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628)
- 作品数:109 被引量:1,247H指数:23
- 相关作者:郝建锋张健齐锦秋姚小兰张丹桔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民族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马尾松人工林林窗内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选择长江上游人工采伐形成的7种不同大小的马尾松人工林林窗(G1:100 m^2;G2:225 m^2;G3:400 m^2;G4:625 m^2;G5:900 m^2;G6:1 225 m^2;G7:1 600 m^2),探讨不同林窗大小、位置和凋落物分解时间下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中等林窗(G4和G5)内,土壤动物显著影响了凋落物的微生物生物量氮(MBN)(P<0.05),MBN分别增加了28.16%和26.18%.同时,林窗边缘的土壤动物使凋落物的MBN增加了29.06%(P<0.05).此外,分解30 d,土壤动物使凋落物的MBN增加了26.52%(P<0.05);分解90 d,土壤动物使凋落物中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显著增加了49.10%(P<0.05);但在180 d时,土壤动物显著降低了MBC(P<0.05).这些结果说明,在马尾松人工林林窗内马尾松凋落物分解初期,土壤动物对微生物生物量的增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作用大小受到林窗大小、林窗位置和凋落物分解时间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 张明锦陈良华张健杨万勤李勋张艳刘华
-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动物凋落物分解林窗马尾松人工林
- 马尾松与3种阔叶树混合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碳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
- 2022年
- 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与阔叶树檫木〔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inn.)Presl〕和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的单一凋落叶及31种混合凋落叶分解75、249、437和618 d的纤维二糖水解酶、β-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比较,并对混合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上述酶活性进行混合效应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看,随着分解时间延长,混合凋落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最低值多出现在分解249 d;其余酶活性则先降低后升高,最低值多出现在分解249或437 d。多数混合凋落叶的酶活性低于单一马尾松凋落叶;2个树种的混合凋落叶中,马尾松和香椿混合凋落叶的纤维二糖水解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最高,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却最低;3个树种的混合凋落叶中,马尾松、檫木和香樟混合凋落叶的纤维二糖水解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最低,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却最高。纤维二糖水解酶、β-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在质量比6∶1∶1∶2、6∶1∶2∶1、6∶3∶1和8∶2的混合凋落叶中最高。实验期间,混合凋落叶的4种酶活性以加和效应为主,仅少部分混合凋落叶的酶活性表现为非加和效应。其中,酶活性在分解75 d表现为拮抗效应的混合凋落叶相对较多,而表现为协同效应的混合凋落叶相对较少。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凋落叶的初始质量及pH值和含水量对不同分解时间酶活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因子在不同分解时间对同一酶活性的影响甚至完全相反。研究结果显示:混合香椿凋落叶有利于提高纤维二糖水解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而混合檫木和香樟凋落叶有利于提高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马尾松与阔叶树凋落叶质量比6∶4有利于混合凋落叶中碳循环相
- 张艳张艳袁亚玲宋思梦周扬张健
- 关键词:马尾松阔叶树酶活性分解过程
- 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5
- 2021年
-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和典型抽样法,以四川省威远县桉树(Eucalyptus robus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其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灌木层和草本层地上、地下和全株生物量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探究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在5个不同林龄(4,5,6,7,8年生)下的动态变化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调查到植物共有210种,隶属79科151属,草本层物种数多于灌木层。草本层的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和灌木层的野牡丹(Melastoma malabathricum)、戟叶悬钩子(Rubus hastifolius)在不同林龄下都占据主要优势地位。随着林龄的增大,郁闭度加大,灌木层的D、H和H′值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规律;草本层D、H和H′值均呈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双峰趋势。草本层各生物量呈先增后减再增的变化趋势;灌木层各生物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草本层的D、H指数是影响生物量的直接因子。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分布、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对林龄变化的响应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动态特征规律,相关结果为我国西南地区桉树林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 王敏周润惠余飞燕董洪君陈聪琳喻静郝建锋
-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生物量
- 马尾松人工林不同大小林窗植物多样性及其季节动态被引量:73
- 2014年
- 人工林目前存在结构单一、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人类普遍关注的生态问题。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退耕还林的主要人工林树种。研究采伐林窗对植物物种组成和更新的影响,对马尾松低效人工林的改造,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采伐39年生的马尾松人工林形成的7种不同大小的林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季节林窗内的植物生活型组成及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以高位芽植物居多,其次是地面、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较少而缺少地上芽植物。在林窗形成初期,林窗的高位芽植物比例明显低于林下,大林窗的高位芽植物比例稍高于小林窗,地下芽和一年生植物的比例低于小林窗。2)林下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大林窗。不同林窗下植物的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也存在显著差异。3)夏季林窗下植物多样性最高,其次是秋季,春季多样性最低。1 225–1 600 m2的大林窗能够促进马尾松人工林植物多样性恢复和植被更新。
- 崔宁洁张丹桔刘洋张健杨万勤欧江张捷宋小艳殷睿
- 关键词:林窗生活型马尾松人工林植物多样性
- 威远不同年龄桉树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被引量:16
- 2021年
- 为了解四川威远县不同年龄桉树(Eucalyptus robusta)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土壤质量状况,为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长远发展提供依据,采用典型样地法,研究5种年龄(4年、5年、6年、7年、8年)桉树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5种年龄桉树人工林林下记录维管植物共80科154属210种,5年生林下灌、草两层物种数均达到最高.(2)灌木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对桉树年龄响应有所不同,灌木层Simpson优势度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_(SW))随桉树年龄增大呈先减后增再减再增的趋势,而丰富度指数(D)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H)先增大后减小,5年生时取得最大值;草本层4个指数随年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双峰趋势,于5年和7年取得峰值.(3)桉树人工林土壤呈较强酸性,土壤物理性质在不同年龄无显著差异,变化趋势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相似;化学性质随年龄增大差异明显,速效钾、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均以5年时最高.(4)RDA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全磷和速效钾是林下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但对灌木和草本层其作用效果不同,灌木层具有更高的耐酸能力和速效钾吸收量,而草本植物对全磷需求更大.可见,林龄对桉树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5年生林下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土壤结构最好,肥力最佳,具有最高的群落稳定性和生态环境价值.
- 周润惠唐永彬王敏董洪君余飞燕陈聪琳郝建锋
-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
- 林分密度对马尾松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74
- 2018年
- 研究四川新津文峰山1057、1136、1231、1383和1515株·hm^(-2)5种林分密度的25年生马尾松人工公益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共发现维管植物110种,隶属57科98属;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物种呈现出阳生性→中生性→阴生性的演替格局,且不同密度对马尾松公益林土壤的全钾和有机质有显著影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植物有机质和全钾含量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因子含量随林分密度增大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且均在密度为1136株·hm^(-2)时取得最大值.全磷、速效钾、全钾和全氮的含量与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最密切.当密度在1136株·hm^(-2)时更利于提高文峰山马尾松公益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稳定性和土壤肥力.
- 孙千惠吴霞王媚臻张柳桦姚小兰齐锦秋郝建锋
- 关键词:林分密度土壤理化性质
- 人为干扰对雅安苍坪山公园桉树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揭示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桉树Eucalyptus grandis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方法】以四川省雅安市苍坪山公园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法,设置12块20 m×20 m不同干扰程度的样地,对林内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水平(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和植物层生物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共调查到维管植物87种,隶属55科82属,桉树人工林物种数随着干扰的加强而减少;乔木层与草本层D、H、H’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灌木层D、H、H’在中度干扰下达到最大值,乔木层的D、H变化差异显著(P<0.05)。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植物各层生物量呈不同变化趋势:中度干扰下乔木层蓄积量(12.01m^(3)·hm^(-2))最高;轻度干扰下灌木层生物量(394.533 kg·m^(-2))和草本层生物量(359.680 g·m^(-2))最高。乔木层D、草本层H’与草本层地上生物量和生物总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草本层Jsw与草本层生物总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适度的干扰会促使桉树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增加;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关系受人为干扰和自然条件而改变,没有固定关系。
- 曾洪曾洪喻静向琳孙一淼胡明玥郝建锋
-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桉树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生物量
- 林窗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基于细菌16S rDNA 的PCR-DGGE 方法,以林下(US)为对照,研究了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人为采伐形成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7 种不同大小林窗(G1:100 m^2、G2:225 m^2、G3:400 m^2、G4:625 m^2、G5:900 m^2、G6:1 225 m^2、G7:1 600 m^2)在冬夏两季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凋落物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受到林窗大小的显著影响,这种差异性受到季节的影响.有些菌纲只出现在特定大小的林窗,例如,绿弯菌纲(Chloroflexi)和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都只出现在US 和G1 林窗,芽孢杆菌纲(Bacilli)只出现在大中型(G4-G7)林窗,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只出现在中型(G4 和G5)林窗,浮霉菌纲(Planctomycetacia)只存在于G5、G7 和US.冬夏两季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冬季的细菌类群高于夏季.在冬季,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与林窗大小、凋落物含水率、日平均温度、凋落物的全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相关;在夏季,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仅与日平均温度和全碳含量显著相关.总体来看,变形菌门是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优势类群,有利于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碳氮循环.林窗的形成改变了凋落物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减小了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但增大了优势度指数.冬季的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高于夏季,优势度则低于夏季.
- 张明锦张健纪托未刘华李勋张艳杨万勤陈良华
- 关键词:林窗凋落物分解细菌群落多样性PCR-DGGE
- 巨菌草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特性被引量:25
- 2015年
-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四川盆地3种典型土壤类型(冲积土、紫色土和黄壤)下不同浓度镉(Cd)胁迫(CK:0 mg/kg;T1:20 mg/kg;T2:50 mg/kg;T3:100 mg/kg)对巨菌草的生长特性以及土壤中Cd富集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较低浓度(T1)的Cd处理并未对巨菌草的生长造成显著的影响,而较高浓度(T2、T3)的Cd胁迫严重抑制了巨菌草的生长;巨菌草的株高、各器官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均表现出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同一Cd处理浓度下,不同土壤类型中巨菌草株高、各部分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均表现为冲积土>紫色土>黄壤.3种土壤中巨菌草根、茎和叶的Cd含量随着土壤Cd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且表现为根>叶>茎,同时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同一Cd处理浓度下,巨菌草各器官Cd含量均表现为黄壤>紫色土>冲积土,且与其他两种土壤相比,黄壤中生长的巨菌草具有较大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表明巨菌草在黄壤中表现出较好的吸收富集作用.各处理浓度下,巨菌草对Cd均表现出一定的吸收和富集特征,尽管巨菌草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小于1,但其对Cd具有较强的耐性,且地上部分Cd累积量在T3处理下最高达到1.24 mg/株.本研究表明巨菌草在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能.
- 王丽萍张健胡红玲张如意蒋晓梅何书惠宋君祥张学才
- 关键词:CD胁迫土壤类型
- 人为干扰对蒙顶山木荷次生林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为了解旅游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究四川蒙顶山木荷Schima superba次生林群落对人为干扰的响应。【方法】在实地踏查的基础上,采用典型样地法对经轻度干扰、中度干扰和重度干扰的蒙顶山木荷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①研究区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55种,隶属72科115属;②人为干扰对该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产生负面影响,随着扰动强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均降低;③不同的土壤理化指标在不同干扰强度下具有不同的特征,人为干扰显著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和全氮、全钾、有效磷和有机质质量分数(P<0.05),增加了土壤容重,对土壤全磷、速效钾、pH没有显著影响(P>0.05);④土壤全钾、含水量、有机质是影响木荷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最重要因素。【结论】人为干扰对木荷次生林物种多样性水平、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是负向的。
- 张荣李婷婷金锁鱼舜尧王宇李禹江齐锦秋郝建锋
-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物种多样性木荷土壤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