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302)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季民翟洪艳苏晓欧阳帆刘京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硝化
  • 5篇污泥
  • 4篇硝化活性
  • 4篇活性污泥
  • 3篇硝化菌
  • 3篇A/O
  • 2篇动力学
  • 2篇生物硝化
  • 2篇脱氮
  • 2篇转录
  • 2篇转录水平
  • 2篇基因
  • 2篇
  • 2篇A/O工艺
  • 1篇毒性
  • 1篇生物学
  • 1篇铜离子
  • 1篇脱氮性能
  • 1篇种群
  • 1篇重金

机构

  • 10篇天津大学
  • 3篇深圳信息职业...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8篇季民
  • 7篇欧阳帆
  • 7篇翟洪艳
  • 4篇王越
  • 4篇苏晓
  • 2篇杜振峰
  • 1篇刘京
  • 1篇钟润生
  • 1篇赵迎新
  • 1篇欧阳帆

传媒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全国排水委员...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u(Ⅱ)持续负荷对A/O工艺中硝化菌种群结构及功能代谢的动态影响
2022年
为探讨铜离子(Cu^(2+))对A/O反应器中硝化细菌的毒性机制,研究了Cu^(2+)持续负荷下A/O反应器中硝化细菌的基质代谢能力、呼吸速率(SOUR)、功能基因(amoA和nxrB)的表达和菌落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呼吸速率和基因转录对Cu^(2+)毒性的响应较基质代谢更为敏感。主成分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活性污泥表面吸附的Cu^(2+)和活性污泥内部的Cu^(2+)对硝化细菌的呼吸抑制起主要作用。饱和型生物毒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活性污泥内部的Cu^(2+)对氨氧化细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呼吸速率的半反应质量浓度分别为12.91 mg·L^(−1)和7.3 mg·L^(−1),内部Cu^(2+)的抑制效果最强。全细菌中的Bacteroidetes门和Firmicutes门对Cu^(2+)的耐受性最强,Nitrosomonas和Nitrospira是主要的硝化菌,并且优势OTU的菌群相对丰度与硝化功能基因的表达量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
欧阳帆欧阳帆季民翟洪艳钟润生
关键词:A/O工艺硝化细菌分子生物学
生物促进剂对受铜抑制的硝化菌活性恢复研究
<正>硝化反应是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的限速步骤,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重金属铜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用在制革、金属加工、电镀等行业中。研究表明,虽然铜的自由形态和不稳定成分比其他金属低,却是对硝化过程抑制最强的金属之一...
王越赵迎新季民
文献传递
高浓度游离氨冲击负荷对生物硝化的影响机制被引量:18
2017年
工业废水厂或含工业废水较多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意外受到高浓度氨氮废水急性冲击负荷的影响,造成生物硝化反应受到抑制,出水不能稳定达标.为了指导实际污水处理厂应对游离氨(FA)急性冲击负荷造成的出水不达标问题,本文探究高浓度氨氮废水对污水生物硝化系统的影响机制.本文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处理模拟高氨氮废水,通过监测氨氮最大比降解速率、硝酸盐氮最大比生成速率、亚硝化和硝化比耗氧速率,硝化菌丰度等指标,研究高浓度氨氮废水中FA对硝化菌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A在低浓度范围内,增加FA急性负荷能够促进硝化活性,而当FA急性冲击负荷大于一定值时,会对硝化作用造成抑制;FA浓度越大,受到抑制的硝化生物活性所需要的恢复周期越长.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分析技术,发现当进水FA浓度(以N计)从3.6 mg·L^(-1)升高到8.1 mg·L^(-1)时,氨氧化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菌群数量都略微升高,而当FA浓度大于8.1 mg·L^(-1)时,AOB和NOB菌群数量明显下降.FA对AOB和NOB菌群的临界抑制浓度分别为8.1 mg·L^(-1)和6.6 mg·L^(-1),NOB相对于AOB菌群更敏感.
季民刘灵婕翟洪艳刘京苏晓
关键词:高浓度氨氮废水硝化硝化菌
重金属Cu对硝化菌菌群及其功能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正>硝化菌是完成氮循环的关键细菌,硝化菌包括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氨氧化菌将氨氮(NH4-N)转化为亚硝酸盐氮(NO2-N),亚硝酸盐氧化菌再将NO2-N转化成硝酸盐氮(NO3-N)。由于硝化菌较低的增长速率及对p...
季民翟洪艳欧阳帆
文献传递
污泥旁路回流工艺促进低温状态下A/O工艺脱氮性能的探讨
<正>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低温条件下,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脱氮不稳定问题。有研究表明,当水温从25℃降到15℃时,氨氮(NH4+-N)去除率减少1.5倍([1])。A/O工艺是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脱...
欧阳帆季民翟洪艳
文献传递
Cr(Ⅵ)对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抑制及在污泥中的分布特点
<正>铬(Cr)是一种污水中常见的有害重金属污染物,其广泛来源于冶炼、电镀、皮革鞣制加工等行业的废水。Cr在水溶液中主要以Cr(Ⅲ)和Cr(Ⅵ)形式存在,Cr(Ⅵ)比Cr(Ⅲ)氧化性强、易溶解,且易于穿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
王越翟洪艳季民
文献传递
Cr(Ⅵ)对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抑制及在污泥中的分布特点
重金属铬(Cr(Ⅵ))是废水中常见的、困扰很多污水生物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污染物。本文通过静态试验和静态冲击试验,研究了Cr(Ⅵ)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分布特点和对硝化效率、活性等的影响,并进行了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
王越翟洪艳季民苏晓欧阳帆杜振峰
关键词:活性污泥生物硝化动力学
文献传递
铜离子的持续负荷对活性污泥生物硝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重金属对生物硝化的抑制是困扰很多污水处理厂脱氮效果的难题.本文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研究了模拟废水中不同浓度的Cu2+持续抑制及负荷停止后硝化效率、硝化细菌活性和Cu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硝化活性易受Cu2+的影响,抑制程度随着Cu2+浓度的增大和施加持续Cu2+负荷的运行周期的延长而提高,当活性污泥内、外吸附Cu的总量达(14.0±1.0)mg·g-1(以MLSS计)时,氨氮去除率降至26.5%±4.0%.Cu2+对氨氧化细菌(AOB)的抑制作用大于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在Cu2+负荷为10和20 mg·L-1的体系中,NOB可以全部或部分被驯化而适应含铜废水.恢复阶段,AOB和NOB的活性完全或部分恢复,恢复速率和程度随抑制期Cu2+投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反应体系内Cu主要分布在细胞内部和表面,且不易解析,硝化抑制率与溶解的Cu2+浓度呈负相关性.
张宏扬翟洪艳季民苏晓欧阳帆
关键词:铜离子
Cr(Ⅵ)对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抑制及在污泥中的分布特点被引量:7
2015年
重金属铬(Cr(Ⅵ))是废水中常见的、困扰很多污水生物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污染物.本文通过静态试验和静态冲击试验,研究了Cr(Ⅵ)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分布特点和对硝化效率、活性等的影响,并进行了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Cr的吸附很快,但吸附量有限,Cr(Ⅵ)投加浓度为1、5、10和30 mg·L-1的溶液中,Cr的12 h-吸附量分别为0.79、1.98、3.19和5.78 mg·g-1.Cr(Ⅵ)投加到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后形态分为溶解态、可洗脱和不可洗脱态,可洗脱的Cr能够向不可洗脱态转变.Cr(Ⅵ)对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抑制程度随着Cr(Ⅵ)浓度的增大而提高.静态试验中,1、3、5、10和30 mg·L-1Cr(Ⅵ)对氨氮平均降解速率的抑制率分别为5.25%、9.80%、10.41%、17.54%和21.38%.Cr(Ⅵ)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大小是:氨氧化菌>亚硝酸盐氧化菌>异养菌.模型分析发现,Cr(Ⅵ)对氨氧化菌和异养菌比耗氧速率的抑制符合Haldane动力学模型,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冲击试验表明Cr对硝化等的抑制主要是不可洗脱的Cr造成的,抑制效果的出现具有滞后性.
王越翟洪艳季民苏晓欧阳帆杜振峰
关键词:活性污泥生物硝化动力学
A/O反应器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脱氮基因转录水平对铜的毒性响应
<正>A/O工艺是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脱氮工艺之一。目前对于A/O工艺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工艺的改造上,如与其它工艺耦合[1]、改变进水方式[2]、建立工艺运行参数的数学模型[3]等,从而提高脱氮效率。作为经典的...
欧阳帆季民翟洪艳钟润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