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3003)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饶文波陈骏李高军季峻峰杨杰东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萨拉乌苏河流...
  • 1篇同位素
  • 1篇剖面
  • 1篇风成沙
  • 1篇ND-SR同...
  • 1篇沉积物源

机构

  • 2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篇饶文波
  • 1篇杨杰东
  • 1篇季峻峰
  • 1篇李高军
  • 1篇潘耀东
  • 1篇王啸
  • 1篇陈骏

传媒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国北方沙漠风成沙不同粒级组分的Sr-Nd同位素特征被引量:11
2009年
古尔班通古特、腾格里和鄂尔多斯三个沙漠不同粒级组分的风成沙具有不同的εNd(0)和87Sr/86Sr比值: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分别为-3^-5.3和0.712452~0.716895;腾格里沙漠中分别为-9.9^-12.3和0.716753~0.723033;鄂尔多斯沙漠中分别在-13.1^-18和0.714028~0.71678。三个沙漠不同的Sr-Nd同位素特征,表明它们可能有各自的物质源区。Nd同位素主要受各沙漠所处的地质、地貌单元所控制,Sr同位素还要受气候变化诱导的矿物差异风化与粒度分选作用的影响。同位素组成在古尔班通古特、腾格里沙漠风成沙不同粒度组分中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但在鄂尔多斯沙漠中明显不同。鄂尔多斯沙漠风成沙粗、细颗粒组分有不同的物质来源,细颗粒组分,特别是<2μm组分可能有沙漠区外远源的贡献,而其他沙漠各自的风成沙不同颗粒组分则来自相同的物源区,沙漠区外远源输入的可能性较小。这一研究对深入认识北方沙漠物质的成因机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饶文波陈骏杨杰东季峻峰李高军
关键词:风成沙
Nd-Sr同位素对沉积物源的制约——以滴哨沟湾剖面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萨拉乌苏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沙漠之间,是北方黄土与沙漠过渡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环境变化相当敏感。选择该流域典型沉积剖面(滴哨沟湾剖面),研究剖面Nd-Sr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揭示沙漠—黄土过渡带物质来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风成粗颗粒(>75μm)由鄂尔多斯中西部高地风蚀所致,河湖相粗颗粒主要由下覆风成沉积物水蚀改造而来;②∣ΔεNd(0)∣≤1的风成细颗粒(<75μm)基本上来自鄂尔多斯中西部高地的风化剥蚀和粗颗粒的就地改造,而∣ΔεNd(0)∣>1的风成细颗粒有更复杂的物质来源;③城川组和中下部萨拉乌苏组的河湖相细颗粒由黄土高原的水土侵蚀提供,而萨拉乌苏组上部遭受了来自鄂尔多斯沙漠中东部风成细颗粒的干扰。这项研究对正确理解沙漠—黄土过渡带的演化有重要意义。
王啸饶文波潘耀东
关键词:ND-SR同位素萨拉乌苏河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