点是其得以被发明的内在因素。中国社会发展的断裂性及其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互动的增强是摆手舞在现代社会里得以复兴的外在因素。"被发明"的现代土家族摆手舞,本质上只是借用了古代摆手舞中的一系列文化要素,而非按照传统的摆手舞特点进行全面的复制和照搬,体现了土家族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成为多个民族共享的公共文化产品。
陈兴贵
关键词:摆手舞公共文化产品
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其保护被引量:6
2011年
勤劳聪明的仡佬族人民创造、发展了丰富而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和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并探讨了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对策,以期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董素云
关键词:仡佬族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志刍议
2015年
村落是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空间,是少数民族文化孕育和发展的生态基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不仅只是外在形式的物化改造和形象改观,更应该是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延续、民族精神的弘扬、传统聚落共同体的建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志作为记录民俗资料的科学活动,能够突破传统志书的局限性,充实民族问题研究的内容和形式,彰显民俗的地位和功能,发挥着文化记录、传播和交流的功能,有助于重构村落共同体,使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有主体依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志书写应该包括田野工作、描述和分析三个基本要素。
陈兴贵
关键词:民俗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