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9045)

作品数:6 被引量:74H指数:5
相关作者:王晓玲张静陈红超刘雪朋张明星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水利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流体力学
  • 2篇引水
  • 2篇引水隧洞
  • 2篇隧洞
  • 2篇计算流体力学
  • 1篇大型地下洞室
  • 1篇大型地下洞室...
  • 1篇地下洞室
  • 1篇地下洞室群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模型
  • 1篇地质信息
  • 1篇洞室
  • 1篇洞室群
  • 1篇压入式
  • 1篇压入式通风
  • 1篇优化设计
  • 1篇三维可视化
  • 1篇施工通风
  • 1篇数学模型

机构

  • 6篇天津大学

作者

  • 5篇王晓玲
  • 3篇杨丽丽
  • 3篇陈红超
  • 2篇刘雪朋
  • 2篇张明星
  • 2篇张静
  • 1篇王帅
  • 1篇孙月峰
  • 1篇钟登华
  • 1篇曹月波
  • 1篇刘杰
  • 1篇宋海良

传媒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引水隧洞独头掘进工作面风流和粉尘扩散的模拟被引量:21
2008年
本文结合改进的高雷诺k-ε紊流模型及响应函数,建立独头引水隧洞风流和粉尘扩散的三维非稳态欧拉两相流模型,在动量方程中考虑了曳力、虚拟质量力、升力的作用;模拟云南南汀河新塘房水电站引水隧洞独头掘进工作面爆破通风过程,分析隧洞内的风流结构分布,研究涡流、壁面粗糙度对粉尘扩散的影响,揭示壁面粉尘浓度随通风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压入式通风情况下,独头掘进工作面附近存在涡流分布;粉尘浓度从涡流中心向周围空间逐渐降低;与光滑壁面相比,粗糙壁面对粉尘滞留作用大。与Nakayama通风模型试验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验测定结果基本吻合。
张静王晓玲陈红超刘雪朋孙月峰
关键词:流体力学引水隧洞
引水隧洞独头掘进工作面风流组织与CO扩散的模拟被引量:21
2008年
建立了独头引水隧洞压入式通风紊流三维高雷诺数k-ε数学模型,在动量方程中考虑了浮力的作用,采用PISO算法求解非稳态的风流组织和CO浓度场。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对云南南汀河引水隧洞独头掘进工作面通风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独头引水隧洞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可分为贴壁射流区,冲击射流区,回流区和涡流区;工作面附近涡流区内、风管周围以及隧洞出口边壁处存在风流停滞区;分析了不同的通风时刻隧洞内CO迁移和分布规律,并以Nakayama等的矿井通风甲烷浓度分布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与实验基本吻合。
王晓玲陈红超刘雪朋张静
关键词:CFD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CFD)在二沉池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对二沉池研究中常用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学模型进行了分类和归纳,介绍了数学模型的数值解法,讨论了水流模型中的动量源项和悬浮物模型中的传质源项,并分析了二沉池内水流运动、悬浮物传质过程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了应用CFD优化二沉池结构、进口条件及效率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张明星杨丽丽王晓玲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二沉池数学模型
新疆八十一大坂引水长隧洞TBM施工通风模拟研究
考虑长距离压入式通风沿程漏风量对隧洞内风流的影响,建立了独头掘进引水长隧洞通风三维 K-ε重整化(RNG)数学模型。以新疆八十一大坂引水隧洞 TBM 施工通风为例,研究了风管和洞内风压、风速的分布,揭示了漏风率沿程分布规...
王晓玲陈红超杨丽丽
关键词:压入式通风漏风率
文献传递
平流式沉淀池水流三维CFD模拟被引量:14
2007年
建立了平流式沉淀池水流的三维两相流模型,在动量方程中考虑了相间界面力的作用,以及悬浮物体积分数和两相间密度差的影响;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沉淀池内宽度方向速度分布是非均匀的;进水口下方和污泥斗上方存在回流区;进水区水流湍动能较大,而沉淀区内很小;同时比较了出水口处是否设置挡板以及挡板深度对流场的影响.以Imam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流场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很好.
王晓玲杨丽丽张明星曹月波
关键词:平流式沉淀池计算流体力学
大型地下洞室群地质信息三维可视化分析与应用被引量:7
2007年
提出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进行大型地下洞室群地质信息可视化分析的研究方法,构建了模拟真实地质形态的地下洞室群地质三维可视化模型,直观准确地描述了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基于所建立的地质模型,可实现与地下洞室群相关的多项地质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分析。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为应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洞室群设计与施工中的地质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宋海良王帅刘杰钟登华
关键词:地下洞室群地质模型地质信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